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1篇
航空   101篇
航天技术   16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介绍了PE管固定夹冲压工艺及聚氨酯橡胶弯曲模的设计,研究了聚氨酯橡胶弯曲模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可为类似零件的成形工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2.
多工位级进模通常含有大量的冲裁工序,与单工序的模具不同。在现代模具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适于大批量生产。多工位级进模生产出来的工件为分步切边完成,而非通常的采用落料工艺。本文针对级进模的加工特点,给出了级进模中落料、冲孔、切边刃口尺寸的计算方法和公差选取,特别对切边刃口尺寸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准确地型面计算与条料排样设计,才能得到质量较高的制件。  相似文献   
93.
基于累进传输的三维地形实时优化自适应网格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勃  施法中 《航空学报》2003,24(1):94-96
 提出了三维地形的累进传输与动态多分辨率表示的完整算法。将小波分解技术用于实现高程域的多分辨率表示、小波重建技术用于高程域的累进重构、分形手段用于低分辨率高程域细节信息的补充、实时优化自适应网格改进算法用于数字高程模型的动态多分辨率表示。算法的实现表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4.
采用板料成型仿真软件Pamstamp对钛合金Ti-15-3材料弧板零件冲压成型回弹进行仿真计算,预测了不同阴模型面圆弧尺寸冲压成型后的回弹量.依据计算结果优选的阴模型面圆弧尺寸设计了成型模具,并进行了冲压成型试验.零件试验件型面尺寸与设计型面尺寸最大相差0.15 mm,满足不大于0.2 mm的要求.结果表明:采用仿真软件Pamstamp进行回弹仿真计算对Ti-15-3材料弧板成型模具设计和零件快速制造是可行的;采用本计算结果减少了模具返修次数,降低了成本,提高了钣金成型质量和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5.
建立了单向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及酚醛树脂基平面机织复合材料层合板周期性单胞三维(3-D)有限元模型,在两个模型的有限元分析中引入周期性边界条件,保证了周期性单胞边界面的应力和应变的连续性。通过有限元模拟获得单向纤维增强材料的各项力学参数。模拟了常温及低温情况下基体模量改变这两种情况下层合板拉伸、压缩和剪切的渐进损伤过程。引入合适的损伤起始和损伤扩展准则,预测了层合板在两载荷下的破坏过程。在常温和-50℃两种情况下,对平面机织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压缩、剪切试验。将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层合板在常温和低温下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讨论了影响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层合板低温力学性能的因素,得出了材料在低温情况下力学性能优于常温情况,同时也用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6.
复合材料阶梯形胶接接头渐进损伤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复合材料层合板双阶梯形胶接接头的三维(3D)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拉伸载荷下的渐进损伤分析(Progressive damage analysis,PDA)。采用含正交各向异性损伤的连续介质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CDM)本构方程对层合板进行描述。采用粘聚区模型(Cohesive zone model,CZM)对共胶接界面进行模拟。引入合适的损伤起始和损伤扩展准则,预测了双阶梯形胶接接头的损伤扩展方式和连接效率。进一步讨论了台阶长度、外加铺层搭接长度及厚度对失效模式及连接效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李淼泉  吴诗惇  杜志孝 《航空学报》1992,13(11):654-661
首次拟定了等应变模变薄拉延时的运动学容许速度场。根据上限原理,研究了等应变模变薄拉延时各变形工艺参数对冲头单位压力的作用。同时,结合最小能量原理,优化了重要工艺参数-凹模型线高度(Hopt)值。研究结果表明:变薄系数、加工硬化效应、变形体与凹模间的摩擦是决定冲头单位压力的主要因素;变薄系数、变形体与凹模间的摩擦和工件外形尺寸Re值是确定Hopt值的决定性因素。黄铜H62和H68的实验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98.
张云光  李志强  王耀奇  李红  李淑慧 《航空学报》2021,42(2):423805-423805
2060铝锂合金具有密度低、比强度高等优势,在航空航天零件制造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冷模热成形工艺可以提高2060铝锂合金成形性,减少开裂、拉毛、回弹等缺陷的发生,后续时效处理可以提高零件整体刚度。然而在实际成形过程中缺乏对温度场的准确预测,即缺乏2060铝锂合金在变压强下界面换热行为的准确描述,无法对成形效果进行评估。本文利用冷模热成形界面换热测试平台,对不同压强下2060铝锂合金与H13热作模具钢的换热行为进行测试研究,基于考虑模具钢变热物性参数的显式有限差分法反算模具表面温度,计算得到不同压强下的界面换热系数,并与Beck反传热算法进行对比,两者计算结果相近。实验结果显示2060铝锂合金IHTC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在20 MPa下IHTC=1.906 6 kW/(m2·K)。改进的有限差分法具有计算效率高、速度快、反映实际模具内部温度场、误差较低等优点,可拓展应用于其他薄板材料在冷模热成形条件下的界面换热系数求解。  相似文献   
99.
吴勃  施法中 《航空学报》2003,24(6):573-576
 在计算机图形的动态实时显示技术中, 将高度密集的多边形表面模型用尽可能少的多边形逼近成为近年研究的焦点, 也出现了一批简化算法。针对存在的问题, 文中以累进网格为基础, 并将点簇合并引起的几何逼近作为研究重点, 将多种度量方法通过权因子统一到基于二次误差的模型逼近度量方法中, 并提出了改进的基于二次误差的多边形表面简化算法。实例表明该算法可快速、高质的实现逼近。该算法也适用于实时环境下的多边形网格的动态多分辨率表示。  相似文献   
100.
应用三维逐渐累积损伤理论及有限元分析技术,对复合材料机匣的冲击性能及冲击后在静载工况下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冲击后机匣内部会产生基体开裂、基体挤压破坏、分层和纤维断裂等微观损伤;对于所研究的机匣,当冲击能超过26J后,在给定的静载工况下,其冲击损伤会大面积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