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97篇
航空   287篇
航天技术   80篇
综合类   60篇
航天   7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本文讨论矩形波导中H_(00)模对波导壁上缝隙耦合与辐射特性等效参数的影响问题。根据几个具体典型实例,通过理论计算的等效参数与已有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认为研究具有纵向缝隙或倾斜缝隙的波导元件和天线的等效参数时,一般情况下应包括H_(00)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2.
固体发动机柔性喷管扩张段刚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某发动机柔性喷管结构,用弹簧模型替代柔性接头,建立计算模型,对不同控制力作用下的柔性喷扩张段支耳的轴向和径向刚度进行了三维有元分析计算,本计算分析,对固体发动机推力向量控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3.
为了计算复杂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提出了一种基于AutoCAD几何建模的近场目标电磁散射计算技术,计算了单元体,组成体以及飞机的近场雷达散射截面,理论计算和实测结果较为吻合,为在微机上计算复杂目标近场RCS提供了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74.
星载电子系统高能质子单粒子翻转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对星栽电子系统空间高能质子单粒子翻转率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了13种主要计算质子单粒子翻转率的方法,并对各种算法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行了比对分析。用Visual Basic语言编程,实现了高能质子单粒子翻转率计算模型软件化,为高能质子单粒子效应加固设计和验证评估提供技术依据。计算了几种典型轨道上的质子单粒子翻转率;在此基础上,与在轨观测数值进行比对分析验证,并分析了质子单粒子翻转率与空间轨道的关系。  相似文献   
475.
为提高计算效率,以一种基于双线性四边形模拟物体形状的幂级数函数为混合域基函数,用伽列金矩量法(MOM)对电中、小尺寸金属散射体的雷达散射截面(RCS)进行计算。分析了幂数级函数阶数M与其收敛性的关系。对二面角、矩形平板、等边三角形平板和圆柱等不同目标的单站或双站RCS计算结果表明,在此特定条件下M=3时该算法计算值与文献结果较为吻合,计算速度和精度均可满足仿真要求。  相似文献   
476.
杨革文 《上海航天》2004,21(4):48-53
根据对飞行器跟踪低空目标时所受的多路径干扰的分析,给出了基于多闪烁点源复杂目标和镜像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模型以及地面散射系数模型。对整套模型方案进行的仿真实验表明,实验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对飞行器超低空飞行时抑制镜像干扰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77.
毫米波低副瓣波导窄边缝隙行波阵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介绍一种毫米波低副瓣波导窄边缝隙行波阵的设计方法。设计过程中利用高频电磁仿真软件Ansoft-HFSS模拟实验过程,精确获取缝隙初始参数;合理选择数据拟合方法和变量形式拟合缝隙电导函数,减小数据误差的积累,达到理想逼近缝隙电导与其尺寸的关系;考虑交叉极化分量的影响后计算电导分布,精确获取缝隙倾角。采用该方法设计一根中心频率为35.5GHz的148单元缝隙直线阵。泰勒综合副瓣值为-40dB,仿真得到的最大副瓣为-35dB,实测E面方向图的最大副瓣值为-28.3dB。  相似文献   
478.
通过对雷达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研究了箔条质心干扰先进体制雷达的可行性,开展了舰载无源质心对抗多目标来袭的算法研究.分析了在两枚导弹同时来袭时,综合舰艇运动、导弹运动、箔条云运动、舰艇雷达截面积变化、箔条云雷达截面积变化、复合质心点形成原则等诸多因素,得到多目标对抗的一些决策原则.  相似文献   
479.
戴全辉 《宇航学报》2001,22(1):65-69,94
以降低无人飞行器侧向雷达截面(RCS)为目的,根据电磁散射基本理论和低RCS选型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种以椭圆截面为机身、大后掠角的翼身和边条融合的鸭式布局外形。电磁散射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外形的RCS在侧向比基准模型的降低了10dB左右。  相似文献   
480.
《Acta Astronautica》2014,93(2):476-486
A deterministic (non-statistical) two dimensional (2D) computational model describing the transport of electron and photon typical of space radiation environment in various shield media is described. The 2D formalism is casted into a code which is an extension of a previously developed one dimensional (1D) deterministic electron and photon transport code. The goal of both 1D and 2D codes is to satisfy engineering design applications (i.e. rapid analysis) while maintaining an accurate physics based representation of electron and photon transport in space environment. Both 1D and 2D transport codes have utilized established theoretical representations to describe the relevant collisional and radiative interactions and transport processes. In the 2D version, the shield material specifications are made more general as having the pertinent cross sections. In the 2D model,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computational field is in terms of a distance of traverse z along an axial direction as well as a variable distribution of deflection (i.e. polar) angles θ where −π/2<θ<π/2, and corresponding symmetry is assumed for the range of azimuth angles (0<φ<2π). In the transport formalism, a combined mean-free-path and average trajectory approach is used. For candidate shielding materials, using the trapped electron radiation environments at low Earth orbit (LEO), geosynchronous orbit (GEO) and Jupiter moon Europa, verification of the 2D formalism vs. 1D and an existing Monte Carlo code a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