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6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68篇
航空   1177篇
航天技术   123篇
综合类   212篇
航天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喷流噪声特性与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着重研究喷流噪声机理及工程计算方法。通过实验研究了声功率与喷流速度的关系,表明在Mα>0.4时Lighthill方程和Lilley方程均与实验数据吻合,可分别使用。而Mα<0.4时,均偏差较大,通过本文实验表明,若改为6次方关系较为恰当。文章同时对喷流噪声指向性、谱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一种引射消声器进行了发展性研究,获得在135dB噪声条件下,降噪17dB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不同外流马赫数条件下,流体振荡器出口振荡射流与外流耦合的流动特性,通过非定常仿真方法研究了流体振荡器入口条件为落压比(Nozzle pressure ratio,NPR)为1.5、3,外流马赫数分别为0、0.2、0.4、0.6、0.8时的三维瞬态流场,分析了外流对流体振荡器内部振荡特性的影响,以及流体振荡器出口...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某工业火烧炉内的三维湍流气相燃烧场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模型采用可实现k-ε双方程模型,湍流燃烧采用有限速率/涡耗散模型,辐射换热采用P1模型,数值方法采用SIMPLE算法,实现了炉内火烧试验的数值再现,特别考察了入口压力、燃料/空气比、多烧嘴不同组合工况等因素对炉内温度场和流场的影响,并对该火烧炉的运行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为其实际运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压电驱动狭缝喷口自耦合射流的流动特性,采用PIV、热线风速仪测试手段,对自耦合射流激发器在不同激励因素下的流场和速度场分布进行了实验和分析.结果显示,自耦合射流在狭缝出口处产生了反向涡对,随着自耦合射流的发展,射流呈现出在喷口短轴方向急剧向两侧扩展、而在喷口长轴方向先收缩后缓慢扩展的流动特征;自耦合射流的速度分布在法线方向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z/b=10左右速度达到最大值;在射流展向上,短轴方向速度呈规律的对称分布和速度自模的特征,而长轴方向速度近喷口区域呈现马鞍状分布,随着法向距离增加这种趋势消失.研究中发现,激发器存在两个谐振频率,在谐振频率激发下自耦合射流的速度和涡量比较大.与常规射流相比,自耦合射流显示出了独特的流动特性.  相似文献   
15.
加力燃烧室燃烧段的壁温对飞机和发动机的安全关系重大,单靠数值计算是很不够的,目前主要靠测试取得。燃烧段通常是双层壁,加风罩则为三层。本文介绍了内外壁和风罩的温度测量方法及其试验研究。该方法对加力燃烧室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对于新机还是批生产发动机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由于湍流实验的数据采集量的大小通常没有准则,实验中为了降低偶然事件的影响通常都使用较大的数据量,从而在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后处理过程中都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笔者根据小波分析所具有的良好的时频双局域性的特点,在文献[4,5]的基础上,配合统计学方法,在理论上提出了以小波方法缩减湍流实验数据采集量和某些流场计算方法计算量的方法.以使用小波方法分析湍流边界层的湍动能方法为例,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It is widely accepted that the prompt transient signal in the 10 keV–10 GeV band from gamma-ray bursts (GRBs) arises from multiple shocks internal to the ultra-relativistic expansion. The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sipation and accompanying acceleration at these shocks is a currently topical subje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RB prompt emission spectra and the electron (or ion) acceleration properties at the relativistic shocks that pertain to GRB models. The focus is on the array of possible high-energy power-law indices in accelerated populations, highlighting how spectra above 1 MeV can probe the field obliquity in GRB internal shocks, and the character of hydromagnetic turbulence in their environs. It is emphasized that diffusive shock acceleration theory generates no canonical spectrum at relativistic MHD discontinuities. This diversity is commensurate with the significant range of spectral indices discerned in prompt burst emission. Such system diagnostics are now being enhanced by the broad-band spectral coverage of bursts by the Fermi Gamma-Ray Space Telescope; while the Gamma-Ray Burst Monitor (GBM) provides key diagnostics on the lower energy portions of the particle population, the focus here is on constraints in the non-thermal, power-law regime of the particle distribution that are provided by the Large Area Telescope (LAT).  相似文献   
18.
计算气动光学是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高速空气动力流场对光波传输和光学成像影响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红外成像制导设计等工程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了计算气动光学研究的三种基本计算方法,包括基于CFD简化方法的光学统计估算、基于RANS流场的计算和基于LES/DNS瞬态流场的计算,对这三种计算方法的基本理论、计算过程进行了介绍,综述了新近的一些计算气动光学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未来的研究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超高速干气密封扰流效应及抑扰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衍  胡琼  肖业祥  黄国庆  朱妍慧  葛云路 《航空学报》2019,40(10):123072-123072
干气密封在高速时优异的动压性能使其应用范围从传统的压缩机、离心机等中高速设备逐渐扩大到航空发动机、(微型)燃气轮机等超高速设备中。基于实际超高速工况特点,对转速范围为10 000~120 000 r/min时的干气密封性能进行了系统性仿真计算,结果发现:在一定几何参数和工况参数下,类似于气浮轴承的微振动现象,干气密封会出现疑似受气体压力波动流影响的开启力、泄漏量与转速非正相关变化的扰流现象,尤其在高压、大膜厚、小槽深时的扰流效应愈加显著;在转速持续增大过程中,干气密封微尺度流场会出现二次拐点现象,且一次拐点发生转速与设计参数有关,而二次拐点发生转速基本约为90 000 r/min。同时结合导流织构的设计思路,进一步研究了超高速下干气密封槽底导流织构的驱动导流效应,结果表明:加设导流织构后,承载效果明显提高,拐点发生工况延后且压力波动区域被压缩。表明导流织构具有良好的抑制扰流、维持开启力与转速持续正相关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了导流织构的抑扰机制,以期为突破干气密封在超高速工况下的应用壁垒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新的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的影响,发展了一个同时考虑结构可压缩性修正和膨胀可压缩性修正的k-ε湍流模型,新模型包括Chang可实现性、Heinz湍流动能产生项以及Sarkar可压缩性三部分修正.新模型扩宽了以往发展的可压缩性修正模型的适用范围,适用于高超声速(M>5)复杂湍流流动中.通过对多个复杂超声速横侧射流工况的计算,验证了新模型的预测效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表明,几个工况下新模型的预测精度都显著高于标准k-ε模型.流体分离强度越大,新模型的修正效果越显著.与标准k-ε模型相比,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更加接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