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7篇
航空   174篇
航天技术   27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通过了解使用情况、复查设计制造过程、断口金相分析技术、对比试验对飞机制动缸渗漏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渗漏是由于制动缸活塞孔底破裂,刹车时液压油被挤出附着在制动缸表面.断口提示裂纹为多源疲劳断裂,疲劳源为内壁R2转角表面铬酸阳极化孔洞聚集处.制动缸端面内圆处承受较大弯矩是制动缸疲劳开裂的促成因素.采取改进机加和表面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42.
圆柱绕流涡系演变的DPIV测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数字式PIV技术在阵风环境风洞中对Re=500时的圆柱绕流进行测量,给出了圆柱后2.2倍直径、圆柱两侧各一倍直径的区域内一系列瞬态的速度矢量场、涡量场和流线图。根据可视化图像和量化结果,着重分析了该区域的涡系结构和一个拟周期内旋涡的发展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3.
细长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方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提出了一种通过平衡辅助工装——平衡卡箍来进行细长柔性转子高速动平衡的新工艺方法。按照设计准则设计加工了一组精密平衡卡箍并用有限元法进行了强度校核,卡箍的验证考核试验在两个模拟轴上完成,结果表明:卡箍的平衡性能良好,对模拟轴的临界转速和振动特性的影响甚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装机动力涡轮转子的高速动平衡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4.
细长体大攻角绕流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锋  周伟江  王强  汪翼云 《航空学报》1994,15(12):1471-1474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细长体大攻角的绕流特性(求解在周向360°范围内进行)。数值模拟的出发方程是三维可压流的全N-S方程,格式为二阶迎风TVD格式。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附近,攻角19°、32.5°和50°状态下,细长体绕流场中的激波、分离流动及表面压力分布等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45.
差动缸液压伺服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差动缸液压伺服系统往复运动是非对称的。本文为了补偿非对称提出了压力非线性补偿方案,不仅消除了活塞面积不对称的影响,而且消除了负载力变化的影响以及流量与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影响。本文第二部分内容讨论了差动缸液压伺服系统的传递函数及简化方法,并分析了面积比等参数对系统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6.
对细长锥体分离涡稳定性判据进行了介绍,并应用该判据对细长体平板三角翼和加上两个不同高度背鳍组合体分离涡流场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为了验证理论分析的有效性,并观察气动力随迎角的变化,根据理论分析模型设计了实验模型,并在低速风洞进行了六分量天平测力实验,三角翼后掠角为82.5°,实验迎角范围12°~32°,侧滑角范围-10°~+10°,实验雷诺数1.66×106。实验结果表明:在翼面上发生旋涡破裂前,单独细长平板三角翼的横向力/力矩在实验迎角范围内始终为零;加了两个不同高度的背鳍后,在一定迎角下,三角翼的横向力/力矩变得不为零。理论分析结果和实验结果在定性上吻合得很好,初步验证了有关文献关于细长锥体分离涡的稳定性理论。  相似文献   
147.
依据差压铸造浇注工作原理,确定差压铸造浇注的工艺参数,结合舱体铸件壁厚差较大;结构复杂等特性,设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成功地生产了ZL205A舱体铸件。铸件经X光、荧光检测,内部、表面质量符合HB963-2005 I类之要求。  相似文献   
148.
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圆柱绕流控制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低速风洞中利用多级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控制圆柱绕流的流动分离。实验风速U∞=10m/s,基于圆柱直径的雷诺数Re=2.8×10^4,在实验中将两组三级双极性等离子体激励器布置在圆柱模型肩部,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测量圆柱的尾流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定常和非定常激励均能抑制圆柱尾迹区,等离子体激励强度是影响激励器对圆柱绕流控制能力的重要因素;非定常脉冲激励耗电少,对流动控制能力强,效率明显高于定常激励,脉冲激励频率影响等离子体激励器对流动的控制能力。在实验风速为10m/s时,脉冲激励频率与圆柱涡脱落频率一致,流动控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9.
通过引入流体摩擦力的二次阻尼项,推导出了轴向流中两端简支圆柱体的新的运动微分方程。对添加二次阻尼项的运动微分方程进行了无量纲化和Ritz-Galerkin离散。通过数值模拟,对两端铰支圆柱体的稳定性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得出颤振发生的临界流速条件。  相似文献   
150.
海绵/橡胶适配器应力和变形模式的轴对称平面应变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仲健林  马大为  李士军  任杰  胡建国 《航空学报》2014,35(12):3324-3330
海绵/橡胶适配器的应力和变形模式的解析方法是其力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前提。基于轴对称平面应变假设,推导了海绵圆筒和橡胶圆筒的径向应力、切向应力和径向位移的解析公式;建立了位移边界条件下适配器受压问题的非线性常微分解析方程组,并通过数值模型仿真验证了解析公式推导的正确性;调整海绵/橡胶粘合面半径,研究了海绵层厚度比对适配器受压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模型和解析公式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适配器海绵层径向应力值和切向应力值相差不大,橡胶层切向应力高于径向应力约1个数量级,径向应力最大值位于适配器外表面,切向应力和径向位移最大值均位于海绵/橡胶粘合面;随海绵层厚度比增加,适配器应力和位移减小且减幅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