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98篇
航天技术   53篇
综合类   33篇
航天   5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21.
本文以直升机舰面保障直流电源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移相全桥零电压PWM变换器工作原理,并建立了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对模型的仿真,设计了变换器的控制参数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2.
A novel array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HF channel parameters including number of paths, their respective direction of arrivals (DOA), delays, Doppler shifts and amplitudes. The proposed technique utilizes the Cross Ambiguity Function (CAF), hence, called as the CAF-DF technique. The CAF-DF technique iteratively processes the array output data and provides reliable estimates for DOA, delay, Doppler shift and amplitude corresponding to each impinging HF propagated wave onto an antenna array. Obtained results for both real and simulated data at different signal to noise ratio (SNR) values indicate the superior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 over the well known 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 (MUSIC) technique.  相似文献   
223.
影响负压爬壁机器人性能的关键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基于负压吸附方式的小型爬壁机器人.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的负压发生装置,并根据负压控制过程中经历的负压形成和负压保持两个过程定性的分析了风机转速与负压值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到了密封气囊与壁面之间的间隙高度是影响机器人吸附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在满足机器人稳定吸附的前提下,从能耗的角度分析了机器人密封气囊和驱动轮之间的压力分配关系,得到负压值、压力系数、机器人质量、密封气囊摩擦系数以及驱动轮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从转弯性能的角度分析了机器人的移动机构.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以上理论推导.  相似文献   
224.
文章讨论利用给定的三个向量对构造不可约三对角矩阵、Jacobi矩阵和负Jacobi矩阵的反问题.在求解方法中,将已知的-些关系式等价地转化为线性方程组,利用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得到了所研究问题有惟一解的充要条件,并给出了数值算法和例子.  相似文献   
225.
姜泉江  刘会杰 《宇航学报》2014,35(6):720-725
为确定低轨卫星多波束接收的多普勒频移特性,通过建立“多点对点”分析模型,推导了等多普勒频移曲线的解析表达式,并仿真给出了该特性曲线。得出了确定卫星各波束多普勒频移统计特性的一般步骤,并结合常见的多波束赋形设计,归纳了各波束的多普勒频移分布特性。作为应用举例,提出了多波束多通道各捕获模块差异化设计和双曲线形式波束赋形的设计思想,对星上再生处理多波束多通道接收机降低复杂度有明显的益处。  相似文献   
226.
针对现有罗兰-C接收机普遍采用固定陷波电路抑制窄带干扰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全相位谱分析(apFFT)的频域精确自适应陷波罗兰-C窄带干扰抑制方法,设计了基于双相移组合全相位法的FIR频域陷波器。在对窄带干扰进行精确谱分析的基础上,设计相应频点的陷波器对多个窄带干扰进行抑制。基于MATLAB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根据罗兰-C窄带干扰频率的变化,实现频点任意控制的频域自适应陷波,有效恢复出罗兰-C信号,为增强型罗兰-C接收机的设计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窄带干扰抑制方法。  相似文献   
227.
研究了相干解调法和包络检波法(非相干解调法)2种解调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的键控调制方法,解决已有的小波调制方法数据冗余过大而导致带宽浪费的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好的抗噪性能。  相似文献   
228.
Analysis of the seasonal, hemispheric and latitudinal variation of the ionospheric F2 peak during periods of disturbed geomagnetic conditions in 2011, a year of low solar activity, had been studied using hourly data obtained from low- and mid-latitude ionosonde stations. Our results showed an enhancement in F2-layer maximum electron density (NmF2) at daytime over low latitudes. For the mid-latitude stations, NmF2 depletion pre-dominates the daytime and overturned at nighttime. In general, the variation in terms of magnitude is higher in the low-latitude than at mid-latitude. The nighttime decrease in NmF2 is accompanied by a corresponding F2 peak height (hmF2) increase and overturned at daytime. The hmF2 response during the equinoctial months is lower than the solstices. NmF2 shows distinct seasonal, hemispheric and latitudinal dependence in its response. Appearance of a significant ionospheric effect in southern hemisphere is higher than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and is more pronounced in the equinoxes at low latitudes. At mid-latitudes, the ionospheric effect is insignificant at both hemispheres. A negative ionospheric response dominates the whole seasons at the mid-latitude except for March equinox. The reverse is the case for the hmF2 observation. The amplitudes of both the NmF2 and hmF2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latitude and maximize in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in terms of longitude.  相似文献   
229.
在电推力器的广泛应用中,大部分都采用加速正离子的方式产生推力,且需要安装中和器发射电子对喷射出的正离子进行中和,否则会导致航天器自充电,对其通信及电子器件造成损害。因此,中和器的性能成为制约电推力器工作状态和寿命的重要因素。为了克服该缺点,介绍了一种基于同时加速正、负离子的无中和器射频离子推力器,阐述了其结构组成及推进原理,分析了离子-离子的产生、正负离子的加速过程,指出了关键技术包括电负性工质气体放电特性、磁场过滤电子束缚效能,以及可周期性交替加速正、负离子的栅极偏置电压加载方式。分析表明,该推力器在低轨航天器及深空探测器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30.
为了提高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流的遥感图像重建算法。首先,在Glow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改进后的RRDB架构用于低分辨率图像特征提取,通过构建更多层和连接以提升训练的稳定性。然后,以一种纯数据驱动的流模型来训练分布的参数,通过最大化负的对数似然的方法进行优化,得到该算法的损失函数。实验证明该模型在网络训练过程中能够快速达到稳定收敛的状态,且具有很强的泛化能力。用重建出的图像质量对比SRCNN、SRGAN、ESRGAN,经过测试后发现,提出的算法远远优于SRCNN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也有明显优势。重建出的图像不仅在指标上有所提升,例如与SRCNN相比,PSRN和SSIM分别提升了15%和40%,且人眼观察时有更高的清晰度,高频细节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