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实现无人作战飞机(UCAV,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认知导航的空间方位自主推算,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网格细胞的路径整合方法.该方法模拟背侧内嗅皮层(dMEC,dorsal Medial Entorhinal Cortex)的相同区域网格细胞放电特征相同、不同区域放电特征递增变化的特点,构建尺度递增的仿生多尺度网格图组,在各层中引入突触样式(synaptic pattern)计算各细胞权值,通过细胞的活跃度变化表征各网格层中位置的变化,并在各层分别实现路径整合,进而利用低尺度整合结果调整高尺度整合,提高空间位置的推算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一定的速度误差与方向误差范围内能够精确推算方位,具有较高的空间位置推算精度,并且方向误差值随运动方向变化呈锯齿状分布.  相似文献   
82.
针对远距离红外目标探测技术中存在的弱小目标特征信息提取困难、局部背景噪声干扰强导致检测算法虚警率和漏检率偏高的问题,提出了融合CNN-Transformer的单帧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针对已有方法在提取红外弱小目标特征信息时感受野受限且易受到局部噪声干扰的问题,对Swin Transformer中的窗口自注意力计算模块进行改进,设计了基于可分离卷积的局部感知增强模块,兼顾对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提取,提升骨干网络对弱小目标空间分布信息的提取能力。针对小目标特征难以在深层网络中保留的问题,设计了自下而上的多尺度特征融合模块,在不同层级的特征图之间利用注意力机制确保小目标的低层特征信息能够在高层特征图中得以保留。在公开数据集NUAA-SIRST上进行了测试,验证了本文所提算法相比已有算法取得了更佳的检测效果,同时能够兼顾对检测精度和召回率的优化。  相似文献   
83.
Based on probabilistic fracture mechanics approach, a new concept of material initial fatigue quality (MIFQ) is developed. T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S-N curve and crack propagation curve is studied. From the study, a new durability analysis method is presented. In this method, S-N curve is used to determine crack growth rate under constant amplitude loading and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actors on durability and then the structural durability is analyzed. The tests and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is method has lower dependence on testing, and higher accuracy, reliability and generality and is convenient for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84.
基于CFD和混合配平算法的直升机旋翼地面效应模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朱明勇  招启军  王博 《航空学报》2016,(8):2539-2551
建立了一套基于非结构网格技术和动量源模型的直升机旋翼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用来模拟贴地飞行时直升机旋翼非定常气动特性。其中,控制方程采用三维Navier-Stokes方程,空间方向上采用Jameson格式,时间方向上采用五步Runge-Kutta迭代法,选用Spalart-Allmaras湍流模型。旋翼对流场的作用采用动量源项模拟,为更真实地模拟地面效应(IGE)的作用,采用了"移动地面"的物面边界来代替常规的"固定地面"边界,并对旋翼附近及旋翼与地面之间的网格进行加密处理,以提高地面涡的捕捉精度。考虑实际飞行环境下旋翼的运动和操纵,在流场计算时考虑旋翼配平特性。其中,配平方程的旋翼气动力通过CFD方法和动量-叶素组合理论模型的耦合计算给出,为了提高配平方法的鲁棒性和效率,提出并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拟牛顿法的高效混合迭代算法。运用所建立的方法,首先,选用有试验结果可供对比的算例计算了地面效应作用下的旋翼拉力增益、功率变化,验证了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解决了涡流理论方法较难模拟的"小速度前飞旋翼需用功率突增"问题。然后,着重研究了UH-60A直升机旋翼在不同离地高度、不同前进比状态,旋翼需用功率、诱导速度、地面涡及旋翼操纵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地面涡出现在较小的前进比范围内,随前进比的增大,地面涡在纵向平面将顺来流方向移动,在轴向方位靠近地面方向移动,直至最后不断减弱消失。  相似文献   
85.
用于铝合金的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是将微观(10-10~10-8m)、细观(10-8~10-4m)、介观(10-4~10-2m)和宏观(10-2~10 m)等多尺度计算模拟和关键实验集成到铝合金设计开发的全过程中,通过成分-工艺-结构-性能的集成化,把铝合金的研发由传统经验式提升到以组织演化及其与性能相关性为基础的科学设计上,从而大大加快其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本文详细阐述了原子尺度模拟、相图计算、相场、元胞自动机和有限元等计算模拟方法及微结构表征和性能测定的实验方法,论述了其在铝合金研发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基于集成计算材料工程,提出了从用户需要、设计制备和工业生产3个层面研发铝合金的具体框架。通过2个应用实例,展示了集成计算材料工程在铝合金研发中的强大功能,这也为新型铝合金及其它新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新模式。  相似文献   
86.
本文阐述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含义,分析了目前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逐步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87.
Realms是一种用于描述空间平面的数学模型。它提出了一种所有空间对象共享一个共同的空间元素集合的思想以及一种空间元素的排序规则。这些特点使得二维空间能够线性化为一维有序的元素集合,将二维空间问题转化为一维线性问题,从而使得基于Realms的空间数据组织能有效地支持平面扫描算法。通过对空间对象的简单扫描,能够实现多数空间分析算法。以Realms为基础实现空间数据管理系统能取得较高的效率,并且降低了  相似文献   
88.
    
应用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时变系统建模方法进行了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线性系统参数的辨识.通过引入多尺度径向基函数(MRBF)将非平稳过程的辨识问题转化为线性时不变过程的辨识,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PSO)获得时变系统参数估计的最优径向基函数(RBF)尺度.由于RBF具有良好的局部特性且尺度可以调整,采用RBF作为基函数可以更好地识别具有多种动态过程的时变系统参数.通过对时变系数包含多种波形的二阶时变自回归模型进行仿真辨识,与采用传统的递推最小二乘法和勒让德多项式作为基函数展开式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对于时变系统参数具有更好的跟踪能力,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主要有3类方法:简单工程模型、准直接数值模拟和多尺度仿真.对这3类方法的基本思想、优缺点和研究应用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雾化过程的多尺度仿真,对大块液体的运动采用准直接数值模拟的思想,对小于网格尺度的小液滴采用模型来封闭.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反映雾化过程的主要特性,而且计算量适中,已经成为雾化过程数值模拟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0.
任务可靠性的评价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任务阶段的FMECA评价多从定性的角度进行,未考虑故障模式影响程度的定量指标。基于模糊数学思想,结合FMECA分析中的故障模式影响概率,形成FFMECA分析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那些影响任务完成的故障模式以定量的形式进行区分,进行考虑故障模式影响概率的任务可靠性评价,并以可撒布地雷为例开展了任务阶段的定量与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紧密结合可靠性前期工作,对武器装备可靠性评价流程进行了规划,对可靠性评价方法的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