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270篇
  国内免费   187篇
航空   1051篇
航天技术   242篇
综合类   134篇
航天   2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9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设计出扩展的Large area Synchronization地址码(LS码)——Daoben Lab地址码(DBL码).DBL码由基本LS码与矩阵左、右直积生成,分别称为DBL左乘码和DBL右乘码,两类DBL码各有特点.DBL右乘码特点是把码字分组,码组间码字存在更大的零相关窗,增加了可用码字数,码组内码字非周期相关性与扩展矩阵行向量的相关性相同;DBL左乘码也是把码字分组,码组间的零相关窗长度不变,没有增加可用码字数,但当以正交矩阵扩展时,码组内有和原LS码同样长度的零相关窗.计算机仿真验证了两类DBL地址码的性质.   相似文献   
832.
The Russian solar observatory CORONAS-F was launched into a circular orbit on July 31, 2001 and operated until December 12, 2005. Two main aims of this experiment were: (1) simultaneous study of solar hard X-ray and γ-ray emission and charged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2)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how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influence the near-Earth space environment. The CORONAS-F satellite orbit allows one to measure both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 dynamics and variations of the solar particle boundary penetration as well as relativistic electrons of the Earth’s outer radiation belt during and after magnetic storms. We have found that significant enhancements of relativistic electron flux in the outer radiation belt were observed not only during strong magnetic storms near solar maximum but also after weak storms caused by high speed solar wind streams. Relativistic electrons of the Earth’s outer radiation belt cause volumetric ionization in the microcircuits of spacecraft causing them to malfunction, and solar energetic particles form an important source of radiation damage in near-Earth space. Therefore, the present results and future research in relativistic electron flux dynamics are very important.  相似文献   
833.
对相同迎风面积、不同宽高比的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在设计马赫数6.0和非设计马赫数下的三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宽高比对进气道流场特征及性能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宽高比的增加,由于进气道长度和气流浸润面积的变化,内压段进口总压恢复系数、进气道流量系数和内部阻力系数逐渐降低;由于侧壁附近三维流动区域占整个流场的比例不同,当宽高比较小时,侧壁附近三维流动效应对进气道性能影响显著,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相对降低、增压比升高、温升比升高、出口马赫数降低,小宽高比进气道的低马赫数起动性能趋于恶化;设计马赫数下,宽高比的增加使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反压承受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834.
介绍了零长柱(zero length column,简称ZLC)法测定分子筛材料平衡等温线的基本原理,建立了ZLC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ZLC系统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由于ZLC法测定平衡等温线,需同时知道吸附柱出口气体浓度和流量,而据以前的研究,两者相互耦合.因此,对两种利用实验测...  相似文献   
835.
反流区对复合高速直升机旋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卫红  陈仁良 《航空学报》2011,32(2):223-230
针对复合式直升机高前进比旋翼反流区严重的特点,建立了适合于高前进比旋翼气动特性的分析方法,以H-34旋翼为例计算了该旋翼在高前进比状态下的气动性能,并与已有的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验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反流区对高前进比旋翼气动性能以及对桨叶剖面迎角、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反流区越大,对旋翼的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836.
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部阻力特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为手段,详细分析了该进气道内壁面上的压差阻力、摩擦阻力、总阻力随飞行马赫数的变化。接着用流线跟踪得到该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的分流面,研究了作用在该分流面上的附加阻力随飞行马赫数的变化。为了更准确地评价该进气道的阻力特性,采用了进气道的推力效率和推阻比两个概念,并且探讨了它们随飞行马赫数的变化。最后,分析讨论了作用在该进气道捕获流管上的实际总阻力随飞行马赫数的变化。  相似文献   
837.
叶间相位角对叶片颤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发展了一种基于能量法并计及叶间相位角(IBPA)影响的数值计算方法.建立了全环振荡叶栅模型,将每一个扇区分为叶片表面附近的可动域及其外围的固定域,采用有限元形函数将计算结构动力学(CSD)网格点位移的传递到计算流体动力学(CFD)的耦合面网格点上,求解了全环振荡叶栅由k-ε湍流模型封闭的Reynolds平均Navier-Stokes(RANS)方程.以NASA 67转子叶片为例,在设计转速下,基于能量法分析了叶间相位角对叶片颤振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叶间相位角对叶片颤振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38.
在叶轮机设计的流线曲率法反问题中,统一了基于圆柱坐标系下流面角γ,λ的和流线准法线上流面角的两种叶片力分解方法,得到了适合于轴流、斜流和离心压气机的动量主控方程.提出一种双涵道叶轮机的一体化通流反问题方法,采用分流机匣变位或者涵道比变化这两种自动调整措施.将流线曲率法应用于双涵道叶轮机加以组合压气机的一体化通流设计.设计了某双涵道、双转子、轴流离心组合的压缩系统,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检验了可行性和适应性.讨论了轴向速度比的物理意义及在通道自动调整的轴流级通流设计中的应用,给出相应设计算例.   相似文献   
839.
旋转状态涡轮叶片吸力面单孔气膜冷却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稳态液晶测温方法,系统研究了1.5级涡轮叶片吸力面在旋转状态下的气膜冷却特性.实验中,主流经加热压缩后冲击涡轮转动,基于动叶弦长的涡轮进口主流雷诺数为8×104.射流分别采用空气和二氧化碳,其对应射流-主流密度比分别为1.03和1.57.实验转速为630,700 r/min和737 r/min,对应旋转数分别为2.092,2.324和2.448.吹风比从0.3到3.0变化.结果表明,吸力面上,气膜冷却效率随吹风比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存在一个最佳吹风比,使冷却效果最好;增大密度比有利于增加气膜覆盖面积;旋转降低了气膜冷却效率;气膜向低半径方向偏转,但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840.
二元引射喷管几何特征参数对推力及红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二元引射喷管间距比变化和面积比变化对推力特性和3~5μm波段红外辐射特性的影响.排气系统的流场采用了商用软件计算,红外辐射特征采用了自主开发的软件(NU-AA-IR)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间距比变化和面积比变化对二元引射喷管的推力系数和引射流量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小方向角范围内,间距比和面积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