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1篇
  免费   1012篇
  国内免费   1035篇
航空   4362篇
航天技术   854篇
综合类   741篇
航天   941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57篇
  2021年   245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236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40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41篇
  2011年   387篇
  2010年   323篇
  2009年   360篇
  2008年   300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294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7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48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10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9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5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61.
针对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测控链路高抗干扰需求,给出了实现跳频速率20 000次/s的扩跳混合无人机测控数据链系统实现方案.系统采用跳频频率并行捕获模式.跳频源设计采用直接频率合成、DDS(Direct Digital Synthesis,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和PLL (Phase-Locked Loop,锁相环)相结合的混合频率合成技术.利用相位响应滤波器,通过正交调制技术完成MSK(Minimum Shift Keying,最小频移键控)、GMSK (GaussianMinimum Shift Keying,高斯最小频移键控)调制.通过推导得出2 bit差分解调输出与载波频率选择有关,且为四分之数据率的整数倍关系.然后通过实例分析给出了跳频频率间隔选取方法,即跳频间隔应当将临近跳频的主瓣分开,同时跳频载波频率应当设在其他跳频频谱的零点处.最后总结了高速扩跳频系统参数设计一般步骤.  相似文献   
162.
本文以转台所使用的I/O板卡及DSP板卡的驱动开发为例,探讨了一种新的驱动程序的开发模式——基于WinDriverv10.00的用户模式下ISA设备驱动程序的开发。并以MicrosoftVisualC++6.0作为驱动开发的环境,分别介绍了该驱动程序的I/O端口读写、内存读写、中断监听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63.
离散粗糙元诱发边界层转捩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直升机转子叶片模型表面离散粗糙元诱发边界层转捩问题开展了实验研究,分析不同雷诺数下粗糙元尺寸参数对转捩位置的影响。实验在中航工业气动院直升机转子叶片模拟装置进行,在模型转子叶片表面布置不同尺寸的离散柱状粗糙元,利用红外热像技术探测边界层转捩,并提出一种基于湍流/层流区域面积比的转捩位置判定准则,目的是实现边界层转捩位置自动识别,进而分析粗糙元尺寸参数对转捩位置的影响。实验转速为300至600 r/m,对应叶尖切向速度为25~40 m/s。实现了对旋转叶片边界层转捩位置的定量测量,通过实验验证,转捩位置判定算法正确可靠,初步得到了不同高度 DRE 诱发转捩位置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随着粗糙元高度的增加,转捩位置逐渐靠前。  相似文献   
164.
提出了一种基于三角形及四面体非结构网格的有限体积法(FVM),用以鲁棒且精确地求解不可压粘性流动问题.与传统的FVM方法仅将体积分平均值(VIA)作为计算变量的做法不同,本文提出的方法将VIA及点值(PV)同时作为计算变量并在每个迭代步进行计算更新.VIA以通量形式进行计算以确保数值守恒,PV可以通过控制方程的不同形式进行求解更新,无需守恒,因此可以采用非常高效的方法进行求解.将PV作为增加的变量使得紧致网格模板得以实现更高阶精度的重构,而且由此获得的数值模型对于非结构网格变得更鲁棒.本文针对二维/三维的三角形/四面体非结构网格提出了数值格式,给出了几个基准测试算例,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数值方法在采用非结构网格求解不可压粘性流动问题时的精确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5.
蜂窝式轴心通风器油气分离性能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对航空发动机蜂窝式轴心通风器油气分离效率进行研究,建立考虑油气双向耦合的流场计算方法及油滴/壁面相互作用模型,在验证通风阻力及油气分离效率可靠性的基础上,对不同转速、通风流量和环境温度下蜂窝式轴心通风器的油气分离效果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转速的增加会使油气分离效率得到提升,而通风流量和环境温度的增加则导致油气分离效率的降低.蜂窝孔结构的加入对通风阻力影响不大,却对通风器的滑油分离过程起主要作用,计算表明其对滑油分离贡献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166.
