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8篇
航空   158篇
航天技术   59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傅惠民  敖亮 《航空动力学报》2007,22(7):1025-1029
建立了不完全区间数据秩统计量的概率密度函数和联合概率密度函数, 给出了其平均秩、中位秩和百分位秩以及不完全区间数据统计量的均值、方差和协方差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 针对位置-尺度分布族提出一种不完全区间数据最佳线性无偏估计方法, 得到了其百分位值的置信限估计, 并对工程中常见的极值分布、两参数Weibull分布、正态分布进行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52.
飞行动力学辨识算法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简单的机动获取所关心频率范围的响应特性。短时倍脉冲是一种易于实施的激励信号,兼顾试飞安全性与经济性,但与频域辨识法通常使用的扫频输入激励相比,短时机动频谱范围窄、信噪比低,一般难以得到准确的辨识结果。对如何基于短时机动飞行试验数据,提高辨识结果准确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经典Welch谱估计进行时域-频域转换过程中,影响非参数模型辨识精度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削减窗函数边缘缩减效应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并结合多窗口综合技术,提高频域特性辨识结果的精度。在参数化模型辨识过程中,针对有限频谱范围,提出了利用相干函数和功率谱密度加权综合,确定等效拟配的频率范围和频率节点的自适应方法,使得低阶等效拟配与输入激励信号高度相关,提高参数化模型辨识的精度、一致性和适应性。通过不同类型飞机的大量短时机动和少量扫频飞行试验数据模型辨识的工程应用示例,验证了动力学辨识优化方法算法稳定、结果准确,可满足飞行品质模态特性评价等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53.
多基线干涉SAR的相位估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刘慧  周荫清  徐华平 《宇航学报》2008,29(6):1991-1994
利用多基线干涉SAR能够获得优于单基线干涉SAR的地形高程图。提出一种多基线干涉SAR的 相位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不同长短的基线对应的两幅复图像进行单基线干涉,得到条纹 疏密程度不同的单基线干涉相位图;然后根据短基线和长基线的关系,估计出长基线对应的 干涉相位被2π模糊的倍数;最后根据长基线对应的干涉相位的主值和估计出来的模糊 倍数恢复出长基线对应的干涉相位。分析了长短基线对应的干涉相位之间的关系,以及对应 的干涉相位主值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去平地前后该方法的适用性;给出了多基线干涉相位估 计方法的实现过程,并用计算机进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简单易行并且有效。
  相似文献   
154.
Human orientation and spatial cognition partlydepends on our ability to remember sets ofvisual landmarks and imagine their relationshipto us from a different viewpoint. We normallymake large body rotations only about a singleaxis which is aligned with gravity. However,astronauts who try to recognize environmentsrotated in 3 dimensions report that theirterrestrial ability to imagine the relativeorientation of remembered landmarks does noteasily generalize. The ability of humansubjects to learn to mentally rotate a simplearray of six objects around them was studied in1-G laboratory experiments. Subjects weretested in a cubic chamber (n = 73) and aequivalent virtual environment (n = 24),analogous to the interior of a space stationnode module. A picture of an object waspresented at the center of each wall. Subjectshad to memorize the spatial relationships amongthe six objects and learn to predict thedirection to a specific object if their bodywere in a specified 3D orientation. Percentcorrect learning curves and response times weremeasured. Most subjects achieved high accuracyfrom a given viewpoint within 20 trials,regardless of roll orientation, and learned asecond view direction with equal or greaterease. Performance of the subject group thatused a head mounted display/head tracker wasqualitatively similar to that of the secondgroup tested in a physical node simulator. Body position with respect to gravity had asignificant but minor effect on performance ofeach group, suggesting that results may alsoapply to weightless situations. A correlationwas found between task performance measures andconventional paper-and-pencil tests of fieldindependence and 2&3 dimensional figurerotation ability.  相似文献   
155.
多元正态分布整体推断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多元正态分布整体推断方法。通过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有机结合,该方法能够将多个不同状态下的多变量(多指标)的试验数据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计分析,给出多元正态分布均值和协方差矩阵的整体估计。文中详细讨论了多个状态下二元正态分布均值和方差的无偏估计和置信区间估计。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但具有更高的精度,而且解决了一种状态下只有一个试验数据时多变量(多指标)产品可靠性评定的难题。此外,文中还给出一种均值和方差仿真结果的极小子样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56.
基于双圆特征的无人机着陆位置姿态视觉测量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广军  周富强 《航空学报》2005,26(3):344-348
提出了一种无人机自主着陆位置姿态的单目视觉测量方法,建立了机载摄像机的运动和投影模型。设计了新型双圆图案着陆平面靶标,采用双圆的8个公切点,产生21个具有透视投影不变性的特征点,并提出了在复杂背景中全自动双圆特征的图像提取新方法及标记特征点的方案,实验表明,768×576像素大小的图像,特征提取及标记耗时小于9ms。仿真试验表明,摄像机距离靶标10m左右,噪声偏差达到1.5像素时,单轴位置RMS误差小于6cm,单轴姿态RMS误差小于0.7°,所提出的算法具有很强的抗噪声能力,能够满足无人机自主着陆位置姿态实时测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7.
出流方式对阵列冲击换热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瞬态液晶技术测量了阵列冲击靶面的局部传热系数.获得了冲击雷诺数为5 000,10 000,15 000,20 000,25 000时三种不同出流方式时的靶面传热系数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双侧出流时,靶面的平均传热系数比单侧出流要高;不同方式的单侧出流,由于产生的横流强弱作用不同,所以靶面的平均传热系数也有所不同.不同出流方式时,靶面的局部传热系数均随冲击雷诺数的升高而升高.   相似文献   
158.
The integral inference method for fatigue crack growth(FCG) curve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two-variance regression theory.The estimates of da/dN-ΔK curve and P-da/dN-ΔK curve with high confidence level and high survival probability were also given.FCG data scatter with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ranges in reality,which limits the group test method’s application.The presented method analyzes FCG curve as an integration,thus it can exploit the lengthwise information among the FCG rates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ranges.Therefore,compared with group test method,the presented method can not only save specimens,but also have higher precision in the evaluations of da/dN-ΔK and P-da/dN-ΔK curves.  相似文献   
159.
次孔方位角对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效率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了探讨次孔方位角对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利用商业软件提供的有限体积法求解Navier-Stokes方程,对次孔方位角分别为30°,45°,60°和90°的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冷却效率进行数值模拟.吹风比变化范围为0.5~2.0.研究了流场、气膜冷却效率和径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相对于圆柱孔,单入口-双出口孔射流气膜冷却效率明显改进.基于气膜冷却效率的最佳次孔方位角度为45°,高于圆柱孔射流气膜冷却效率300%.吹风比越大,次孔方位角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越明显.   相似文献   
160.
给出求离散Weibull分布产品的参数点估计方法,通过大量Monte-Carlo模拟考察了估计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