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43篇
航空   205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1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91.
为了揭示径距比对凸轮式气体循环泵的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坐标变换推导了3叶的圆弧-渐开线-圆弧转子型线方程,建立6种不同径距比的气体循环泵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重整化k-ε(RNG k-ε)湍流模型对转子腔内部进行三维非定常数值计算,结合动网格技术分析转子径距比对气体循环泵流量特性、转子腔速度分布的影响规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转子径距比对气体循环泵性能影响较为明显,随着转子径距比由1.34增大到1.45,泵出口平均流量与瞬时流量脉动呈上升趋势,且在1.38~1.40时变化较为明显,平均流量增大了0.001 833 m3/s(15.8%);转子径距比在1.38~1.40时,转子受力较好,对转子径向激励力分量Fx的抑制较为明显,对转子径向激励力分量Fy的影响不显著;随径距比变化,转子腔内涡量分布变化较为明显,转子径距比在1.40时,转子腔内涡量分布较小,有效抑制了气体回流。  相似文献   
292.
为研究缝线对缝合复合材料T形连接件拉脱承载能力的增强机理,建立了未缝合复合材料T形连接件的有限元模型,数值分析结果与已有实验数据吻合较好。同时根据缝合复合材料T形连接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平移对称性,通过在模型边界加入特定的边界条件建立了缝合T形连接件的简化模型来模拟结构的渐进损伤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缝线的位置和横截面积对T形连接件在拉脱载荷下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缝线位置越靠近三角区,缝线对结构最大承载能力的影响越大。当筋条和蒙皮缝合的位置处于三角区边缘时,较细的缝线会减弱结构的承载能力,而较粗的缝线则起大幅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