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75篇
航空   214篇
航天技术   85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6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51.
Qualitative spatial reasoning (QSR) is often claimed to be cognitively more plausible than conventional numerical approaches to spatial reasoning, because it copes with the indeterminacy of spatial data and allows inferences based on incomplete spatial knowledge. The paper reports experimental results concerning the cognitive adequacy of an important approach used in QSR, namely the spati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terval calculus introduced by Allen (1983). Knauff, Rauh and Schlieder (1995) distinguished between the conceptual and inferential cognitive adequacy of Allen's interval calculus. The former refers to the thirteen base relations as a representational system and the latter to the compositions of these relations as a tool for reasoning. The results of two memory experiments on conceptual adequacy show that people use ordinal information similar to the interval relations when representing and remembering spatial arrangements. Furthermore, symmetry transformations on the interval relations were found to be responsible for most of the errors, whereas conceptualneighborhood theory did not appear to correspond to cognitively relevant concepts. Inferential adequacy was investigated by two reasoning experiments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 inference tasks where the number of possible interval relations for the composition is more than one, subjects ignore numerous possibilities and interindividually prefer the same relations. Reorientations and transpositions operating on the relations seem to be important for reasoning performance as well, whereas conceptual neighborhood did not appear to affect the difficulty of reasoning tasks based on the interval relations.  相似文献   
252.
Boussinesq方程的Backlund变换及相似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简便而又直接的齐次平衡法推广应用到求Boussinesq方程的Backlund变换,精确孤子解和相似约化.这种方法可以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253.
超高强度钢立铣工件温度分析及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升  董琼  彭芳瑜  林森  闫蓉 《航空学报》2015,36(5):1722-1732
以航空难加工材料300M钢为研究对象,基于立铣加工中的工件温度判断在铣削加工中是否出现了金相组织转变,进而分析不同工况下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的因素。首先,将移动热源法应用于铣削加工中,计算考虑后刀面磨损的立铣加工工件温度,实验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相比误差在10%以内。然后,分析了工件温度在时间上与空间上的分布,以及不同刀具磨损和加工参数条件下工件表面的温升规律,据此预测加工表面是否出现了组织转变,并结合金相组织观察进一步确认。最后,依据加工表面质量物理层面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的检测数据,初步探讨了各因素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的加工参数范围内,并未达到金相组织转变温度,表面质量主要受铣削热力作用下的剪切面塑性凸出效应、后刀面挤光效应和热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4.
多分辨率分析是信号处理特别是图像处理的一种新的有效方法,可以在不同尺度上给出信号的信息。在分析其理论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图像的分析的编码中,最后给出了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255.
本文通过对航空高技术的特点及率问题的论述,找出高技术转化中问题,提出银行在高技术转化中的中介作用及银行建立的可行性,对促进高技术转化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56.
介绍了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FFT)计算离散数学模型频率特性的方法。经实例证明,此法误差小,计算效率高,完全能够满足工程上的需要。  相似文献   
257.
利用具有预应变NiTi纤维的圆柱体剪滞模型,在一定的简化条件下,求得纤维轴向应力及界面剪应力解析表达式.针对马氏体逆相变过程,在先加外载后升高温度与先升高温度后加外载两种条件下,对纤维和界面的应力分布以及马氏体逆相变开始温度的确定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由于纤维轴向应力对相变温度存在影响,升温与加载的顺序不同其应力分布也不同.先加外载后升温时,NiTi纤维逆相变开始温度较高,逆相变过程较短,因此纤维轴向应力及界面剪应力较小.  相似文献   
258.
当前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分选方法存在准确率不高和对噪声敏感的问题,对此,提出一种新的分选算法。对接收到的信号首先求取其模糊函数,并将其简化为二维特征图,然后对该二维特征图进行小波包分解,得到八维小波包变换特征(WPT),最后将类间分离度最优的第二维小波包变换特征Wpt2和第五维小波包变换特征Wpt5作为分选的特征参数。由于不同信号的模糊函数区别较大且受噪声的影响小,因此转换后的WPT可分性强、稳定度高;大量的仿真验证了新方法的优越性,在信噪比为10dB时,分选准确率最低为90%。  相似文献   
259.
提出了一种数据结构的优化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多小波图像压缩中。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对多小波系数及位置信息进行处理时不仅能够很好地恢复原始图像而且与普通域值法相比可在相同的图像文件压缩率下提高其峰值信噪比  相似文献   
260.
提出了一种动态背景下基于金字塔LK光流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采用Shi-Tomasi角点检测法提取图像的强角点,再用金字塔LK光流法计算下一时刻这些特征点的对应位置,得到匹配的多组特征点对。利用这些特征点对建立仿射变换模型并计算仿射参数,对图像做仿射变换消除背景运动带来的误差,最后用帧间差分法处理得到前景目标。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以较好的实时性、稳定地检测和提取动背景下的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