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62篇
航空   333篇
航天技术   52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太阳风与彗尾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引起不稳定的一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在无力场情形下,太阳风与彗尾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二流不稳定问题。应用International Cometary Explorer(ICE)飞行器对彗星Giacobini-Zinner的探测数据,采用合理的等离子分布形式,得出的结论是在彗星内部存在着这种二流不稳定现象。   相似文献   
322.
It is important to quickly predict the hover performance of main and tail rotors with sufficient precision for helicopter desig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swirl velocities on the hover performance of main and tail rotors, and give a better prediction for the hover performance, a flight performance model was derived and a swirl velocity model was coupled into it. The test data of the UH-60A helicopter were used for validation. When the blade loading coefficient of the main rotor was higher than 005, the effects of the swirl velocities on the main rotor power became significant. The swirl velocities increased the profile torque of the main rotor. The increased torque required the tail rotor to produce more thrust with more power consumption. At a higher blade loading coefficient of the main rotor of 012, the swirl velocities increased the main rotor power, tail rotor power and total power by 380%, 524% and 508%, respectively. The profile power increase of the main rotor caused by the profile swirl velocity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induced swirl velocity, but the power increase was higher at high rotor blade loadings. Considering the swirl velocities in the main rotor can improve the prediction precision of the hover performance, especially at high blade loadings   相似文献   
323.
飞机着陆滑跑过程中,平尾结构将受到较大的冲击作用和振动激励。为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给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需对平尾着陆滑跑过程中的动态性能进行分析。创新性地考虑了飞机滑跑速度和气动力的变化,为有限元计算提供可靠的外载输入,并合理设置约束条件,建立半机体有限元模型,降低计算规模。最后提取平尾各站位处的载荷响应峰值,作出动响应包线,预判结构局部危险部位,如平尾根部,为结构强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4.
为了适应深空探测任务需求,有效利用测控资源,提高链路计算精度,对天地链路统计分析基本方法进行了研究,对CCSDS标准建议的3种链路参数的概率密度函数特性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一种当链路参数不满足李雅普诺夫(Lyapunov)条件时,利用鞍点逼近估计尾概率函数确定导出参数取值概率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计算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导出参数的概率分布特性与真实值基本一致,进一步完善了天地链路统计计算方法,使天地链路统计分析方法更具有普遍性。  相似文献   
325.
对齿轴采用45钢调质处理现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及金相组织分析,观察到粗大组织和各种形态的铁素体,其组织和性能未能达到调质热处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有关资料,研究齿轴采用亚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的组织及性能,确定45钢齿轴的热处理工艺参数,为生产制定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26.
胡文刚  林长亮  王刚  门坤发 《航空学报》2020,41(1):222860-222860
鸟撞是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的研究多是对单一试件或结构的一次性鸟撞,而对鸟体穿透撞击部位后,对其他结构造成二次冲击的研究较少。为了研究这种问题,基于流固耦合算法,建立了多欧拉域耦合的某直升机平尾全尺寸模型。在考虑空气影响的前提下,详细分析了鸟撞平尾过程、前缘和前梁的损伤形式、平尾的位移响应、鸟撞载荷规律以及冲击载荷对平尾根部结构的影响,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鸟体在穿透前缘时未发生解体,其对前梁的二次冲击载荷同样很高,平尾结构设计需要考虑鸟撞是否会造成平尾根部断裂,鸟撞载荷具有阶跃函数的特点;结构响应时间对比冲击载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327.
为满足火星探测任务自主管理需求和高可靠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深空探测用空间探测器GNC系统自闭环的驱动控制方法,采用路由转发技术,实现对GNC系统中的各单机配电控制、实时数据采集与传输以及阀门驱动的控制。相比于传统的驱动控制方式,本方法能够有效减轻GNC计算机端的资源消耗,增强GNC系统的自闭环性,并减少系统装置间的电缆连接复杂度。  相似文献   
328.
本文先分析了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及单旋翼直升机的不足,对其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提出一种能平衡内燃机运动部件惯性力和惯性力矩并能实现动力传动一体化设计的直升机动力机构方案;在分析机构方案动力学特性的基础上,得出本机构方案确实能实现平衡振动及动力传动一体化设计的结论;再结合直升机动力需求,对动力输出方式进行了设计;最后,本机构方案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并对动力机构在直升机等装备上的应用方案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29.
高精度非接触磁浮机构设计及其输出特性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验证"双超"卫星地面试验系统与地面验证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针对"双超"卫星平台的核心部件非接触磁浮机构,提出了一种非接触磁浮机构磁钢匀强磁场、激励线圈拓扑结构及高精度程控精密功率放大器的多参数综合优化设计与测试方法。首先,通过选择适宜的磁钢材料和设计磁钢结构尺寸参数实现非接触磁浮机构磁钢磁场的均匀性;其次,通过激励线圈参数优化可降低输出力的波动;再次,通过驱动电路的优化设计可提升程控精密功率放大器的输出电流精度;最后,通过非接触磁浮机构的输出特性测试,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将"双超"平台的需求分解成磁浮机构各部分的设计指标,简化明确了设计思路,方案通过验证为下一步"双超"平台原理样机的设计及未来"双超"平台的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30.
叙述了从传统的有刷直流电机到当前被广泛应用的无刷直流电机(BLDCM)发展的巨大进步,同时也分析了BLDCM传统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基于TI C2000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及DRV8301前置驱动器芯片设计了一套解决这些问题与不足的BLDCM无位置传感器驱动控制系统。给出了该控制系统主要电路设计及主程序流程。该方案相较于传统控制系统方案具有运行稳定性好、控制性能优越、成本低、体积小、易于使用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