《中国航空学报》2016,(3):653-661
The tip leakage flow has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transonic com-pressor. Blade tip winglet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ontrol the tip leakage flow in compressor, while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blade tip winglet have been poorly understood. A numerical study for a highly loaded transonic compressor rotor has been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varying the location of blade tip winglet on the performance of the rotor. Two kinds of tip winglet were designed and investigated. The effects of blade tip winglet on the compressor over-all performance, stability and tip flow structure we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ip winglet with the flow in the tip region is different when the winglet is located at suction-side or pressure-side of the blade tip.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suction-side winglet (SW) is ineffective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compressor rotor. In addition, a significant stall range extension equivalent to 33.74% with a very small penalty in efficiency can be obtained by the pressure-side winglet (PW). An attempt has been made to explain the fundamental mechanisms of blade tip winglet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67.
为研究超声速气流中液体横向射流的破碎过程,采用脉冲背景光方法和VOF方法开展了实验和数值研究。为提高液体横向射流中气液界面和气流场特征捕捉的精确性,采用自适应网格技术对于气液界面、激波出现位置进行网格细化,计算得到了较为精细的气液界面、激波特征及涡系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成本仿真模拟条件下,利用自适应网格计算得到的射流轨迹和轮廓与实验吻合较好,射流轨迹的最大误差为10%;射流初始段在超声速气流条件下,仍然存在一段高度约为1.9倍喷孔直径且圆柱形态保持较好的连续光滑液柱。随着喷注压降的升高,液柱的长度逐渐增大;主流气体流经液柱发生三维绕流,在射流附近和近壁面区域形成不断演化的反转涡对,反转涡对的形成加速了液体射流一次破碎过程。  相似文献   
168.
采用磁控溅射设备,生长AuSn合金做焊料层、Al/Ni含能多层膜做热量提供层,实现了不锈钢和Al_2O_3间的异质材料自蔓延高温扩散焊。利用SEM、XRD和DSC等测试手段表征AuSn合金和Al/Ni含能多层膜的微观形貌、相成分和放热量;用万能试验机测试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AuSn合金的质量比基本达到80∶20,而多层膜的层状结构清晰,反应热达到1 239 J/g。焊接实验结果表明,仅使用AuSn焊料时,剪切强度仅为46 MPa,在增加Al/Ni含能多层膜后,其剪切强度可达90 MPa,强度提高了约一倍。焊接接头的界面显微形貌和相结构研究表明,剪切强度的增强主要是Al/Ni多层膜提供了额外能量使得界面处的反应剧烈,陶瓷金属化层与中间层的反应加剧,形成了新的反应生成物。  相似文献   
169.
展向振荡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孙东  刘朋欣  童福林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54-124054
周期振荡作为一种有效的壁面流动控制手段受到广泛关注,而其对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的影响目前鲜有研究。本文采用高精度直接数值模拟(DNS)方法对马赫数2.9、12°激波入射角、强振荡下的激波/湍流边界层干扰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与无振荡工况的定量比较,揭示了展向强振荡对干扰区内复杂流动结构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制,如分离泡尺度、物面压力脉动非定常特性、物面剪切的非定常特性及统计特征等。研究发现:在展向强振荡作用下,分离点位置提前,间歇区长度增大;同时由于分离泡内强黏性耗散的影响,展向振荡的穿透高度约为分离泡高度的4%,因而对流动结构不会产生实质影响。但展向强振荡会对壁面附近流动造成显著影响,如强振荡诱导的壁面展向速度远大于流向速度,造成流向剪切与展向剪切之间夹角的概率密度函数峰值从0°偏移到80°~90°之间。物面压力及剪切本征正交分解分析表明,展向振荡会导致模态能量从低阶模态向高阶模态转移,降低低频运动的能量占比,增强再附后Görtler涡等壁面附近旋涡结构的强度。  相似文献   
170.
陈苏宇  江涛  常雨  胡守超  李强  张扣立 《航空学报》2020,41(12):124098-124098
为研究高超声钝头体边界层转捩以及头部钝度对转捩的影响,在FD-14和FD-14A两座激波风洞中开展了热流、压力扰动和高速纹影显示等综合测量。试验结果表明,转捩雷诺数关于钝度雷诺数的变化显示出转捩反转的趋势。压力扰动的功率谱密度(PSD)分析结果以流向离散分布云图形式显示,边界层高速纹影图像显示了第二模态波的发展、湍流的生成和熵层对边界层结构的显著影响。大头部钝度带来的强熵梯度熵层流动对边界层压力扰动频谱特性和流动结构影响显著,在转捩反转机理中起到重要作用。此外,马赫数对转捩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