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2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理论上湍流相干结构复涡黏性模型对涡黏性系数的分析,应用热线测速技术测量了平板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动力学方程中非相干结构成分对相干结构贡献的雷诺应力分量与相干结构流向速度流向变形率之间的相位差.分析了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猝发过程中,非相干结构成分对相干结构贡献的雷诺应力分量与相干结构流向速度流向变形率之间的相位差沿湍流边界层法向的变化规律,为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湍流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2.
TV—L^2模型是一种有效的遥感影像分解方法,但采用TV—L^2模型进行遥感影像分解会出现分解不彻底的情况。基于TV—L^1模型的多尺度遥感影像分解方法是一种将TV—L^1模型和多尽度方法结合起来对遥感影像进行分解的遥感影像分解方法。实验证明,基于TV—L^1模型的多尺度遥感影像分解方法继承了Tv—^L2模型利用全变分分解的优点,解决了TV—L^2模型分解不彻底的问题,并且通过尺度调节实现了多尺度分解。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遥感影像分解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以进一步地扩展应用。  相似文献   
43.
应用热线测速技术,对沟槽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减阻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风洞中并排放置的沟槽壁面平板及光滑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在不同雷诺数下不同法向位置的瞬时流向、法向速度分量的时间序列信号.运用流向速度分量信号的多尺度子波系数辨识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用条件采样和相位平均技术提取了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喷射和扫掠时流向速度分量、法向速度分量和雷诺应力分量的相位平均波形.分析了沟槽壁面平板及光滑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中多尺度相干结构的持续时间、条件相位平均波形等特征.对沟槽壁面平板及光滑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的多种统计平均特征进行了比较,从壁湍流多尺度相干结构控制的角度研究了沟槽壁面平板湍流边界层的减阻机理.   相似文献   
44.
基于改进YOLOv3的SAR舰船图像目标识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合成孔径雷达(SAR)图像自动目标识别(ATR)技术是人工图像解译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传统的SAR舰船目标检测算法大多受限于场景且泛化能力较差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3网络的检测模型。将YOLOv3与DenseNet网络融合,使用稠密网络模块代替用于提取中小尺度特征的残差网络模块,通过训练得到模型的最优权重,实现端到端的目标检测。使用综合交并比(GIoU)损失代替交并比(IoU)边界框回归损失,提供更加准确的边界框位置信息,提高检测精度,采用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制作的SAR图像船舶检测数据集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与原YOLOv3算法相比,改进后的YOLOv3检测准确率提高了1.4%。  相似文献   
45.
建立了一套飞行器结构多尺度分析方法,能够较为高效、准确地分析飞行器结构的力学行为,确定危险区域以及研究损伤模式。采用层次多尺度法,分别建立了飞行器整体结构、局部舱段结构、单钉连接模型三种有限元模型,对飞行器结构进行分析。建立了宏观变量与细观响应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对三向正交碳/碳机织复合材料的宏观刚度和强度性能进行了预测,建立了宏观损伤起始包络线。采用协同多尺度法对单钉连接模型进行渐进损伤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适用性,能够较为准确地分析结构的损伤模式,为飞行器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铝合金小直径薄壁管的全位置焊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MK-200全位置焊管机焊接小直径薄壁铝合金导管,必须解决好焊缝的表面成形和内部气孔问题。分析了气孔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抑制气孔的措施。大量试验表明,采用加填充环和背保护气加压的方法可改善焊缝成形;通过严格的焊前清理、合理的参数设置等抑制气孔的工艺措施可获得理想的气孔合格率。  相似文献   
47.
基于理论上湍流相干结构复涡黏性模型对涡黏性系数的分析,应用热线测速技术测量了平板湍流边界层多尺度相干结构动力学方程中非相干结构成分对相干结构贡献的雷诺应力分量与相干结构流向速度流向变形率之间的相位差。分析了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猝发过程中,非相干结构成分对相干结构贡献的雷诺应力分量与相干结构流向速度流向变形率之间的相位差沿湍流边界层法向的变化规律,为建立更加符合实际的湍流模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8.
旨在比较能量守恒法和炯平衡分析法在航空热利用设计领域的差异。建立了某一型号飞机发动机燃烧室和涡轮部件高温燃气热利用的模型,在模型基础上采用两种方法计算并比较其结果。分析结果表明,能量守恒法无法消除系统中多部件间的影响,炯分析法则避免了在一些不可能实现的状态下进行不必要计算,能够更好的在多部件系统的热利用优化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在飞机热能设计和优化分析过程中,炯分析法较之传统的能量守恒法能够更精确、更便捷的完成复杂系统的计算。  相似文献   
49.
倪维宇  张横  姚胜卫 《航空学报》2021,42(3):224807-224807
最优阻尼复合结构应该是阻尼材料自身的材料性能和阻尼材料在板壳结构上的分布形态均是最优的。针对板壳阻尼复合结构的多尺度设计问题,建立了基于非比例阻尼模型的复合结构多尺度拓扑优化方法,实现了阻尼材料在宏微观两尺度上的协同设计,同时获得最优的阻尼材料宏观分布形态和微观构型。以结构模态阻尼比为目标,分别研究了复合结构的单目标和多目标多尺度设计问题。结果表明,在单目标设计中,当最大化结构的某一阶模态阻尼比时,优化后结构的该阶模态阻尼比最大,同时结构在该阶处的频率响应最小;在多目标设计中,以结构前3阶模态阻尼比之和为目标,虽然在每一阶处的性能劣于单目标设计结果,但是结构前3阶模态阻尼比的总体性能更优。同时,从微结构的构型可得,最优的微结构构型中低刚度高阻尼材料的分布相互连接,其损失模量(微结构复弹性矩阵的虚部)和阻尼因子(微结构复弹性矩阵的虚部与实部之比)都相对较高,且呈现负泊松比现象。优化后复合结构的动力学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0.
环月遥感立体影像构建的几种模式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环月遥感立体影像构建可能被采纳的几种模式比较,从理论上分析卫星航高、立体构像基线、影像分辨率、平面测量精度、高程测量精度诸因素间的关系。提醒注意,当保持卫星高度,用指定面阵相机作正直摄影时,提高影像分辨率却不能提高高程量测精度的事实。提出了使用双相机倾斜摄影模式提高高程量测精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