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8篇
航空   367篇
航天技术   74篇
综合类   185篇
航天   27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航天器环境工程》2014,(2):228-228
《航天器环境工程》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主管、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主办的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国内航天器环境工程专业领域唯一的学术、技术性期刊,广泛报道本专业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成就,主要涉及空间环境探测、环境效应建模与评价、航天器环境与调控、地面模拟试验技术、材料性能与环境防护、人机环境工程等.内容涵盖真空与低温、力学、热学、电磁学、辐射与防护、光学、材料科学、可靠性、航天科技管理等多个学科。办刊宗旨是推动航天器环境工程的发展和应用,服务于我国卫星研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和深空探测。  相似文献   
92.
将民航类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相关联知识进行连贯性整合,既有利于先前知识的回顾,又有利于对新知识的认知,使知识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进而使学生对各课程相关专业知识点进行连接,连贯性地学习掌握相关专业课程。本文以民航类电子技术专业中的电子线路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电子设计自动化技术、电子综合设计四门课程为例,结合具体课程教学实例,探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内容连贯性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3.
94.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五届年会于2008年8月19日至22日在贵阳市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一所SRM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及中国兵器工业第二0四研究所联合承办,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科技人员共1  相似文献   
95.
<正>8月14日上午,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7届学术年会在哈尔滨凯莱商务酒店召开,来自全国各地几十家研究机构、各大高校及探月中心的1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就我国深空探测事业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96.
夏丹 《航天》2010,(8):10-10
“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间隙,本刊记者对竞赛评委会主席、印度国家物理实验室行星科学和探索项目高级教授和协调人、印度“月球初航”项目科学顾问委员会成员、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德瑞先生进行了简短的采访。他对月球探测和国际合作部有很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97.
郭亚光 《航天员》2010,(1):49-52
<正>当今时代的"太空竞赛"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浓厚的政治与军事背景,但从客观上却大大地促进了人类的科技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就像核武器的发明被转化为核电技术一样,由此得到的高新技术和产品迅速转  相似文献   
98.
针对高职机制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文章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和实践教学环节出发,对高职机制专业的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了探讨,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朱光亚同志因病在京逝世,享年87岁。朱光亚院士1924年12月25日生于湖北武汉;1946年赴美留学,获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学位;1950年4月回国参加工作,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朱光亚院士不仅是  相似文献   
100.
李琳 《航天员》2014,(6):49-49
像广受欢迎的电视节目“神奇的竞赛”一样,近期,加拿大两名航天员——杰里米·汉森和大卫·圣雅克,利用不同航天机构所在地给出的提示,和Twitter粉丝一起,穿越多伦多几十英里,完成了一场体力和智力并存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