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8篇
航空   64篇
航天技术   24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核热火箭发动机是未来实现载人火星探测的首选动力方案,其具备高比冲、大推力和长工作寿命等优点。我国在此方面研究较少,亟需开展核热推进技术理论及方法的研究。核热火箭发动机系统循环分析与设计是关键问题之一,对推进系统总体设计有重要意义。分析了3种可用于核热火箭发动机系统循环的方案特点,基于闭式膨胀循环设计了比冲为910 s ...  相似文献   
82.
采用相对论平均场理论(RMFT)下的GL85,GL92,TM1和TM2等核物质参数组,研究了这些参数组对中子星的粒子数密度分布、状态方程及质量-半径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参数组下,超子出现的密度、顺序和种类均不同;状态方程的软硬情况也较大不同;中子星的引力质量和相应的半径有明显不同.计算结果也表明,采用GL85,TM1和TM2等参数组得到的中子星质量和半径均在脉冲星的观测数据范围内,而采用GL92参数组得到的中子星质量小于中子星质量下限1.4M⊙(M⊙=1.99×1030kg为太阳质量).  相似文献   
83.
泄爆面积对连通容器预混气体泄爆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小两个体积不等的球形容器和圆形管道组成的连通容器中,开展连通容器泄爆实验,研究连通容器等泄爆面积条件下的火焰传播和压力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火焰从起爆容器加速传播到传爆容器,但由于容器的开口泄爆,火焰传播速率小于密闭爆炸的火焰传播速率;随泄爆面积的减小,连通容器的泄爆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均增加;连通容器爆炸受管道火焰加速和压力累积作用,在相同泄爆面积条件下,容器的最大泄爆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高于单个容器爆炸时的最大泄爆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特别是当小容器为传爆容器时,差别更加明显,不能用单个容器的泄爆设计方法来指导连通容器的泄爆。  相似文献   
84.
液体推进剂火箭爆炸辐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新华 《宇航学报》1997,18(1):80-85
本文提出了液体双组元推进剂火箭爆炸热辐射效应理论计算模型,并介绍了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推进剂爆炸实验研究结果。利用该理论模型计算了液体推进剂火箭爆炸时产生的火球直径,火球温度,火球持续时间,火球漂移,火球辐射热流,高空环境对火球尺寸的影响,火球热辐射破坏危险距离等。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该理论计算模型可为载人航天器逃逸系统工程设计和航天靶场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85.
民用飞机降低燃油箱可燃性设计是燃油箱防爆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必要对其开展相关研究。通过对民用飞机燃油箱25. 981 适航条款要求的解读,总结了适航对燃油箱可燃性要求以及对应的降低燃油箱可燃性措施(FRM),并对基于冷却降燃方案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尤其是无法满足位于机身内非主燃油箱的可燃性适航要求。  相似文献   
86.
The speed of the laminar flame in a degenerate carbon-oxygen white dwarf is too slow to produce a Type I supernova. We draw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he Landau instability in wrinkling the flame front. This roughening of the front surface can cause an appreciable enhancement in the flame velocity. For typical presupernova conditions the density jump across the front is small. This implies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potential approximation for describing the flow pattern and allows derivation of the Frankel equation for flame propagation.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our numerical experiments with this equation in a highly nonlinear regime. These calculations, coupled with analytic approximations allow us to determine the dependence of the fractal dimension of the front surface on the density jump across the front. Astrophysical implications of our result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87.
Stars that explode as Type I Supernovae (SNI) are white dwarfs with masses practically equal to the Chandrasekhar limit Mch. These white dwarfs forme either as a result of gas overflow onto a degenerate component in a binary system or due to the evolution of nuclei of the stars whose mass, on the main sequence, was 3 to 7 Mo. The masses of their nuclei are quite close to Mch. It is convenient to consider three types of stellar evolution 1) “hyperbolic”: masses of nuclei formed as a result of evolution are > Mch; such evolution ends in a Type II Supernova (SNII) outburst; 2) “parabolic” - masses of nuclei ≈ Mch, with the evolution ending in an SNI outburst; 3) “elliptical” with nuclei masses < Mch. The latter type of evolution leads to the formation of planetary nebulae and white dwarfs. A new hypothesis is suggested that explains mor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SNI in irregular galaxies by flashes of star formation.  相似文献   
88.
在截面积为7.2m~2,长为700m的地下原型坑道中进行了油气混合物的爆炸实验,实验中使用了加速油料挥发气化的雾化装置以及远距信号传输和采集系统。通过光电火焰传感器和压阻传感器测试爆炸过程中火焰和压力信号,得到了地下原型坑道中油气爆炸过程的基本参数,揭示了爆炸过程中组分、湍流对燃烧与压力波发展影响的规律。  相似文献   
89.
航天火工品爆炸引起的电磁干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地面模拟试验测量了火箭分离时火工品的爆炸产生的电磁辐射.通过杆天线和实时频谱仪测量了不同种类的航天火工品的爆炸辐射,表明辐射随着爆炸能量的增加而增强.使用聚能炸药索时,在爆炸分离后的数十毫秒内都会有明显的电磁脉冲出现,其频率主要集中在兆赫兹量级,在单个频点上的电场峰值可达数个V/m.使用偶极子天线对爆炸时舱体内外的电磁环境进行了对比,并对舱内线路上的感应电流脉冲进行了测量,得到了一些初步结论.试验结果可为舱内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0.
核火箭原理、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在不懈地对浩瀚的宇宙进行着探索,而强劲的推力是人类探索宇宙的关键。化学火箭在人类宇宙探索活动中书写了一页又一页的华丽篇章,现今在人类新的探索使命下,出现了激光、太阳能、微波、核热能等新的推进技术。在这些技术中,核火箭推进无疑是人类继续探索太空最有希望的技术之一。对核火箭的原理、发展状况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