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66篇
航空   258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19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1.
对一类具有动态领导者的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进行研究,解决了领导-跟随一致性控制问题。首先,考虑到多目标任务中广泛存在的合作-竞争机制和领导者的控制输入非零的情况,基于邻居智能体的相对状态信息,设计了一类分布式的分组一致性控制器。通过在所设计的控制器中增加补偿项,解决了由领导者非零控制输入引出的问题。引入了一类Lipschitz-like条件,解决了非线性项在实现分组一致时所带来的困难。其次,利用图论和构造Lyapunov函数,通过求解代数Riccati方程得出了系统实现分组一致性的充分条件,并基于所设计的控制器实现了多智能体系统动态领导-跟随的分组一致性控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和结果分析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12.
613.
针对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数据量大、运算复杂、实时性能要求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片多核DSP并行的方式实现机载SAR距离徙动校正的方法。重点介绍实现过程中的片间及片内并行和同步处理、数据交互、数据分配,距离徙动校正的距离向脉冲压缩和惯导补偿,以及多普勒中心估计实现的具体步骤,利用点仿真和实测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提出优化模块,进一步提高运算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614.
针对中国区域内卫星影像大气校正中气溶胶模型的适用性问题,基于Lorenz-MIE理论,结合多角度偏振相机(DPC)的3个观测通道,分析了中国典型气溶胶模型的光学特性,并将其出现频率较高(>5%)的模型组合用于可见短波红外高光谱相机(AHSI)观测仿真数据的大气校正中。通过对比校正结果,得到如下结论:在大气较为清洁的情况下,适合应用城市污染型与夏季粉煤灰型的模型组合或二次污染型与夏季粉煤灰型的模型组合,对中国区域内卫星影像进行大气校正;在气溶胶光学厚度较大(或能见度较低)时,华北、华南和西北区域内卫星影像大气校正中二次污染型与夏季粉煤灰型的模型组合更为适用,华东区域则是城市污染型与夏季粉煤灰型的模型组合更适合。  相似文献   
615.
凭借高效、鲁棒、应用广泛的特性,集群多机器人系统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首先简述了自顶而下和自底而上两种多机器人系统研究思路的当前研究概况.然后从拟生物集群系统模型引入,进而引出一致性系统模型,针对低阶、高阶、异质、时延等一致性模型进行分析总结,单独阐述了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系统模型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616.
仿真模型建模过程存在多种误差输入,将引起仿真预测结果的不精确性。采用仿真模型V&V(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验证与确认)技术,进行仿真模型的建模误差分析与控制。利用物理试验数据进行仿真模型的精度评估,基于模型修正算法进行仿真建模参数的自动修正,提升仿真和试验结果的一致性,帮助设计师基于精确的仿真模型进行产品的虚拟性能预示,提升仿真技术在产品研制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阐述了模型V&V的概念和流程,对模型V&V的关键技术和原理进行了详细论述,以NASA Rotor37转子验模为例进行了V&V案例说明。  相似文献   
617.
针对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切换下的协同制导问题,提出了一种预定时间协同制导方法(PTCGL),以保证拓扑切换下的预定时间分组收敛。首先,建立三维飞行器协同制导模型和拓扑切换下的分组协同架构:组间利用小组领队飞行器之间的协作实现分组配合,组内则通过有向通信实现组协同。随后,在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切换的情况下,结合牵制控制和预定时间理论,基于M矩阵假设的牵制分组误差和预定时间尺度函数提出拓扑切换三维预定时间协同制导律。进一步,考虑拓扑切换驻留时间,利用Lyapunov理论证明在通信拓扑切换的情况下,该制导律可实现预定时间收敛。最后,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协同制导方法可实现在拓扑切换下的预定时间收敛、保证分组协同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