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2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303篇
航空   1287篇
航天技术   313篇
综合类   651篇
航天   9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22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96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1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车速的提高,汽车在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便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与减阻节能相关的汽车优化造型也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由于运动物体所受到的空气阻力系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头部的形状,因而我们对厢式大客车驾驶室前风窗区的几种不同造型在低速风洞中进行了测力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驾驶室前围不同形式的过渡是影响厢式客车空气阻力的重要因素。其中在适当的风窗倾角下,经过良好的圆化处理后,可使厢式大客车的空气阻力减小27%左右。这不仅节省了燃料的消耗,还可以提高汽车的最大行驶速度,改善其加速和爬坡能力。  相似文献   
32.
世界摩托车工业已得到很大的发展。随着近几年来中国摩托车产量的迅速上升,加速摩托车的研究是目前摩托车发展的一种趋势。这种研究无论是对提高产品的性能,还是节能降耗部具有重要的意义。摩托车的气动特性是其设计的重要依据。目前德国,日本等国已经利用道路试验、风洞模拟进行这种研究,并促进了产品的开发,但国内的这种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3.
利用三个几何相似的 RAE104翼型模型,用实验方法确定西工大翼型风洞(TAWX)的无堵塞干扰开闭比。对于不带测压轨及带测压轨两种状态的开槽壁分别采用2%及4%开闭比可认为近似于无堵塞干扰。利用测压轨测量该翼型风洞上下壁附近控制面的静压分布,并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法计算马赫数及迎角修正量。由 TAWX 风洞与西德 DFVLR TWB 风洞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当迎角为零时,两者结果吻合较好,说明无堵塞干扰开闭比的确定基本上是正确的,经过快速富里叶变换法进行马赫数及迎角修正后的 TAWX 有升力的实验结果也与 TWB 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34.
在分析了目前进行飞行器大攻角气动特性研究所采用的尾旋风洞试验、常规风洞自由飞试验和遥控模型自由飞试验的优缺点之基础上指出:把系统辨识方法与这些试验方法结合起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飞行器大攻角气动问题的技术途径,它可以简化这些试验方法的一些技术环节,提高试验精度。若气动数据来源于尾旋风洞,这种新方法只能研究飞机的发展尾旋和改出尾旋;若气动数据来源于常规风洞,这种新方法也只能研究飞行器的大攻角、偏离、过失速和失速性滚摆/滚转模态;只有通过模型自由飞获取气动数据,这种新方法才有可能研究包括尾旋全过程在内的各种大攻角飞行模态。  相似文献   
35.
本文采用气动弹性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外挂物重量、悬挂位置和不同的副翼操纵系统刚度对机翼低速颤振特性的影响。气动弹性模型是严格地按相似律的要求进行设计的,由于机翼是对称的,故仅设计了半机翼。而试验既进行了地面振动试验,也进行了风洞试验。文中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两点意见供飞机防颤振设计人员参考:1.副翼的旋转运动是发生主翼面-副翼耦合颤振的主要影响因素,故与操纵系统刚度密切相关的副翼旋转频率值对机翼防颤振设计极为重要。2.机翼携带翼下外挂物,使机翼临界颤振速度明显下降;在设计状态下,外挂物位于机翼内侧的状态与位于外侧的状态相比,机翼临界颤振速度降低更显著。  相似文献   
36.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及高速数据采集与处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布式光纤测温系统是一种用于实时测量空间温度场分布的光纤传感系统 ,在系统中 ,光纤本身既是传输媒体也是传感媒体。讨论了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思想、系统构成、高速数据采集以及瞬态采样平均技术 ,该系统已应用于石油测井。  相似文献   
37.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solar wind can significantly affect high-latitude ionospheric dynamic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the solar wind on the middle-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re much less studied.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observations that large perturbations in the middle- and low-latitude ionosphere are well correlated with solar wind variations. In one event, a significant (20–30%) decrease of the midlatitude ionospheric electron density over a large latitudinal range was related to a sudden drop in the solar wind pressure and a northward turning of the 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 and the density decrease became larger at lower latitudes. In another event, periodic perturbations in the dayside equatorial ionospheric E × B drift and electrojet we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variations in the interplanetary electric field. Since the solar wind is always changing with time, it can be a very important and common source of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at middle- and low-latitud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lar wind variations and significant ionospheric perturbations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space weather.  相似文献   
38.
混合与扩散同时进行的环形引射系统引射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混合与扩散同时进行”的环形引射系统,并结合其驱动引射式风洞,实验探讨了该系统的参数影响规律及混合特性,结果表明,引射器系统采取“同时混合扩散”方式可达到与传统的“等截面混合后再扩散”的方式相当的性能,但新方式下则大大缩短了系统结构尺寸,因而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实验表明“同时混合扩散”方式只宜于应用在具有周向喷流特点的系统中,同时混合扩散角应与常规扩散角相当(β=6°)。研究表明,讨论喷流马赫数Ma_j对性能的影响应与面积比A_2/A_*的变化独立开来,Mα_j变化对性能的影响不超过10%,而面积比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十分显著,在面积比与膨胀比适当的配合下,可获得较高的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39.
空-空导弹全向攻击随机最优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全向攻击的基本思想出发,用最优控制理论和卡尔曼滤波理论推导出能使空-空导弹进行全向攻击的随机最优制导律。该制导律包含目标加速度反馈,能对付机动目标;当目标作非机动飞行时,最优制导律是变比例系数的比例制导。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最优制导需用过载、终端脱靶量均小于比例制导,特别是当导弹从目标前方攻击时,其制导精度大大优于比例制导。  相似文献   
40.
太阳神飞船观测表明,太阳风高速流中质子束分量相对于核分量的密度随日心距离增加而增加.提出解释这一观测现象的机理并给出二维数值模拟结果.由于阿尔芬波速随日心距离增加而减少,第二支左旋波将与更多的质子共振,把部分原来属于核分布的质子拉到束分布中来.用数值模拟方程方法求解回旋波共振导致的准线性扩散方程,数值结果与观测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