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3篇
  免费   373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航空   1319篇
航天技术   428篇
综合类   278篇
航天   42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92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23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01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921.
利用小脑关节模型控制器 ( CMAC)神经网络辨识了导弹控制系统的几个重要空气动力参数,证明了估计误差、权误差有界,然后用解析逆解设计方法、模糊神经网络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块对角控制器。仿真结果显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22.
基于RBF网络的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建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提出了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RBFN)的火箭发动机动态过程建模,仿真计算表明:采用RBFN建模,可以达到很好的逼近精度,而且网络训练速度大大加快,可以更好地适应实时状态监控和故障诊断,有实际的工程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3.
在容迟网络中,掌握节点之间的接触间隔时间(ICT)的特性,能够为网络性能分析、路由协议设计以及算法优化等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帮助,但目前的ICT模型往往缺乏普适性.通过对节点运动做出一般性假设,基于可靠性数学方法,给出了一个基于ICT分布的接触模型——IDCM.该模型证明了两个移动节点之间的ICT服从指数分布,且指数分布的参数仅与两个节点的历史接触次数和累积ICT有关.在随机方向(RD)移动模型、随机路点(RWP)移动模型、北京市出租车网络、口袋交换网4个数据集上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与基于统计拟合参数的指数分布模型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表明,IDCM能够准确反映节点对之间的接触间隔时间分布,且模型准确性优于基于统计拟合参数的指数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924.
针对"CE-3号"探测器软着陆过程中弹道位置测定的问题,利用中国深空网干涉测量测轨数据,论述并验证了应用深空网干涉测量技术支持探月卫星软着陆过程中弹道位置测定的可行性。针对提取同一时刻观测量的两个核心技术,论述了自适应模型重构算法以及干涉相位解模糊算法,克服了软着陆过程航天器机动不确定性恶化轨道预报精度,进而引起相关引导模型失效的问题;利用跟踪过程中目标干涉相位连续特性递推实现干涉相位解模糊。实测数据的处理分析表明,深空网干涉测量数据处理分析精度在0.3ns量级,对应于约30nrad的角位置精度。  相似文献   
925.
根据航天器系统级电性能测试工作中数据量大、任务繁重的特点,设计了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智能分类系统,对原始测试数据进行智能化分类,将非线性的调试经验以数据的形式储备,可在减少测试工作中对人为经验依赖的同时为航天器信号识别快速提供专家知识。考虑到经典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有训练时间长和对网络初始权值的依赖程度高等不足,利用主成分分析对数据进行压缩和自动编码技术对网络权值进行初始化。实验数据测试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改进学习系统的分类准确率、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26.
一种支持QoS的航空自组织网络无反馈MAC协议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自组织网络的高动态特性和对高优先级业务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提出了一种无反馈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建模方法及相应的阈值设置方法,以保证高优先级数据分组的时效性及可靠性。首先,对数据分组在接收端碰撞建立时间约束模型,得到信道统计结果与分组成功概率的映射关系;然后,根据不同业务的QoS要求设置接入阈值;最后,实现对不同优先级业务的接入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典型空域网络场景下,基于该建模方法的无反馈MAC协议可以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QoS保证,即分组成功概率大于99%,端到端延时小于1 ms。   相似文献   
927.
触地关机模式下的着陆器软着陆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触地关机软着陆模式下的某型着陆器为研究对象,建立其软着陆过程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基于仿真模型,结合优化方法与多岛遗传算法(MIGA)确定了着陆器的极恶劣地形工况参数,并利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建立了反映极恶劣工况下着陆器速度参数与稳定性指标值之间映射关系的代理模型。将着陆器速度参数做离散化处理得到样本点,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计算了各样本点对应的软着陆稳定性指标值,基于计算结果给出了各项软着陆稳定性指标的云图和三维速度稳定性边界,并得到了综合各项稳定性指标的着陆器速度稳定性边界。分析结果可直观地确定保证着陆器安全着陆的速度取值范围,为着陆器速度的合理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8.
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通过付里叶变换和坐标旋转,导出特征坐标系中谱域场表达式.利用场匹配技术,建立起TE~z真和TM~z模的等效传输线网络,使场问题转化为网络问题,简化了特征方程的推导。然后,运用谱域导抗法具体分析由单轴介质构成的带有覆盖介质层的微带线的特性,根据有效介电常数和特征阻抗的数值结果,得出了在宽带情况下,用标准微带线的综合公式近似代替能得到较高精度的结论,这对设计电磁耦合带馈式微带天线阵的馈线极为有用。  相似文献   
929.
通过理论分析,首次将网络拓扑法的应用范围从无旋场扩大到有旋场的计算中,从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这一数值计算方法。本文从麦克斯韦方程出发,通过对比热传导问题的约束方程,导出了网络拓扑法用于有旋电磁场计算的离散化格式。继而通过与相应的有限单元法的比较,说明了网络拓扑法的一系列优点。同时,本文还分析建立了适合有旋场计算的永磁体等效电流模型。作为实例,本文最后给出了一台低惯量稀土永磁伺服电动机的求解方程,并计算了空载磁场及电枢反应磁场分布,由此得到的电机电磁参数,不仅为伺服电动机本身而且为整个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0.
堵塞是以人为主体在运输网络中经常发生的一种现象。本文中所定义的网络最小流是指在最严重堵塞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的最大流量,是设计和运行一个运输网络,特别是一个紧急疏散网络的重要参数。本文在堵塞流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分支定界思想来求解网络最小流问题的方法,并用实例说明了该算法过程及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