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87篇
航空   238篇
航天技术   127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The magnetic storm of 9 March 2012 is a single step intense storm (Dst = −143 nT) whose main phase begins around 0100 UT and lasted for almost 11 h. The increases in NmF2 recorded 33% and 67% incidenc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main and the recovery phase of the storm at the stations considered. The increase in hmF2 occurred concurrently with the increase in thickness parameter B0 between 0000 and 1100 UT, and a simultaneous decrease in the shape parameter B1 for the entire mid-latitude stations. Generally, B1 responded to the storm with a decrease away from the quiet day average, and decreased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increase in NmF2. B0 displays higher variability magnitude during daytime than the nighttime period. The occas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response of the ionospheric parameters to the storm event are attributed to longitudinal differences. Variation in hmF2 and NmF2 is projected to change in B1, but the rationale behind this effect on B1 is still not known and therefore left open. The two IRI options over-estimate the observed values with that of URSI higher than CCIR. The over-estimation was higher during the nighttime than the daytime for NmF2 response for the mid-latitude stations and the reverse for the equatorial station. A fairer fit of the model with the observed for all parameters over Jicamarca suggests that equatorial regions are better represented on the model. Extensive study of B1 and B0 is recommended to arrive at a better performance of IRI.  相似文献   
92.
最小二乘法在计量经济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古典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谈起,又从异方差模型,自相关模型和联立方程模型中,论述了由最小二乘法派生出的加权最小二乘法、广义最小二乘法和间接最小二乘法等。  相似文献   
93.
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中,限制技术是影响计算精度和计算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应用较广的经典二阶总变差衰减(TVD)限制器虽能较好地满足计算要求,但性能差异大且分辨率和耗散的性能间并未得到良好权衡。对一种新型的三阶TVD插值限制器(T-3限制器)进行了研究并将其与3种经典限制器进行对比。首先通过一维黎曼问题,得出T-3限制器兼顾较高间断分辨率和良好稳定性的特点;接着通过高超声速双锥绕流和X-33外形飞行器的数值实验,得到T-3限制器具有刻画复杂流动的能力以及较优的气动热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94.
Duringrecentyears,considerableresearcheforthasbeendevotedtothestudyofthemulti-ple-limbmanipulationsystemswiththeabilitytousea...  相似文献   
95.
一、引言 在垂风干扰作用下,常规飞机往往不能保持航迹角不变,从而使得航迹变化越来越大,这在很多情况下是不符合飞机飞行要求的。而直接升力控制系统,由于实现了对应状态的解耦,在垂风干扰作用下,则可以基本保持航迹角不变。如果采用抗干扰调节器设计方法设计直接升力控制系统,则可以始终保持航迹角为0,从而保证航迹不变。本文以某型飞机为背景讨论了上述问题。采用离散域直接设计。  相似文献   
96.
针对环境未知、目标位置已知情况下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结构SOAR的探索方法。首先,结合箱子移动问题介绍了SOAR的基本概念及求解机制;其次,在讨论了人的行为模型和SOAR的决策过程基础上,设计了基于SOAR-Agent的行为建模方法;最后,利用本文提出的方法,设计长期知识,使机器人能够模拟人在未知动态环境下向目标搜索的行为。通过仿真实验,对比分析了长期知识的完备程度对机器人顺利完成任务的影响,同时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7.
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空空导弹三维预测制导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标大机动情况下制导准确性较差的问题,研究了基于滑模干扰观测器的空空导弹三维预测制导律。利用连续时间非线性预测控制方法,根据导弹当前的状态,选择弹道跟踪误差作为预测性能指标,对其进行在线滚动优化,获得制导指令。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弹制导规律的抗干扰能力,利用滑模干扰观测器对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未知干扰进行逼近,并与预测控制方法所得到的制导指令进行综合得到优化制导指令。最后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PCG相比于传统的PN,性能有较大的改善,能够实现目标大机动情况下的精确制导,并且所需导弹机动过载小、脱靶量小,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8.
为在伺服电机上实现准确的位置调节,提出了基于扩展状态观测器的鲁棒复合伺服控制和带误差积分的线性反馈控制方案,并以闭环阻尼和自然频率等作为设计参数,给出了全参数化的离散时域控制律。控制律在1台永磁同步电机上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鲁棒复合控制在较大范围的位置目标和负载转矩下实现准确的点位运动,瞬态性能良好;而基于积分的线性反馈控制当目标位置或负载发生变化时伺服性能出现明显恶化,缺乏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
航空发动机过渡态试验进气压力线性自抗扰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航空发动机高空模拟试车台过渡态试验中进气控制系统受扰严重,常规方法难以有效提升进气压力控制品质,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自抗扰的进气压力控制方法。采用机理建模和系统辨识手段搭建高置信度进气仿真平台,设计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实现对发动机扰动影响的实时预估和补偿,形成具有主动抗扰机制的进气压力控制方法。考虑实际使用中存在控制器手/自动及控制器间的切换问题,设计实用型无扰切换方法。仿真环境下,将该方法与比例积分微分(PID)进行对比,结果显示进气压力最大偏离值由7.69kPa缩小至0.9kPa,且能够快速收敛趋于稳定,表明了该方法无需发动机信息即可实现进气压力的有效控制,通用性高,抗扰性优,能够大幅提升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进气系统的调节品质。   相似文献   
100.
庄佳磊 《航空动力学报》2019,46(12):27-32, 60
针对飞机电蒸发冷却系统中永磁同步电机(PMSM)在不同工况下的抗负载扰动问题,研究了负载转矩前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降维负载转矩观测器的转矩前馈控制难点。针对降维负载转矩观测器提出工程化设计方法,通过将观测到的负载转矩补偿到电机电流环输入,实现电机对负载扰动的快速响应,提高了抗负载扰动能力。仿真和试验结果验证了降维负载转矩观测器设计方法以及PMSM负载转矩前馈控制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