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8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1697篇
航空   6521篇
航天技术   1578篇
综合类   1132篇
航天   1740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255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375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375篇
  2016年   456篇
  2015年   411篇
  2014年   569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587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443篇
  2009年   487篇
  2008年   511篇
  2007年   563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390篇
  2004年   344篇
  2003年   321篇
  2002年   257篇
  2001年   231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59篇
  1998年   151篇
  1997年   136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104篇
  1993年   103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100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杨振宁教授是位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他在物理学研究中取得的成就同科学研究的艺术是分不开的。本文分析了如下三个问题:第一“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与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第二,科学研究中的风格和taste;第三,科学研究方向的选择。该文无论是对年青的研究还是对成熟的学者从事科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从集合住宅的发展谈起,简单提出几点设计新概念,重点对住宅户型设计中的功能空间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3.
本文提出钣金制件表面相贯线求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4.
根据教育目标分类学的观点分解课程教学目标,再分别对分解的目标进行例证性分析,能更客观地验证教育目标的实效性和教育过程的可行性。本文通过对图样的知识目标分类与例证性分析,为工程图学教育目标检测做一尝试。  相似文献   
35.
孙长华 《飞行力学》1993,11(1):74-79
对几种纵向短周期模态试飞方法及其适用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合实际飞行经验,提出了初步判断飞机短周期特性及选择试飞方法。  相似文献   
36.
在Erich Hartmann提出的由两基曲面线性组合构造G^n连续过渡曲面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该方法存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参数变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曲面局部区域重新参数化构造G^n连续过渡曲面的方法。通过对基曲面上切触线附近区域部分曲面重新参数化,再由重新参数化局部基曲面线性组合构造G^n连续过渡曲面。这样将两基曲面间构造过渡曲面的问题转化为在重新参数化局部基曲面间构造过渡曲面。以构造G^1连续的翼身融合面为例,讨论了满足约束要求条件时G^2连续过渡面的构造方法。即先对基曲面上过渡切触线附近的局部区域进行重新参数化,后通过优化求解来确定比例因子和偏移量、平衡因子和调配因子,使过渡曲面满足前后边条线约束,最后利用线性组合来构造G^2连续的过渡面。约束过渡曲面的形状可通过改变重新参数化基曲面的大小来调整.  相似文献   
37.
数学学习倦怠在职业院校学生是较为普遍地一个现象,这除了学生自身的有关原因外,数学教学自身也存在着许多有待改进的问题,树立学生学习信心,激发兴趣以及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都是数学教师解决学生学习倦怠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8.
通过阐述“绿色”税收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外部性理论,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环境现状,环境污染造成的危害,同时借鉴西方国家开征“绿色”税制的成功经验,提出了费改税、完善税种、开征新税、完善相关政策等构建我国“绿色”税收体系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39.
企业本质被界定为不完备要素使用权资本化交易合约履行的过程,从价值角度可以描述为财务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一个不完全契约组合。正确认识企业本质是探讨企业绩效决定因素的关键,会计分析必须从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角度来衡量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40.
刑事评议程序是介于庭审程序和宣告程序之间的一个重要程序,它既是庭审的自然延续,又是裁判结论形成的前提和基础。然而,欲保证刑事评议程序的正常运行,刑事评议主体之独立必须得到保证;刑事评议之客体还应被全面考虑,并对其进行细化,以确保刑事评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防止出现"估堆"现象。本文以域外刑事评议程序为对象,从评议的主体、客体等角度进行梳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以期对我国关于刑事评议的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