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航空   146篇
航天技术   40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由于最小频移键控信号具有较为理想的功率谱特性,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关注,但在某些场拾它的带外能量泄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在此情况下可以对输入数据符号进行加权处理,从而得到一类MSK信号这类MSK信号仍为等幅波,相位仍保持连续。本文给出了这类信号功率谱的计算公式以及加权函数和功率谱的关系,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对火灾导致电梯疏散失败的故障树的建立与分析,计算了导致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割集与最小径集,以及影响顶事件发生的结构重要度和割集重要度。并由此提出了火灾情况下降低电梯运行风险,提高可靠性的相关措施。为火灾情况下利用电梯进行疏散的可靠性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3.
针对有源干扰背景下信号源和干扰源的个数超过线阵的自由度而产生线阵饱和现象,提出一种将约束最小冗余线阵与干扰对消技术相结合的测向方法。通过将无源状态和有源状态下线阵输出数据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对消运算去除有源干扰和噪声分量,并对约束最小冗余线阵的波达方向(DOA)估计算法进行改进,构造了新的协方差Toeplitz矩阵,有效抑制了由阵列非均匀性导致的伪峰,提高了阵列的DOA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背景下具有抗有源干扰能力,扩展了阵列孔径,并具有较高的测向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4.
研制一套自动化超声检测系统,对1~2 mm壁厚承压管道的均匀性进行检测,获得承压管道全壁厚信息,为航天系统中的承压管道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提供依据。超声检测系统采用六点矩阵控制方法,获取承压管道周向的全壁厚信息。文中研制的系统包括超声硬件系统;机械执行系统,实现超声换能器的夹持与运动;超声软件系统,搭建数据算法,对检测信号进行分析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自动化超声检测系统对承压管道全壁厚信息的检测精度不低于0.02 mm。该超声检测系统对其它无损检测研究和系统开发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5.
针对航线网络中航线选择优化问题,分析了空中交通航线网络结构和空中交通流的特点,给出了空中交通航线网络的数学描述,考虑从求解最小费用流问题的角度寻求最优航线,建立了航线网络中求解最小费用流问题的数学模型。借鉴了连续时间网络最小费用流问题中结点到达费用的概念,并结合简单算例的求解验证了航线网络中用最小费用流方法选择航线的可行性,具有良好的计算性能。  相似文献   
116.
为了解决高温合金钻削温度高、刀具磨损快的问题,采用微量润滑的振动钻削加工方法,从换热机制角度对振动钻削的降温机理进行分析,并进行振动钻削和普通钻削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量润滑普通钻削的最高测量温度达到了110℃且温度随钻削深度、钻孔个数的增加而升高,而振动钻削的测量温度为55℃左右且随削深度、钻孔个数的增加增长缓慢;普通钻削刀具磨损量达到0.5 mm且随钻孔个数的增加磨损加剧,振动钻削刀具磨损量只有0.22 mm且磨损量增加缓慢.  相似文献   
117.
本文在ENVI遥感图像分析软件环境下,利用最小距离法对遥感图像进行了有监督分类。仿真实验通过对遥感图像中地物目标的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进行分析及特征提取,利用判别函数计算到中心的距离,解读遥感图像,并对分类结果进行定量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用最小距离法来分析遥感图像可以获得较高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8.
飞机着陆系统是保障飞机安全进近着陆的关键系统,如何评估着陆系统满足安全性设计要求是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阐述民用飞机安全性评估的基本流程,以微波着陆系统为例,针对给定的微波着陆系统框图,通过故障树分析方法,对完全丧失两侧微波着陆信息的失效状态进行定量评估,重点详述建树过程和建树方法。结果表明:故障树分析对系统架构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二者紧密结合、相互反馈;特别是当失效状态所对应的概率要求无法满足时,借助故障树分析产生的割集报告,能找出系统架构存在的薄弱之处和关键部位,从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完成对系统架构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19.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better exploring the function of green producers in the closed aquatic bi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 the condition of dynamic O2 evolution and performance of cyclic electron flow around photosystem I (CEF-PSI) in long-term ground batch culture of Euglena gracilis were studi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ear electron flow (LEF) and CEF-PSI was revealed, the function of CEF-PSI was investigated. Excellent consistency in O2 evolution pattern was observed in cultures grown in both closed and open containers, O2 evolution was strictly suppressed in phase 1, but the rate of i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phase 2. CEF-PSI was proposed to be active during the whole course of cultivation, even in the declining phase 3, it still operated at the extent of 47–55%.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F and CEF-PSI is not only competition but also reciprocity. CEF-PSI was proposed to contribute to the considerable growth in phase 1; it was also suggested to play an important protective role against photosystem II (PSII) photoinhibition at the greatly enhanced level (approximately 80–95%) on the 2nd day. Our results in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E. gracilis had very particular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strict O2 evolution suppression in the initial culture phase might be a special light acclimation behavior, and CEF-PSI could be an important mechanism involved in this kind of adaptation to the changeable light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20.
基于自由变形技术的分流叶片形状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自由变形技术(FFD)和计算流体力学(CFD)建立了离心压缩机叶片形状优化设计的方法,从而避免了对复杂的实体造型本身进行参数化,提高了优化效率。首先基于自由变形技术建立分流叶片外形的参数化表示,根据优化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构建控制点变化的样本空间,接着通过CFD数值仿真获得各样本的性能参数并建立响应面分析法(RSM)模型,以压缩比与等熵效率最大化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进一步采用最小偏差法转化为单目标优化模型并进行求解,最后分析比较了形状优化对压缩机性能和流道内流体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形状优化后压缩机的压缩比提升0.46%,等熵效率提升0.84%,同时减少了流道内低速区域,降低了流动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