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1篇
  免费   284篇
  国内免费   286篇
航空   1024篇
航天技术   263篇
综合类   149篇
航天   33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8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吴诗辉  刘晓东  胡博  贺波 《航空学报》2019,40(7):222918-222918
激励约束定价模式能够极大调动承包商积极性,是控制装备成本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深入分析美军激励约束定价模式和我军激励约束定价模式的设计机理,提出了承包商的期望利润和军方期望价格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比不同定价模式的特点,在借鉴2种激励约束定价模式优点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的激励约束定价策略,提出了指导装备激励约束定价模式改革的对策建议。最后,通过算例对本文方法进行了解释,同时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2.
建立了带弹性支承和阻尼器的航空发动机低压柔性转子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态计算以及临界转速处的响应计算。在考虑临界转速约束与“临界跟随”现象约束的条件下,综合模态不平衡影响因子、弹支应变能占比以及套齿连接结构稳定性构造了可容度评价函数,建立了低压转子系统的“可容模态”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并搭建了低压转子实验系统,从模态测试实验、阻尼器减振实验以及长时间“共振”实验,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靠性。研究结果为计算的临界转速与实际测量的临界转速最大误差为3.86%,阻尼器在1阶与2阶临界转速处的减振比最大可达45.6%,实验转子系统在1阶与2阶临界转速处各完成了长达412.5 s和429.8 s的“共振”实验,共振过程中转子系统各通道振动单峰值稳定在100μm以内,且无次谐波产生。表明了所建立的航空发动机低压转子系统“可容模态”优化设计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3.
This paper addresses an uncertain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 problem with complex state constraints and mismatched uncertainties. A novel Gaussian Mixture Model(GMM) based adaptive PID-Nonsingular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TSMC)(GMM-adaptive-PID-NTSMC)method is proposed. It is achieved by combining a GMM based adaptive potential function with a novel switching surface of PID-NTSMC. Next, the stability of the closed-loop system is proved.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that the GMM meth...  相似文献   
84.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实验系统和高速摄像技术对三维五向碳/环氧编织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编织角为22.3°的试样分别进行沿纵向和横向方向的冲击压缩实验,得到材料在200~1200 s-1应变率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并结合高速摄像记录的动态压缩过程,对不同应变率下材料在高速变形下的渐进破坏规律进行分析。同时,综合试样的宏观破坏特征和微观断口形貌特征,进一步分析材料的破坏模式及破坏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应变率的增加,材料在纵向和横向均具有一定的应变率强化效应,在横向方向的应变率强化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加载方向下材料的渐进破坏过程、应力应变曲线特征以及破坏方式均具有明显差异,且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85.
制导航空炸弹变结构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焕钢  沈毅  王冠珠 《航空学报》1998,19(5):624-627
针对制导航空炸弹的滚转通道,设计了一种具有线性部分变结构控制器。基于弹体模型的时变特性,该控制器首先设计切换函数以确定滑动模态动特性,附加以参数变化范围内的定常模型为对象的线性部分用以控制趋近模态。对某型号制导炸弹设计变结构控制律,仿真结果表明能较好地适应系统的参数变化,提高控制精度,系统具有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86.
由于卫星速度远快于飞机,传统的条带式已不适用于星机双基地SAR。有文献提出一种"双向滑动聚束式",但该模式存在成像场景长度短、成像算法复杂等缺点。利用星机双基地SAR接收机端信噪比高的特点,提出两种新的工作模式,分别是"卫星宽波束、飞机反向滑动聚束式"和"双宽波束式"。当仅展宽飞机波束时,"双宽波束式"演变为"宽波束接收式"。从理论上分析两种工作模式的可行性,并计算得出典型参数下的技术指标。相比于"双向滑动聚束式",在方位分辨率相等的条件下,这些新模式的场景长度都明显增加。但除"宽波束接收式"外,所提两种新模式将使返回卫星的单基地回波无法使用。文末分析了几种工作模式的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87.
王嵩  王蜀泉  张龙 《宇航学报》2023,44(2):254-265
针对参数未知的空间目标操控问题,考虑空间机器人负载不确定性、系统动力学不确定性和环境扰动等因素,为实现操作过程的稳定控制及机器人轨迹的有效跟踪,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神经网络估计不确定项的自适应增益非奇异终端滑模变结构控制器。首先基于拉格朗日法建立空间机器人的刚体动力学模型。考虑空间机器人基座姿态主动控制模式,使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对模型中的不确定项进行估计。进而提出基于神经网络估计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器,并针对不确定性和扰动的估计误差设计自适应增益,以期实现空间机器人系统轨迹跟踪控制的收敛。仿真校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具有较好的误差收敛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88.
考虑激光束、推力器构型以及大气环境三方面因素,建立了抛物形吸气式脉冲爆震 激 光推力器性能预示的解析计算模型。其中,将推力室内的流场发展过程分为吸收波和冲击波 衰减两个阶段,应用Sedov点爆炸理论,以等效锥形约束空间,引入单一的修正因子以反 映流场的不均匀性。计算表明,其结果同现有实验数据吻合。〖JP〗  相似文献   
89.
首次提出了一种固有模态函数积检测器.首先通过经验模式分解(EMD)把带噪信号分解成有限个固有模态函数(IMF).检测的基本思路是,对各个IMF分量的绝对值作逐点乘积,用于抑制噪声并凸现信号,最后进行滤波和判决.本文以UWB信号为例,数据源于UWB雷达实验系统.在低信噪比(SNR),UWB脉冲与噪声波形相似,且噪声概率密度函数(PDF)未知情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当峰峰信噪比低于5 dB时,该检测器性能优于Teager能量算子(TEO).  相似文献   
90.
覃建秀  张会强 《推进技术》2021,42(7):1483-1492
为确定多声学模态压力振荡条件下带有1/4波长管声腔推力室的声学振型及其阻尼特性,揭示1/4波长管声腔对推力室压力振荡的抑制作用机理,对有声腔推力室和无声腔推力室进行近圆周壁面的定容弹激励仿真,激发了多模态的声学振型,给出了推力室压力分布的时空演化,并采用半带宽法定量评价每个激发声学振型的阻尼特性。结果表明:1/4波长管声腔成功抑制了目标振型(一阶切向振型)压力振荡,大幅度减小其幅值,而不是大幅度增加其半带宽,但可能增强其它非目标振型的压力振荡。声腔通过削弱目标振型波峰波谷压力差、声腔入口漩涡和增加壁面面积等三种方式来抑制目标振型压力振荡,主要以前者为主,前者旨在降低目标振型幅值,后两者是增加其半带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