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4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82篇
航空   351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46篇
航天   1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1 毫秒
561.
在 2 0 90铝锂合金和添加微量稀土铈的 2 0 90铝锂合金 (2 0 90 +Ce)的拉伸性能测试的基础上 ,利用TEM技术对拉伸试样中位错组态进行了观察 ,探讨宏观力学性能与微观变形行为间的联系。结果表明 ,2 0 90 +Ce铝锂合金仍表现出较明显的共面滑移特征 ,所不同的是其滑移带比较细密均匀 ,并且具有交滑移特征 ;而不含稀土的普通 2 0 90铝锂合金中共面滑移带较粗 ,且带与带间距宽 ;弱束暗场观察发现 ,2 0 90 +Ce铝锂合金中某些大角度晶界上及附近存在较强的应变衬度 ,这说明该合金仍存在较强的局域应变倾向  相似文献   
562.
一种新的S-TDMA系统的时隙分配方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军  李忠孝  胥青 《航空学报》2001,22(Z1):98-102
在分析 S-TDMA系统中典型时隙分配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时隙动态分配方案,使地面站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实时地为其分配时隙。采用排队论的方法对时隙动态分配方案中优先级别不同的用户请求的报文延时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时隙动态分配方案可以大大缩短优先先级别高的用户请求的报文延时,因而适用于用户有应急需求,需要发送长报文的场合。  相似文献   
563.
以单片机MSP430F149为控制核心,辅以温度传感器、光敏传感器、无线收发模块和LCD液晶显示器等,实现了对环境温度和光信息的测量。该系统由一个监测终端和2个探测节点组成,均含有一套无线收发电路实现传输数据功能,监测终端实时显示当前能够通信的探测节点编号及探测到的环境温度和光照信息。经实验测试,该系统功耗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564.
为了适应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 满足空间科学应用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多进制数字调制方式以及实现调制体制灵活性的要求,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空间应用的高速调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基于FPGA和DAC的通信调制技术, 可在硬件设计不变的情况下, 实现QPSK, 8 PSK和16 QAM等多种调制方式下的高速数据传输. 分析了高速调制在硬件实现上的技术难点, 解决了高频率高精度同步时钟生成、高速数据转换、宽带调制等技术问题. 实测表明, 在载频为2 GHz时, 该调制系统在8PSK调制下速率可达750 Mbit/s, 且调制信号的矢量幅度误差(EVM)仅为3.3 %.   相似文献   
565.
Bepi Colombo is a joint mission between ESA and JAXA that is scheduled for launch in 2014 and arrival at Mercury in 2020. A comprehensive set of particle sensors will be flown onboard the two probes that form Bepi Colombo. These sensors will allow a detailed investiga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the charged particle environment at Mercury. Onboard the Mercury Magnetospheric Orbiter (MMO) the Mercury Electron Analyzers (MEA) sensors constitute the experiment dedicated to fast electron measurements between 3 and 25,500 eV. They consist of two top-hat electrostatic analyzers for angle-energy analysis followed by microchannel plate multipliers and collecting anodes. A notable and new feature of MEA is that the transmission factor of each analyzer can be varied in-flight electronically by a factor reaching up to 100, thus allowing to largely increasing the dynamical range of the experiment. This capability is of importance at Mercury where large changes of electron fluxes are expected from the solar wind to the various regions of the Mercury magnetosphere. While the first models are being delivered to JAXA, an engineering model has been tested and proven to fulfill the expectations about geometrical factor reduction and energy-angular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pacecraft rotation with a 4 s period, MEA will provide fast three-dimensional distribution functions of magnetospheric electrons, from energies of the solar wind and exospheric populations (a few eVs) up to the plasma sheet energy range (some tens of keV). The use of two sensors viewing perpendicular planes allows reaching a ¼ spin period time resolution, i.e., 1 s, to obtain a full 3D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566.
主要叙述带键槽细长轴热处理工艺技术与方法,特别介绍了“盖边销保护淬火”、“涂覆保护涂料”、“倾斜淬火冷却”、“渗碳去碳”等热处理成功实例.  相似文献   
567.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are conducted to explore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dimensional Co-Flow Jet(CFJ) wing with simple high-lift devices during low-speed takeoff and landing. Effects of three crucial parameters of CFJ wing, i.e., angle of attack, jet momentum and swept angle, are comprehensively examined. Additionally, the aero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wo CFJ configurations, i.e., using open and discrete slots for injection,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applying CFJ te...  相似文献   
568.
提出了遥感卫星高频谱效率数据传输模型,根据遥感卫星高速数据传输链路余量预留较大的特点,充分利用自由空间损耗变化和雨衰预留余量,在满足信道误码率要求条件下,通过信道估计以最大数据传输量为目标实时调整卫星编码调制方案,可较大程度解决目前遥感卫星高速数据传输遇到的硬件资源和频率资源瓶颈问题,适用于各类轨道遥感卫星的星地通信和星星通信,具有较好工程应用价值。通过对多类卫星数据传输场景的效能分析,表明其相对传统低频谱效率技术可明显提高数据传输量。  相似文献   
569.
开槽处理技术对叶片尾缘气流流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提出了从叶片压力面向吸力面开槽的处理技术, 设计了在80%~94%h叶高位置的叶片尾缘处的开槽方案, 对叶片开槽处理后的压气机工作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小槽进口对叶片压力面附面层低速气流具有一定的抽吸作用, 使部分压力面附面层气流和部分主流被吸入小槽并进行加速, 这股气流将从小槽出口流出, 它能够对叶背尾缘附面层内低速气流进行加速, 从而控制或延缓附面层气流分离, 并进一步减弱了尾缘附面层分离气流与叶片尾流的掺混.深入分析流场发现, 小槽出口气流还可以控制吸力面附面层气流沿叶根向叶尖的潜移, 从而防止大量附面层气流在叶尖堆积.因此采用开槽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叶片尾缘流场的流动特性, 提高流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70.
张义民 《航空学报》2007,28(4):971-974
  振动和噪声通过多重和/或多维路径传递,振源、传递路径、受体及其动态交互作用的影响至今没有很好地解决,因此对于后续采用的被动控制或者结构修改以降低振动和噪声水平的技术来说,识别出主要的传递路径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基于一般概率摄动有限元法和结构可靠性理论,解决了时域内振动与噪声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传递概率的度量问题,提出了时域内振动与噪声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传递度的新概念和方法,在考虑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后,在时域内清晰地描述了振动与噪声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传递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