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2篇
  免费   266篇
  国内免费   152篇
航空   1516篇
航天技术   304篇
综合类   202篇
航天   51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8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126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66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在研究扩展型企业组织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了适应企业动态扩充的组织模型。详细论述了扩展制造企业中信息安全问题的处理策略 ,建立了基于角色访问控制的 3层安全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262.
蜂窝夹芯结构板芯脱胶修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结构面板与芯子脱胶损伤问题, 提出一模拟面板、胶层及芯子的有限元模型,采用NASTRAN 分析软件计算了板芯脱胶结构的剩余强度及修补后的强度恢复。研究了脱胶区域大小对剩余强度的影响及胶接修补质量对强度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3.
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北京长城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 ( 3 0 4所 )热学处研制的Sw Sy-A型高精度便携式双压法标准湿度发生器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并且运行状况良好 ,使湿度传感器或其他小型湿度仪表的校准更为快捷和准确。发生器基于双压法原理 ,即气体在某一较高的压力下饱和 (饱和槽压力 ) ,然后在恒温下降压膨胀 (测量室压力 ) ,此时的空气相对湿度即可通过两者压力比计算而得到。其中湿度发生器由主机、空气压缩机、饱和槽、测量室、压力控制系统及压力、温湿度传感器等组成。另外 ,系统配备计算机 (笔记本电脑 )、打印机 ,以及一套…  相似文献   
264.
文章简单介绍了美国波音公司的“捕食鸟”验证机和X—45系列无人机,并对其设计思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65.
分析了PHl3—8Mo沉淀硬化不锈钢的机械性能、耐蚀性和物理性能,总结了设计制造要求。  相似文献   
266.
夹杂对粉末高温合金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采用有限元方法中的奇异单元,研究了当粉末高温合金FGH 95中存在由夹杂引起的裂纹时,夹杂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Paris公式,计算了夹杂对裂纹扩展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夹杂处于裂纹的不同位置时,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趋势也不同,且硬夹杂的影响趋势与软夹杂相反;存在软夹杂时,将夹杂当作初始裂纹,不考虑夹杂的影响得出的裂纹扩展寿命结果是安全的,而对于硬夹杂得出的结果偏于危险,对于FGH 95粉末高温合金,夹杂相对于基体材料其弹性模量偏小,为软夹杂,因此将夹杂当作初始裂纹计算裂纹扩展寿命时不考虑夹杂的影响,将得到偏于安全的裂纹扩展寿命计算结果。这一结论为简化粉末冶金涡轮盘的寿命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67.
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口面参数选择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姝  郭荣伟 《航空学报》2005,26(3):268-275
为了提高飞行器的隐身性能和降低其迎风阻力,采用具有平面腹部的低雷达截面外形机身与埋入式进气道的组合是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但迄今尚未有成熟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设计方法可供借鉴,为此对平面埋入式进气道口面参数进行了组合对比研究,旨在通过口面参数的选择来改善进气道的气动性能。在此基础上,选择一组口面参数设计了一梯形进口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方案,并进行了高速风洞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进口侧棱决定了所产生的卷吸涡的强度,而前唇口导流角决定了进口段的横向压力梯度,两者均是驱动主流进入进气道内部的关键因素,为此对进气道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均有着重要影响;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对进气道出口总压高低压区的分布起着调节作用,为此可以作为控制周向畸变指数的一种辅助措施。(2)合适的口面参数能明显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性能。选取23°导流角、4°侧棱角以及30°后唇口型线特征参数组合进行了方案设计和风洞试验验证,在Ma0=0.7,α=-2°~8°,β=0°~2°的范围内,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在0.920~0.952之间,周向畸变指数在1.142%~2.237%之间,达到了实用水平。(3)研究范围内,攻角的增加有利于改善平面埋入式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和周向畸变指数,而小角度侧滑时对出口流场畸变的影响不大,不仅未下降,反而稍有增加。  相似文献   
268.
在低速风洞上,对某型弹用涡扇发动机涡轮低压导向器原型和改型进行了变工况条件下的详细流场测量。与原型低压导向器相比,改型低压导向器多种几何参数发生了改变,主要包括采用优化的子午型线、正弯叶片、后部加载叶型以及前缘负冲角设计等,因此二者的冲角特性有较大差异。实验分别对两种导向器叶栅测量了3种工况条件,分别为正冲角工况、设计工况和负冲角工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改型不仅在设计工况下能量损失较小,而且具有较好的攻角适应性,表现为在所测工况范围内叶栅出口总压损失随工况的变化幅度很小,而原型出口损失则对冲角敏感,损失变化幅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269.
阐述了无人机蜂窝夹芯复合材料结构件 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的发展过程及各种加工方法的 优缺点。  相似文献   
270.
苏浩秦  邓建华 《航空学报》2004,25(2):165-167
现代飞机为满足先进控制技术实现和满足一定的可靠性和机动性,要求安装较多的控制舵面,为了使飞机安装舵面之间产生的操纵效能达到最佳,需要对舵面的位置、附体安装角等因素进行配置。借用飞机重构控制方法,采用Moore Penrose逆法,对飞机的操纵效能提出了一套直接控制冗余算法,使操纵舵面之间达到最佳配置。结合国内某型号飞机含有V型垂尾在配平时的数据验证算法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