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84篇
  国内免费   55篇
航空   548篇
航天技术   116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27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802.
803.
对PW4000—112”发动机上出现的高压涡轮二级转子叶片硫化现象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结合国航机队出现的硫化问题案例.寻找控NDt片硫化风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04.
正俄罗斯质子M/和风M型运载火箭3月14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欧空局"外空火星"项目下的"微量气体轨道器"(TGO)和称为"斯基亚帕雷利"的一个着陆器。火箭起飞10小时41分后,即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4时12分,探测器同和风M上面级分离,踏上一条火星转移轨道。欧空局设在德国达姆施塔特的欧洲空间运行中心随后于5时29分通过位于肯尼亚马林迪的一座地面站收到探测器传回的信号,证实探测器状态良  相似文献   
805.
进行了吹吸气静子的设计,并将其与串列转子组合生成一级高负荷扩压级。在吹吸气静子设计过程中研究了吹吸气的位置、稠度等对流动控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中生成的高负荷静子能达到0.9的扩散因子而不发生分离;吹吸气可以控制从49%轴向弦长处开始的分离,最佳吸气位置在分离点略微靠后的某个位置;最终组合而成的高负荷扩压级能够基本达到原始某高压压气机后两级的做功效果,并有较高的绝热效率,达到设计目标。  相似文献   
806.
游进  夏智勋  方传波  胡建新  刘冰 《航空学报》2011,32(9):1590-1598
针对冲压发动机转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混压式进气道不起动现象,提出了一种新的瞬间射流调节方式,并开展了非定常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储气腔内高压气体的瞬间喷射,可以实现进气道不起动流场的再起动,且气体质量最少需要0.011 kg,射流作用时间最多持续27ms,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深入研究发现,射流引起的进气道溢流是实现...  相似文献   
807.
对TCAS的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防撞基本概念的理解,分析了TCAS工作原理,并结合实际工作过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808.
将一种基于代理模型的二级优化方法应用于复杂产品系统设计构造了一种面向复杂产品系统设计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流程。以一种典型复杂产品多学科优化问题为例,验证了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研究成果可为复杂产品多学科设计优化问题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09.
串级萃取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萃取比是优化串级萃取工艺设计中的重要参数。本文导出了计算最优萃取比的精确方程。相同条件下,最优萃取比精确议程的计算结果误差小于现有的最优萃取比方程。当分离系数小于3时,计算最优萃到比既可用最优萃取比方程,也可用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当分离系数大于3时,计算采用最优萃取比精确方程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810.
建立了美国TDRSS前向链路与返向星间链路信号模型,提出了TDRSS链路薄弱环节分析方法,对返向宽带数传星间链路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理论推导。建立了基于微波测量仪器的半物理仿真平台,该平台以物理设备为基础搭建仿真环境,利用数字模型连接各物理设备,通过修改参数可对高速数传中继系统星间链路的抗干扰能力进行电路级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高速数传星间链路是TDRSS最薄弱的环节,当宽带阻塞式干扰、窄带瞄准式干扰信号到达TDRS卫星接收端的干信比分别达到-5.8dB、-8.8dB时,接收数据的比特误码率将达到10^-3,信号已经无法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