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7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437篇
航空   1259篇
航天技术   164篇
综合类   247篇
航天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采用定向凝固无余量精铸工艺制造的接近于空心涡轮叶片形状和壁厚的管状薄壁(δ=1.2mm)试样,研究了激光加工孔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薄壁持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0℃/370MPa下,与没有孔的薄壁试样相比,有一排孔的试样持久性能没有明显降低,有两排孔的试样持久寿命略有下降。显微分析表明,激光加工孔对组织没有明显的影响,只是稍微减小了承载面积,而且只有在出现两排激光孔时才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122.
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与LY12CZ,LC4CS铝合金相互偶接时,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行为,以及所产生的电偶腐蚀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测量了复合材料与铝合金在3.5%NaCl溶液中的电偶腐蚀电流及铝合金的腐蚀失重值,应用慢应变速率应力腐蚀(SSRT)、预制疲劳裂纹的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研究方法,研究在腐蚀介质和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共同作用下,由于电偶腐蚀的存在,对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增加LY12CZ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敏感性,缩短断裂时间,而对LC4CS双悬臂(DCB)试样应力腐蚀的研究结果表明,电偶腐蚀对LC4CS铝合金KISCC值影响不大,对(da/dt) 稍有影响,但不十分明显。同时对电偶腐蚀影响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制和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23.
2D70铝合金热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D70是可热处理强化的耐热铝合金,一般用在高温场合.以2D70铝合金自由锻件为对象,研究了热稳定化处理对合金室温、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合金的高温持久、蠕变性能,并观察了合金在这些高温试验条件下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2D70铝合金的耐热性较好,可在150℃长时使用,175℃以下时,合金的性能和组织变化都不明显;高温下合金的断口呈现沿晶断裂特征.  相似文献   
124.
考虑蠕变和应力松弛的发动机高温构件寿命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建立了考虑蠕变和应力松弛的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等高温构件的持久寿命和低循环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用该方法对某型发动机低压涡轮工作叶片在实际飞行载荷谱作用下的持久寿命和低循环疲劳寿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寿命预测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5.
确定微动疲劳寿命的附加应力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引进新的微动疲劳参数 ,对微动疲劳寿命进行定量分析。将微动作用的效果作为一种附加应力 ,与普通力学分析中得到的宏观应力一起作为总应力作用于构件。用这个总应力按疲劳寿命计算公式或对照疲劳寿命S -N曲线得到疲劳寿命 ,这个疲劳寿命就是微动疲劳寿命。这种方法称为附加应力法。  相似文献   
126.
董辉跃  柯映林  吴群  许德 《航空学报》2003,24(4):382-384
 非均匀分布的残余应力是引起工件变形的主要原因。为了揭示装夹方案对残余应力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技术模拟了工件加工过程中不同的装夹方案,并分析了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装夹位置对残余应力分布具有重要影响,而装夹顺序对残余应力的分布和幅值无较大影响。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各种装夹方案中残余应力引起的工件变形得出结论:夹具分布较平均的装夹方案可获得比较均布的残余应力和较小的变形。  相似文献   
127.
应力严重系数法在定翼机机体寿命计算中已有成功应用,然而对于以高周损伤为主的直升机动部件(如主桨叶)一般均依靠6件全尺寸疲劳试验的方法进行定寿。这不仅需要大量经费,而且也要很长的周期。本文绕开全尺寸疲劳试验这一大的环节,根据相应材料特性数据,采用应力严重系数法对直8型机主桨叶根部接头进行寿命评估。文中给出的方法简单,精度较好,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28.
考虑应力状态的疲劳裂纹闭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改进的条带屈服模型 (Modified Strip Yield Model),通过对裂端约束的研究,提出组合约束因子的概念,发展了 Budiansky和 Hutchinson的解析模型,建立了可考虑不同应力状态的疲劳裂纹闭合模型,可方便地推广到穿透厚度裂纹的闭合分析中。与航空结构合金的实验数据及有限元结果的比较显示该模型能准确预测疲劳裂纹闭合中载荷比、应力状态和厚度等重要因素的影响。给出的显式结果可以方便地用于航空工程实际。  相似文献   
129.
当航空器结构在航线使用过程中出现疲劳裂纹损伤时,通常在裂纹尖端打止裂孔进行临时性修理。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及试验分析,研究了止裂孔尺寸对止裂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航空器结构出现疲劳裂纹损伤时,采用5.57~7.14mm直径的止裂孔进行止裂修理,止裂效果较好;当止裂孔直径为6.35mm时,止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0.
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应力强度因子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海军  郭万林 《航空学报》2002,23(2):106-110
 根据航空等领域内锪窝铆接及锪窝锣接构件的典型结构特征,采用三维的十节点四面体等参有限单元模型,分别对无裂纹及孔边含裂纹锪窝孔 /直通孔结构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锪窝孔构件的危险部位及90°,120°锪窝孔边扇形角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给出了覆盖面广的计算曲线;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讨论了裂纹长度、孔径以及板厚等因素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和已有的文献比较表明,本文数值结果精确,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