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205篇
  国内免费   278篇
航空   1337篇
航天技术   174篇
综合类   226篇
航天   10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91.
航空发动机加力燃烧室技术及新颖结构方案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传统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都采用V型火焰稳定器组织燃烧,自加力出现到第三代发动机,该方案一直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新一代歼击机性能指标的提高,发动机加力燃烧室需要新的突破才能满足更高推重比的要求。本文介绍了第三代、第四代发动机加力燃烧室的结构方案,并根据新一代加力燃烧室一体化设计思想,介绍了新颖加力燃烧室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992.
根据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微粉砂轮电火花修整对脉冲电源的要求,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电火花修整用脉冲电源,并介绍了该电源的设计、工作原理和特点。  相似文献   
993.
张漫  乔渭阳 《推进技术》2008,29(2):168-173
通过数值计算,详细研究了射流偏转角与主流夹角大于90°的逆主流小孔稳态射流(Reversed in jectionVG Js)对低雷诺数涡轮流动分离的控制。研究结果发现,逆主流射流对主流的扰动引起射流孔后边界层迅速转捩可抑制流动分离现象。射流作为"湍流发生器"从控制机理上有别于90°偏转角VG Js射流状态。高射流湍流度(10%),135°逆主流VG Js在达到与90°偏转角VG Js基本相同的流动分离控制效果时,可降低射流流量67%。  相似文献   
994.
为分析正弦压力发生器工作过程中内部流场的变化情况,以一种具有滤波特性的正弦压力发生器为原型,运用UG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正弦压力发生器内部流道的简化三维模型,通过FLUENT动网格技术和UDF(用户自定义函数)方法对正弦压力发生器内部流场进行动态数值模拟。通过改变仿真分析频率点,分析了主副正弦压力腔内流场的压力以及压力腔出口面流出气体质量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实际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数值仿真的正确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正弦压力发生器的性能预测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和途径。  相似文献   
995.
介绍了扫频绝压校准装置的设计与实现,该校准装置不仅能产生绝压正弦压力信号,还可以产生绝压扫频压力信号,可以在给定频率点对绝压传感器进行幅值灵敏度和相位的测量,也可直接测出绝压传感器在给定频率段的幅频特性曲线和相频特性曲线,校准装置的工作频率范围为(1~5000)Hz,工作压力范围为(1~200)kPa。  相似文献   
996.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共轴刚性双旋翼系统提高直升机最大前飞速度,但旋翼振动载荷明显增大。为研究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系统振动载荷特性,须首先分析共轴刚性双旋翼气动干扰下的非定常气动载荷。基于非定常面元法建立满足桨叶前缘和后缘边界条件的旋翼反流区气动模型以体现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后行边反流区影响,且增加共轴刚性双旋翼桨尖涡-桨叶气动干扰模型以体现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干扰影响,并结合基于黏性涡粒子法的共轴刚性双旋翼尾迹模型,构建高速共轴刚性双旋翼气动干扰下的气动载荷分析方法。通过计算前飞状态下的X2共轴刚性双旋翼特征剖面非定常气动载荷时间历程,并与PRASADUM以及基于NASA OVERFLOW和CREATE AV Helios的CFD/CSD计算结果对比,验证本文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分析方法的有效性。相比于PRASADUM,本文分析更好地体现上、下旋翼在前行边和后行边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变化特性,并与CFD/CSD计算结果更吻合。分析X2上、下旋翼气动干扰对共轴刚性双旋翼桨叶非定常气动载荷的影响,以及单旋翼与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差异。分析表明,低速状态下的共轴刚性双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受双旋翼桨尖涡干扰显著,而高速前飞状态受双旋翼桨叶干扰明显,且表现出桨叶片数整数倍的辐射状干扰特征。  相似文献   
997.
本文描述旋流加力燃烧室火焰前锋位置的计算。编制了一套计算程序,计算了各种旋流角下火焰前锋的位置以及流阻系数,还计算了压力变化对火焰位置的影响。分析结果指出,当旋流角α=45°时,加力室长径比L/D=1.2,比传统的L/D小一倍,流阻系数不比传统的大,压力对火焰前锋位置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8.
本文根据水洞观察的结果,分析了圆柱体尾流中,卡门涡街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流动的不稳定性所产生。根据这一原则,找到了两种控制尾流结构的方法。当雷诺数小于大约200的情况下,在圆柱体“死水区”一侧的边沿,放置一个直径很小的控制圆柱体,可以抑制卡门涡街的产生。另一种方法是在尾流的平均轴线上,放置一个宽度与圆柱体直径相等的平板,同样能够抑制涡街的产生。风洞试验的结果表明,即使在高雷诺数下(亚临界范围内),由于尾流中放置了平板,使得非定常旋涡受到抑制,从而显著地改变了圆柱体上的气动力。  相似文献   
999.
对小型水平轴可变桨距风力机调速特性的大量风洞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理论予以讨论,研究了各有关参数对风轮调速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要使风轮得到理相怕调速效果,必须综合考虑调速机构参数和叶片的设计,只要设计适当,在大于额定风速后,具有螺旋槽变距机构的小型水平轴风力机的速的眯化可以基本保持额定转速不变,得到相当宽的工作风速范围。  相似文献   
1000.
在TVD格式的基础上,以修正限制函数的方法,将通常的TVD格式改造为性能更为优越的ENO格式,并利用这种有限差分格式求解欧拉方程和薄层N-S方程。分别数值模拟了激波管中运动激波与三种楔形物体相互作用流场;给出了激波在不同物体上的反射及波涡干扰过程中非定常流场的变化情况;算出的波系结构与在CARDC小型激波管中做的相关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