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7篇
  免费   1135篇
  国内免费   832篇
航空   3472篇
航天技术   695篇
综合类   470篇
航天   1857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49篇
  2022年   296篇
  2021年   317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298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232篇
  2016年   250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306篇
  2013年   280篇
  2012年   360篇
  2011年   300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20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1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复合材料整流罩减振降噪的动力吸振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载火箭整流罩的隔声性能设计对内部设备的选型、试验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为改善整流罩内低频声振环境,提高整流罩低频段隔声性能,首先,针对复合材料整流罩结构开展力学等效建模;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基变换模态空间内降维理论,解决了考虑多模态耦合的动力吸振器(DVA)设计问题;最后,基于整流罩等效力学模型开展了动力吸振器位置及材料参数的优化设计。针对某型复合材料整流罩开展仿真研究,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针对某型质量为1 177.3 kg的整流罩模型,添加总质量为14.6 kg的动力吸振器之后,0~100 Hz频段内声功率级均方根(RMS)值从254.8 dB降至238.8 dB,设计频段内声振响应被有效控制,声振环境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92.
为了保障固体火箭发动机C/C喷管的可靠性,建立了一套正确反映发动机喷管烧蚀过程的流固耦合计算模型,以实现对喷管烧蚀率的高精度预估。依据热化学烧蚀理论以及喷管内燃气与喷管结构体界面的质量平衡和能量平衡关系,建立并验证了考虑壁面退移的C/C喷管流固耦合方法,实现了燃气流动、异相化学反应、结构体传热三者间的耦合。通过实验发动机喷管的烧蚀计算,论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分析了不同金属铝含量对烧蚀率的影响,计算所得的烧蚀率与实验值最大相对误差为4.3%,与不考虑壁面退移的耦合算法计算结果对比,计算精度最高可提升46%。计算结果表明:C/C喷管在喉部附近烧蚀最为严重;推进剂中Al含量的增加导致燃气中氧化组分浓度降低,进而减少了烧蚀速率,这些结论与C/C喷管烧蚀相关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研究轴编碳/碳(C/C)复合材料的超高温热结构性能,开展了2800℃超高温载荷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实验,表征了复合材料组分材料的高温失效形貌;提出了立方体单胞和正六棱柱单胞的温度周期性边界条件的算法和预测复合材料等效热结构参数的方法,在材料属性各向同性正六棱柱单胞模型上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最后建立了轴编C/C复合材料的代表性体积单元,计算了复合材料随温度载荷变化下的等效热结构参数,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开展的轴编C/C复合材料的超高温拉伸实验,可以得到复合材料在2800℃载荷下复合材料的等效刚度值,同时分析了轴向试件和径向试件的高温失效机理,径向试件的纤维束拉伸强度对复合材料的径向拉伸强度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应用位移以及温度周期性边界条件的基础上,提出的方法可以得到随温度载荷变化下复合材料的等效热结构参数,得出复合材料在横向满足近似各向同性的特性,预测结果表明只改变温度参数下复合材料的等效热导率不会发生改变。提出的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编织复合材料的热结构性能研究。  相似文献   
994.
吴坤  冯宇  刘玉娜  秦江  黄洪雁 《推进技术》2022,43(9):226-235
为了获得关键参数对超临界碳氢燃料蒸汽重整化学热沉分布特性的影响,建立了超临界碳氢燃料蒸汽重整非稳态一维计算模型,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并基于该模型采用RP-3的四组分替代模型对RP-3蒸汽重整过程中入口流速、压力和含水量等关键参数对热沉沿流向分布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加,蒸汽重整反应化学热沉的峰值减小,且出现峰值的位置逐渐向出口移动。随着压力的升高,相同位置处的化学热沉都减少,但是出现峰值的位置不变。在入口含水量由5%增大到12%的过程中,微通道同一位置处的化学热沉增大,且化学热沉的最大值也是增大的,峰值出现的位置向微通道出口移动。  相似文献   
995.
过对大量俄罗斯航空材料与热工艺标准所做的分析,得出了他们十分重视安全性问题的结论。总结归纳了俄标中所列举的危险性来源,对主要不安全因素的控制要求和措施。说明了重视安全性问题是事关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贯彻ISO14000 系列标准的重大问题。建议我们在制定有关国军标、航标时也应将安全性要求包括进去。  相似文献   
996.
航空发动机轴承腔热状态分析模型及温度场计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析了轴承腔的主要热源。建立了轴承及石墨密封摩擦热的计算模型、密封热泄漏量的计算模型、对流换热系数的计算模型及温度场的计算模型。用热网络法建立了轴承腔的热平衡方程组,并采用拟牛顿法求解了该方程组。获得了10种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计算结果,该结果与本文的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997.
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研究发展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袁修干 《航空学报》1999,20(Z1):2-4
讨论了未来高性能军用机环境控制系统发展可能采用的技术,例如:闭式空气循环技术;综合数字控制技术;蒸发循环技术;先进驱动的空气循环机和压气机技术;以及从属于综合机载机电系统的综合环境控制系统技术。  相似文献   
998.
论述了在星载高分辨率相机上采用自适应光学技术的必要性;介绍了应用自适应光学技术补偿镜面温度及自重变形的实验原理,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实验用一块平面反射镜作为缩比模型,应用61单元自适应光学系统对其进行了闭环校正实验,分析了泽尼克多项式所对应的像差的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999.
论航天器的热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各种类型热试验 (热平衡试验、热真空试验、热循环试验) 在航天器研制中的重要性及它们的做法要点。针对当前试验中出现的问题, 强调了组件级, 尤其是电子电工产品热试验 (热真空试验及热循环试验) 和整星级发射星热真空试验对提高航天器可靠性所起的重要作用, 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