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52篇
  免费   698篇
  国内免费   490篇
航空   3486篇
航天技术   1344篇
综合类   332篇
航天   1378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84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85篇
  2020年   340篇
  2019年   385篇
  2018年   282篇
  2017年   314篇
  2016年   327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72篇
  2012年   295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27篇
  2005年   191篇
  2004年   154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7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21.
为解决高空模拟试验台建立初期获取的大量试验数据,与基于厂家所提供阀门特性建立的特性模型仿真结果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试验数据修正阀门特性的方法。将使用该方法修正得到的新特性代入特性模型进行仿真,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特性修正前的仿真结果,修正后的仿真结果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减小47.8%,相对误差绝对值的平均值减小72.6%。  相似文献   
122.
针对支线飞机机械操纵系统的特点,设计了由模块化的功能单元组成的综合飞行仿真平台,可以实现机械操纵系统数字仿真,在支线飞机的设计与制造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此平台通过改进还可用于支线飞机的试飞科目训练,从而降低试飞风险并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23.
针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SDBD)在激发等离子体时具有显著的气动效应和化学活化效应,为分析表面介质阻挡放电对空气/甲烷同轴剪切扩散燃烧的助燃效果,实验使用高频交流电源,基于等离子体诱导射流逆向激励对火焰施加控制。根据获取的射流流场纹影图像、火焰图像和CH*自发辐射,研究了等离子体对不同燃烧条件下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受等离子体气动激励作用,火焰上游细长剪切层的空气/甲烷掺混得到增强,从而扩大了剪切层燃烧宽度,同时燃烧释热速率会明显提高,这主要与等离子体活化效应有关,并且该效应显著增强了位于喷嘴出口火焰基的燃烧强度。在空气流量较低时,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可有效增大火焰下游湍流度和射流角,使火焰高度降低、宽度增大,且作用效果随放电电压提高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24.
《中国航空学报》2016,(3):746-753
X-ray pulsar-based navigation (XPNAV) is an attractive method for autonomous deep-space navigation in the future. The pulse phase estimation is a key task in XPNAV and its accuracy directly determines the navigation accuracy. State-of-the-art pulse phase estimation techniques either suffer from poor estimation accuracy, or involve the maximization of generally non-convex object function, thus resulting in a large computational cost. In this paper, a fast pulse phase estimation method based on epoch folding is presented. The statistical properties of the observed profile obtained through epoch folding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is, we recognize the joint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of the observed profile as the likelihood function and utilize a fast Fourier transform-based procedure to estimate the pulse phas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the proposed estimator is analyzed as well.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estimator significantly outperforms the currently used cross-correlation (CC) and nonlinear least squares (NLS) estima-tors, whil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compared with NLS and maximum likelihood (ML) estimators.  相似文献   
125.
文摘:多模接收机(MMR)是顶级飞行航线的一部分,致力于为通信、导航、监视(CNS)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新的星基系统(如GNSS)给今天的飞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导航与着陆能力。分析美国空军采购机载多模接收机的技术要求,研究并构建机载多模接收机的功能架构和标准体系,明确相应的标准来源和清单,可为我国军用、民用机载多模接收机的研制和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最为直接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6.
针对高校办公化自动系统运行改进形式单一、缺少综合优化方案的现状,本研究应用数据分析手段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真实办公条件有效结合,从表现层、业务层对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并应用系统数据反向优化实际办公流程,得到结论如下:选择合适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表征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而加以修正系统不合理之处;综合优化方案结合了实际办公条件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多层构架优化,并利用实际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进行了验证,验证效果良好,充分说明该方案在高校办公自动化系统优化工作中的技术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7.
为解决采用传统发电机的移动电站输出电源种类单一,而采用多台发电机又会造成底盘过载影响机动性的问题,文章基于电力综合集成技术,分析研究实现发电机的双流发电的关键技术,突破发电机多绕组发电及励磁解耦等难题,减小了电机体积、降低了电机重量,有利于移动电站的多功能化与小型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8.
摘要: 研究强不确定系统“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实现方法,强不确定系统指的是系统的静态增益及其界不完全确知且范围较大.“全系数之和等于1”是吴宏鑫院士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该原理表明,对于未知连续系统,其离散化系统的系数的和在一定条件下是1.该原理的发现对于解决闭环辨识和自适应控制的瓶颈问题具有关键作用.“全系数之和等于1”是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的.为了实现系统的“全系数之和等于1”,需要对系统进行一定的变换,以满足所需条件.其中,采用静态增益的标称值的倒数进行输入变换的方法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当系统的不确定性较大时,该变换将带来较大偏差.针对该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明确给出了系统静态增益的不确定性与标称值的比值的关系对于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影响.当不确定性与标称值的比值较小时,可以近似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当比值较大时,进一步给出了通过选取合适的采样周期,近似实现“全系数之和等于1”的方法.本文的研究对于特征模型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9.
综合射频系统是作战飞机航空电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是作战飞机通过无线电方式感知外界信息的重要系统。系统架构的选取直接影响了飞机的作战性能,针对以往架构选取依赖大量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对比问题,提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综合射频架构选取技术,该技术能够有效地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和平台需求,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因素,给出更为合理对比分析结果,为综合射频系统的系统设计提供技术支撑。该技术也可推广到航空领域其他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0.
由于在复杂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设计中存在跨时钟域,通常会产生亚稳态现象.为有效地预防和解决该问题,分析FPGA设计中亚稳态的产生机理及其对数字信号处理系统的影响.根据不同的信号同步类型,针对单比特电平信号、脉冲信号和边沿信号,分别给出基于触发器级联的跨时钟域信号同步方法;针对并行信号,提出基于异步FIFO (First In First Out,先进先出队列)和握手协议的跨时钟域同步方法;并通过仿真手段分析信号同步方法的有效性及其适用范围.结果表明:这些方法能够正确有效地完成跨时钟域信号同步,预防可能出现的亚稳态问题,从而提高复杂FPGA设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