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1篇
  免费   370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航空   1893篇
航天技术   114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7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提出了一种针对不同风场条件提高海上风力发电机叶片气动效率的方法.风力发电机叶片是风机效率的核心部件,叶片在不同海上风场条件下功率差别很大,这导致了风机效率的降低.通过引入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基于修正动量叶素理论(BEM),对叶片沿展向的弦长分布和扭转角进行针对特定风场条件的气动优化.以美国再生能源实验室提供的5MW海上风机叶片作为算例,结合我国东海风场条件,叶片优化后平均功率提高了6.7%,取得了理想效果.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法具有较高的气动优化效率.  相似文献   
962.
低压涡轮叶栅流动中转捩模型的校验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天培  柳阳威  陆利蓬 《航空学报》2013,34(7):1548-1562
为评估并提高现有转捩模型的预测精度,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 12.1,选取层流模型、全湍流模型、剪切应力输运(SST)低雷诺数模型、k-kl-ω模型以及γ-Reθ模型对低压涡轮叶栅T106-EIZ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校验了后3种模型对于转捩以及相关参数的模拟能力,并对结果以及模型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校验结果表明所有模型都不能准确地预测分离流转捩以及尾迹诱导转捩.选取预测效果较好的γ-Reθ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通过修改间歇因子输运方程中的参数Ca1和Ca2的方法来修正该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提高模拟精度.  相似文献   
963.
为了研究不同涡轮燃烧形式对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性能影响,在传统发动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加入各型涡轮燃烧结构的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比较了在不同工作过程参数下,4种带涡轮燃烧结构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的性能(单位推力和单位燃油消耗率)随风扇增压比、高压压气机增压比、高压涡轮进口总温和涵道比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涡轮级间燃烧室(ITB)与涡轮叶间燃烧室(TIB)各有特点,但都能够明显提高传统分别排气涡扇发动机的性能,其中高压涡轮叶间燃烧室(HTIB)效果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964.
GE90-115B发动机结构设计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GE90-115B发动机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发动机,由GE90-94B发动机衍生发展而来.与传统的衍生发展不同,GE90-115B发动机的高压压气机减少1级,风扇转子支承作了重大改变,将1号滚珠轴承改为直径特大的滚棒轴承,滚珠轴承则置于风扇轴后端处.对风扇转子支承方式的变化作了深入分析,同时对风扇、高压压气机、低压涡轮、轴承等的结构设计改进进行了分析,可供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65.
分析了飞机座舱空气调节分系统功能和性能测试需求,设计出由单片机、带RS485总线的工控仪表和程控电阻模块等构成的测试仪,实现对被测对象电源、增/减压电阻和阀门动作时间等重要指标的检测。实际应用表明,测试仪测试指标精确、操作使用简便、性能稳定可靠,能够很好满足空气调节分系统的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966.
微型离心叶轮流动损失分析与削弱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杰  钟榈  黄国平 《推进技术》2013,34(7):904-910
为了研究削弱微型离心叶轮内损失、提高其性能的方法,采用S-A湍流模型对微型涡喷发动机离心叶轮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分析表明流场中存在的三个主要涡流区是显著的损失源,它们的形成机理与通道内展向静压分布不均匀性造成的压力梯度有关.因此,从改善展向压力分布的角度对叶轮进行了改进设计以削弱流动损失.结果表明通过改进叶轮轴向长度、分流叶片前缘的位置和形式以及主叶片的叶片角分布可改善子午流道、分流叶片吸力面和通道内S2流面等处的展向静压分布,使之变化减缓、梯度降低,从而削弱了涡流的损失,使堵塞流量增加了约15%,叶轮峰值效率提高约7%,压比提高约6%.  相似文献   
967.
杨彤  王松涛  姜斌 《推进技术》2013,34(6):760-767
为了研究弯曲叶片对涡轮叶片非定常气动力的控制作用,采用非定常数值模拟方法对高压涡轮两级的内部流场进行了计算,研究了第一级静叶采用正弯叶片时,汽轮机涡轮叶片非定常气动力和非定常压力场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弯曲静叶的设计方法,通过改变静叶出口处径向压力梯度和涡量分布,能够有效抑制动静叶片表面气动力的非定常脉动作用.但弯叶片给非定常压力场带来的改善是局部的,其对叶片中间截面改善最为显著.从整体上来看,正弯曲的静叶设计对于减小非定常流场中的压力脉动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68.
对带有周向前弯和周向后弯叶片的低压轴流风机,采用双丝热线技术实验研究了周向弯曲叶片出口三维流动随流量降低变化规律。基于测量结果,详细阐述了周向弯曲叶片流道内三维流动结构的演化发展过程,分析非设计工况下叶片弯掠对流动的影响规律,结合径向平衡方程讨论了周向弯曲叶片对变工况边界层迁移的控制。结果表明:小流量工况下,周向弯曲叶片显著改变了流道内流动结构,且明显改善上下端壁区域的流通性,对于扩大稳定工作范围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旋转离心力的增大,Fr对于径向压力梯度影响也发生变化,从而改变边界层的迁移方向和速度。  相似文献   
969.
小直径杆式应变天平轴向力元件设计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直径风洞中由于模型尺寸的限制,飞行器的全弹(箭)测力试验必须使用内置小直径杆式天平,其直径往往小于20mm。横向布置的轴向力元件显著降低了天平的局部刚度,致使轴向力元件的尺寸、相对位置和结构形式共同决定了干扰输出特性。在给出了FD-07风洞使用的两支Φ20mm杆式应变天平静校结果中的轴向力分量干扰输出情况后,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了造成两支天平轴向力单元干扰输出差别悬殊的原因,指出了真实边界条件对轴向力测量元件设计的显著影响。针对小直径杆式天平提出了降低轴向力单元干扰输出的既简单又有效的两种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70.
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脉冲爆震燃烧室与涡轮及压气机三者相互匹配的详细机理,建立了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系统,其主要由脉冲爆震燃烧室、涡轮增压器、润滑系统、发动机测控系统等组成。在该试验系统上开展了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原理性试验研究。首次实现了由脉冲爆震燃烧室驱动涡轮,涡轮带动压气机,压气机压缩空气供给爆震室的全闭环自吸气工作模式。试验结果表明:脉冲爆震涡轮发动机能在自吸气模式下持久、稳定地工作,爆震室与涡轮及压气机三者匹配良好,验证了用脉冲爆震燃烧室替代传统等压燃烧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