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7篇
  免费   220篇
  国内免费   223篇
航空   864篇
航天技术   178篇
综合类   174篇
航天   17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N2O单组元微推力器高空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  韩乐  方杰  孙威  蔡国飙 《推进技术》2011,32(3):307-311
在真空舱中进行了N2O单组元两种尺寸的微推力器的高空模拟试验研究,分析了微推力器设计参数对比冲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尺寸微推力器的最大比冲分别为1.608 N.s/g和1.639 N.s/g,热损失、床载和床长对微推力器性能影响明显,存在最佳床载值、床载和床长的匹配。  相似文献   
32.
介绍了电脉冲除冰系统的加速度试验,并以峰值加速度为脉冲效果的评判标准,研究了该系统的脉冲性能参数如储能电容器的初始放电电压、电容器的电容量、脉冲线圈与试验蒙皮之间的间距、脉冲线圈的外径以及绕制线圈导线的厚度对脉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电电压越大,电容量越大,脉冲线圈一试验蒙皮的间距越小,导线厚度越大均会使得峰值加速度...  相似文献   
33.
流动偏转器对机翼失速特性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控制机翼失速特性的新技术--流动偏转器.通过对二维翼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流动偏转器高度对控制效果的影响.采用PIV测量作为流动显示手段,验证了较低雷诺数(Re=6.32×10<'5>)时流动偏转器对机翼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和止交设计方法,对流动偏转器在更高雷诺数(Re=1.76×10<'6>)下进行了风洞测力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流动偏转器可以有效控制机翼失速特性,能够抑制机翼大攻角下的流动分离,推迟失速攻角和增加升力.对测力实验结果的止交分析还给出了以16°到30°攻角范围内平均气动力最佳为目标的最优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34.
基于力场转换理论的图像粗大边缘检测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粗大边缘的异源图像匹配在导航制导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现有边缘检测方法很难提取出异源图像中的粗大边缘.根据异源图像成像原理和灰度分布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力场转换理论的异源图像粗大边缘检测新方法.首先,根据引力概念计算图像中各像素点受到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其次,为了去除光照和异源图像灰度不同的影响,对图像中像素点...  相似文献   
35.
头盔伺服系统的主动柔顺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顾宏斌  吴东苏  刘晖 《航空学报》2012,33(5):928-939
 对头盔伺服系统(HMDPM)主动柔顺控制策略的主要内容——轨迹规划和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基于力反馈和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进行轨迹规划,该方法利用并联机构(PM)分支杆长与运动平台位姿间的映射关系,通过力反馈信息和6-3UPS并联机构滑动杆动力学模型对头部运动进行预测,为头盔伺服系统的位置控制提供期望轨迹;然后,基于头盔伺服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系统的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进行了计算,设计了惯性项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在进行头部运动跟踪的同时,实现了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接触力的控制;最后,采用SimMechanics模块建立了HMDPM—人交互模型,并进行了相关验证实验。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力反馈和滑动副滑动杆动力学模型的头部运动预测法能实时地、较为准确地预测出头部运动位置;基于动力学模型的惯性和非线性项补偿控制器不仅可以较为准确地跟踪头部运动,而且还能有效地减小头盔显示器与头部间的接触力,降低执行机构的刚度、减少系统摩擦力等非线性因素对使用者的干扰。  相似文献   
36.
针对空间绳系机器人中距离逼近过程最优轨迹规划问题,提出了基于速度增量的多目标逼近轨迹优化方法,优化指标为总速度增量及逼近时间。首先建立逼近过程相对动力学模型及最优逼近轨迹优化模型,然后利用改进型非劣分类遗传算法得到相对逼近距离1.5 km内逼近轨迹的Pareto最优解。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揭示空间绳系机器人逼近距离1.5 km内逼近时间、燃料消耗、相对目标的面内视界角及速度增量次数之间的相互关系,能满足针对不同任务需求提供相应最优轨迹的要求。  相似文献   
37.
针对喷气旋翼内外流动高度耦合的特点,提出了喷气旋翼设计中的功率匹配方法,根据发动机喷流属性与管道流动建立起喷气驱动模型,管道流动计及面积、温度、摩擦、旋翼旋转的影响,应用经修正的叶素法计算旋翼拉力与扭矩,最后对一种喷气旋翼进行了设计,结果显示旋翼翼型相对厚度与转速是影响拉力与功率平衡的主要因素,该方法可用于总体阶段喷气旋翼设计参数的快速确定与发动机选型.   相似文献   
38.
韩乐  李茂  方杰  孙威  蔡国飙 《航空动力学报》2011,26(9):2021-2026
主要考虑影响比冲的温度因素,在原有N2O微推力器结构上提出了改进方案,对改进前后N2O微推力器推力室进行了三维流动传热耦合仿真,并采用改进后N2O微推力器开展催化分解试验研究.对比分析后发现减少推力室向外的热量传递能维持较高的分解气体温度,从而利于提升N2O微推力器比冲,并得到了影响微推力器比冲的结构参数,研究工作为N2O微推力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9.
杨琪  鲍锋 《航空工程进展》2011,2(2):151-156
随着飞机和发动机设计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流体的主动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并显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流体主动控制方式通过小尺度、局部的能量注入,特别是通过对临界点附近的控制来改变全场的流动结构,并且能够对复杂的动态系统进行精确的相位控制,所以在近年的流动控制领域变得非常活跃。本文对合成射流、等离子体、电磁体积力这些主动控制方法及其机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得出结论:相对于被动控制方式,主动控制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0.
STOCHASTICBOUNDARYELEMENTMETHODSFOR3-DPROBLEMSWITHCENTRIFUGALFORCESANDRELIABILITYANALYSIS¥WenWeidong;SunXiaoling(NanjingUn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