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9篇
  免费   188篇
  国内免费   174篇
航空   650篇
航天技术   353篇
综合类   221篇
航天   2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56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1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本文介绍一种白光氧气泡图像测速新技术。用电解水产生的氧气泡做为流场示踪粒子,用两个闪光时间间隔由数字电路控制的普通闪光灯做为粒子图像底片记录的多脉冲光源,取代了以往PIV测速技术中通常所用的固体示踪粒子及大功率激光光源。该技术的显著优点是实验成本低,无污染,而且光源功率需求低,并且可以获得高信噪比的粒子图像记录底片。通过实际应用说明该实验技术是水洞力学中速度场测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2.
为满足卫星应用领域对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实时传输与存储的要求,针对该类图像特征,提出基于空间域四叉树数据结构的图像数据亚采样与多模式自适应预测编码相结合的压缩算法。该算法使用四叉树数据结构与三种预测编码模式,针对图像块纹理差别,自适应地选取相应的亚采样与量化编码方式,通过采样方式与量化方式的变化,达到保存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细节与小目标绝不丢失的要求,实现了对遥感图像中目标边缘和变化剧烈的细节的高保真效果,同JPEG相比,恢复图像峰值信噪更高、图像纹理细节保持能力更强。利用具有可编程序门阵列器件物理实现上述算法,获得高速图像压缩专用芯片,该芯片数据处理速度达到288Mbit/s,功耗低于1W。  相似文献   
993.
在彩色图像压缩中,"分量编码"技术已较为成熟,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是其主要的代表之一.但对于一些要求速度较高的场合,仍不能满足要求.通过对这一技术中的各个环节的研究发现,将YUV空间进行旋转,使图像色域发生变化,压缩结果可得到改善.比较各种插值方法对恢复图像质量的影响,采用了二维重叠数字低通滤波器进行插值,同时配合使用快速的单色多模式自适应压缩算法,从而使系统不但有较宽的适用范围,而且在一定的压缩倍数范围内,恢复信噪比比JPEG高.  相似文献   
994.
采用公用电压外环方案,实现了三台1KVA基于频零电压开关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的并联输出,三台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均为电压,电流双环控制,通过公用电压调节器稳定并联系统的输出电在及频率,同时产生统一的模块电流给定信号,各并联模块工作电流跟踪模态,从而实现各航空静止变流器模块的均流并联,该并联方案仅有一条均流控制线连接且无须外加均流控制电路,不需要输出隔离变压器以及复杂的均流控制电路,具有简单可靠,均流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和组合方便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提高航空静止变流器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及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995.
工业CT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射线无损检测技术,工业CT三维图像的测量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利用脊波变换,初步实现了三维工业CT图像的空间距离测量。首先对三维图像进行三维Radon变换,得到投影值构成的二维图像(称为投影值图像)。然后在待测量位置画一条直线,对直线上的灰度值进行小波变换。根据变换后的小波系数确定投影值图像的边缘位置,从而求出三维图像内两点的距离。仿真实验表明:采用本文的脊波方法测量三维工业CT图像的两点空间距离可达到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996.
《中国航空学报》2020,33(3):1085-1092
In thermal-structural testing of hypersonic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on the front surface of an object directly heated by quartz lamps is highly necessary and very challenging. This work describes a novel front-surface high-temperatur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technique, which adopts ultraviolet 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UV 3D-DIC) to observe and measure the high-temperature deformation fields on front surfaces directly heated by quartz lamps. Compared with existing blue light DIC techniques, the established UV 3D-DIC, which combines UV CCD camera, active UV illumination and bandpass filter imaging,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strong disturbing light emitted by the quartz lamps and the heated sample itself during heating process.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robustness and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technique: (1) direct observation of front surfaces of a hypersonic thermal structure sample heated from room temperature to 1050 °C, and (2) front-surface thermal stain and coefficient of thermal expansion (CTE) measurement of an Inconel 718 sample up to 800 °C. The well matched strain and CTE results with literature data show that UV 3D-DIC system is an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front-surfac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and has great potential in characterizing deformation response of hypersonic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subjected to transient aerodynamic heating.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空间数据系统咨询委员会(CCSDS)采用的图像压缩算法的编码效率,提出了一种二维预测模型。通过利用图像像素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对直流系数的预测模式及其熵编码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该算法在有效地提高了直流系数的压缩比的同时,也增强了其抗误码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码率条件下能获得更好的图像编码质量,与CCSDS原有算法相比,峰值信噪比值提高了0.1~0.3dB。算法可极大地满足星载图像压缩数据在低码率下传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998.
易盟  郭宝龙 《航空学报》2012,33(10):1872-1880
针对航拍视频图像在光学变换和几何变换下特征匹配容易产生误匹配,以及匹配精度不一致等问题,提出一种结合不变特征和映射抑制的航拍视频配准算法。首先,利用Harris检测器在尺度变化下的局部区域内选择出最稳定角点,并利用分区检测方法提取出分布均匀的角点作为待配准点。然后,计算以特征点为中心邻域窗口的描述符,通过比较两幅待配准图像特征点邻域描述符的欧式距离,提取出初始匹配点对。对匹配对点集建立D-三角网图,利用映射抑制方法提取出精确度最高的少数匹配点,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完成视频帧间的配准。大量实验表明,所提方法对航拍视频图像配准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且配准精度高。  相似文献   
999.
张尧  徐世杰 《航空学报》2012,33(9):1643-1654
为实现星上光学有效载荷的高成像性能,对星上光学有效载荷的两级隔振进行了研究。所谓两级隔振,即除了对控制力矩陀螺群(CMGs)等执行机构振动源进行隔振外,还在光学有效载荷和星体之间加入隔振装置。首先建立了含有两级隔振系统以及CMGs和太阳帆板的整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ADAMS工程软件验证了所推导模型的正确性;其次,在合理假设的基础上简化模型,分别求得由扰动源到星体和有效载荷的传递函数矩阵,分析CMGs隔振平台参数变化对姿态控制系统的影响,选择合理参数分析两级隔振系统的频域特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分析了两级隔振系统在星上应用的可行性,并通过频谱对比分析两级隔振系统对光学有效载荷姿态稳定度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1000.
廖超  王贵锦  沈永玲  何贝  林行刚 《航空学报》2012,33(11):2065-2073
无人机航拍视频中经常出现航向频繁改变的情况。基于条带的视频拼接算法尽管在处理速度上有很大优势,但是限制了相机的拍摄方式,主要处理平动相机拍摄的视频。用于采集全景图信息的纵向条带如用来扫描非平动场景会使效率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不能直接拼接航拍视频。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多向条带拼接算法,通过量化场景运动方向到预先定义的多个区间,分情况选取最佳方向的条带,控制了条带扫描方向与场景运动方向之间的最大夹角,从而避免了采集效率的降低。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能有效拼接航向变化的仿真视频,全景图结果覆盖的场景范围大于原算法,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