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0篇 |
免费 | 390篇 |
国内免费 | 321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482篇 |
航天技术 | 269篇 |
综合类 | 234篇 |
航天 | 2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7篇 |
2022年 | 105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33篇 |
2019年 | 121篇 |
2018年 | 98篇 |
2017年 | 112篇 |
2016年 | 107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101篇 |
2012年 | 109篇 |
2011年 | 101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87篇 |
2008年 | 78篇 |
2007年 | 61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6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5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38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32篇 |
1995年 | 23篇 |
1994年 | 30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18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7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应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动力特性多频椭圆涡动求解模型,研究了锥形度和涡动频率对孔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与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的抑振机理。结果表明:锥形间隙增强了孔型阻尼密封的泄漏直通效应,增加了密封泄漏量。在平均间隙相等的情况下,收敛间隙孔型阻尼密封泄漏量小于发散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在同一涡动频率下,刚度系数随着锥形度的增加而增大,阻尼系数随着锥形度的增加而减小;收敛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正直接刚度,增加了转子系统的固有频率,发散间隙孔型阻尼密封产生较大的负直接刚度;收敛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有效刚度和穿越频率,较小的有效阻尼,发散间隙孔型阻尼密封具有较大的有效阻尼,较小的有效刚度和穿越频率;在锥形间隙孔型阻尼密封结构设计时,需要同时考虑转子系统固有频率和同心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2.
EXPERIMENTALINVESTIGATIONABOUTTHEUNSTEADYAERODYNAMICCHARACTERISTICSOFWINGSYuXinzhi;YangYongnian;WuZe(Aircra.ftEngineeringDepa... 相似文献
143.
阐述了型号质量师系统参与型号研制方案论证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型号质量师参与型号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和保障性(RMSS)方案工作的内容和要求,以及做好方案论证工作,对建立型号研制RMSS监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4.
145.
146.
压力敏感涂料测量技术在内外流表面压力测量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涂料光谱特性及"传感器"特性的研究对于分析喷涂固化中环境差异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程度、检验拟用涂料配方特定试验的适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以一种在研的磷光压力敏感涂料为对象,基于自主研发的静态校准系统对发光寿命随压力与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测量结果的拟合分析发现所用涂料的温度适用范围在30~60℃之间,且可进行温度敏感度修正;基于自主研发的高频动态压力光学校准系统对涂料在不同压力脉动频率下的涂料发光寿命峰峰值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分析研究确定所用涂料基于发光寿命的截止频率上限为0.94 kHz。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涂料特性静动态校准组合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压力敏感涂料配方的研发及其应用拓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7.
高压涡轮主动间隙控制系统机匣模型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设计和搭建了叶尖主动间隙控制系统的核心——可控热变形机匣模型试验验证台,利用机匣温度和变形量等参数的测量,验证了某主动间隙控制设计方案的基本工作特性.试验中通过改变集气腔进气流量,研究了不同试验工况下机匣温度分布规律,获得了机匣径向变形量及其在周向和轴向的分布规律.研究中发现冷却空气管的多孔冲击射流可以有效改变机匣温度,并达到调节机匣变形的最终目的.随着供气雷诺数增加,机匣的热响应时间减小,机匣的收缩速率明显增加,但该增加幅度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弱.试验结果表明:机匣径向冷却收缩量基本均匀.由于冷却空气管周向流量分配不均匀,使其周向上最大相对偏差为8.75%.同时冷却空气管结构和供气量差异会导致机匣轴向温度分布不均匀,在该验工况中,机匣径向冷却收缩量在轴向上最大的相对偏差为6.99%. 相似文献
148.
149.
R141b在矩形微尺度通道中的两相流传热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搭建水力直径分别为1mm和0.5mm的矩形微尺度通道实验台,研究了以R141b型制冷剂作为工质的两相流沸腾传热特性。实验取热流密度为1~16kW/m2、质量流速为111.1~333.3kg/(m2·s)和质量干度为0~1,分析了三者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探究影响换热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热流密度较高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减小,流动换热主要受到沸腾传热的影响;当质量流速较大且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热流密度增加而有所增长;热流密度较低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流速变化明显,热流密度升高到一定值后,质量流速对平均传热系数的影响很小;当质量流速处于111.1~333.3kg/(m2·s)时,平均传热系数随质量干度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0.
典型再入返回器气动特性对比与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返回器气动特性研究对宇宙飞船的研制起着先导和制约作用。文章对Apollo、CEV和类Soyuz这3种典型的轴对称钝头体再入返回器气动布局进行了气动特性的对比分析,发现与Apollo、CEV相比,类Soyuz外形的升阻比偏小,无法满足以第二宇宙速度载人空间再入返回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几何参数(包括倒锥角和球冠半径)变化对类Soyuz外形返回器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从中得到类Soyuz外形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一种以类Soyuz外形为基础的改进设计外形,并对该外形的升阻特性、稳定性和配平特性等相关气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通过对几何外形参数的调整优化来提高类Soyuz外形的升阻比,从而达到以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的升阻比要求,这样的技术途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