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2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240篇
航天技术   194篇
综合类   27篇
航天   30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引言 系统工程(SE)研究如何将用户的需求正确地转化为系统要求。对于不同复杂度的项目,系统工程(SE)都能提供一套较为完整的逻辑方法来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系统工程还能在一个系统的设计中权衡取舍并整合出各种要素以获得更好的产品和最佳的系统性能。因此,系统工程的正确实施有助于从一开始就正确执行项目,并能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极大地降低了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相似文献   
2.
2007年4月14日4时11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7次飞行。  相似文献   
3.
与抛物面天线相比,普通短背射天线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等优点。但带宽约为3%太窄。我们提出一种改进型短背射天线,改善了相位特性,扩展了工作频率,提高了增益。主要的改进是①修改了主反射器的面形,②增加了二个副反射器。文中给出了方向图的计算公式和方向图。从实验得出了最佳的设计数据,实验表明,天线增益>17dB,在20%带宽内VSWR<1.5。本天线具有左右旋双圆极化特性,适于遥测采用分集接收技术,提高系统的精度,扩大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级压气机叶/盘转子的实际结构,建立了叶/盘带短轴的有限元模型。采用NASTRAN结构分析软件,得到了模化协调转子所需的数据,构建了多自由度叶/盘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多自由度模型中叶片刚度实现错频。采用基尔法求解错频转子系统的运动方程。获得了此多自由度系统的动态响应,并对不同错频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FANS航线和最短航线算法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采用陆基近程无线电导肮时,无方向信标台(NDB)、全向信标(VOR)、测距仪(DME)等都是对准或围绕着电台飞行,可以不管地球是方是圆,因为飞机位置只和电台位置相关。采用远程导航OMEGA定位系统有所不同,在其定位计算中要引入地球模型的球面计算。惯性导航是一种精密推测导航,卫星导航是星基无线电导航,按地理坐标绝对位置计算的定位解必须考虑地球的精密形体。特别是GPS精度达到数十米量级,远程导航对地球椭圆体的扁率影响应作适当考虑。区域导航规定其航线算法必须按大圆航线处理。新航行系统(FANS)开创了全球…  相似文献   
6.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正式建成并开通服务。为了利用实时改正数信息系统地揭示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并为用户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首先解算了卫星实时精密轨道、钟差及其改正数,分析了其精度。然后基于实时改正数信息,利用监测站广播星历和观测数据,分别进行了双频静态、双频仿动态、单频静态和单频仿动态仿实时精密单点定位,以评估其性能。结果表明:北斗三号MEO卫星实时轨道和钟差精度均值分别约为12cm和0.2ns,满足实时精密单点定位需求。静态实时精密单点定位精度优于动态,双频优于单频,均可达到分米级。对于定位收敛时间,双频静态最短,约为40min;双频动态和单频静态均约为85min;单频动态最长,约为120min。  相似文献   
7.
针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钟差预报产品无法满足高精度快速服务需求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BDS-2/BDS-3联合估计的超快速卫星钟差预报优化策略。区别于传统两步法预报模型,利用稀疏建模方法一步求解所有模型项,并通过BDS-2/BDS-3星间相关性实现了模型系数解的增强;为进一步降低模型残差的影响,基于残差序列时空相关性,利用半变异函数重构了模型估计的权阵。为验证提出的钟差预报模型,设计了12套对比方案,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稀疏建模的钟差模型参数一步估计可略微提高钟差预报精度;通过引入星间相关性对随机模型进行精化,钟差序列一步建模可分别将BDS-2与BDS-3卫星钟差18h预报精度提升28.6%与27.2%;基于半变异函数建模的模型残差相关性提取,可实现BDS-2与BDS-3预报钟差精度8.0%与11.1%的提升。因此,提出的优化策略对当前北斗超快速卫星钟差预报产品精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胡杨 《航天》2011,(2):1-1
天上原有北斗七星,它们是天赐的;而北斗导航系统第七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又在浩瀚太空镶嵌上新的北斗七星,当然,她们是人造的。群星璀璨,不仅在天上,更在人间。当"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突出贡献者",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属于中国航天人的至高无上的荣誉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北京东方联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OTrack-AJ”北斗抗干扰芯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以及国内北斗抗干扰应用发展趋势,给出了基于该芯片的北斗抗干扰应用方案,其在抗干扰、功耗、尺寸等关键指标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国际航空》2012,(1):8-8
2011年12月27日.经前期系统测试和试验评估.由10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卫星系统开始提供试运行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