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篇
  免费   368篇
  国内免费   229篇
航空   1893篇
航天技术   115篇
综合类   165篇
航天   7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75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分析了某型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表面腐蚀的原因,对叶片腐蚀进行了模拟试验,并提出了预防叶片表面腐蚀的措施.  相似文献   
922.
通用的经济可承受的先进涡轮发动机(VAATE)研究计划是综合高性能涡轮发动机技术(IHPTET)研究计划的后续国家级技术研究计划,是为了满足美国未来武器系统的更高要求而实施的。对这2个计划的研究内容、应用范围和管理方法进行了分析与归纳。结果表明:相对IHPTET研究计划,VAATE研究计划更追求经济可承受性的提高、研究和应用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及自上而下(航空器→领域→部件)的方法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923.
提出了一种逆向涡流发生器控制叶尖泄漏流的新技术,利用压力面和叶顶面的压力差将气流从压力面引入,在叶顶面逆着叶尖泄漏流方向高速射出从而控制和减小叶尖泄漏流。对某典型毫米尺度涡轮叶栅进行了有/无逆向涡流发生器流场的数值研究,分析了逆向涡流发生器对流场及叶栅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典型进口条件下,逆向涡流发生器使得叶尖间隙泄漏流量降低了2.8%,周向载荷升高了7.7%;与无逆向涡流器情形相比,有逆向涡流器时涡轮效率提高了约1.2%。  相似文献   
924.
为提升高负荷多级轴流压气机静叶调节机构的运动精度,针对5级联调构型,梳理了37个对调节精度可能存在影响的 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灵敏度分析的参数降维预处理优化方法。通过局部灵敏度分析认识各参数对调节精度的影响规律,甄 选重要参数,依靠自主优化程序与多体运动学软件联合的技术途径并采用SQP算法对机构进行优化:仅采用相对灵敏度影响最大 的9个参数进行优化时,调节精度达到0.4020°;采用剔除13个绝对灵敏度最小参数后的参数进行优化时,调节精度优化达到 0.2000°;而采用全部37个参数进行优化后,调节精度依然为0.2000°。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降维预处理优化方法能够在保证运动 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小计算规模,联合优化的方式较传统虚拟样机优化具有更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925.
本文通过对涡轮冷却器和飞机地面环控系统工作原理的分析,提出了将三轮涡轮冷却器用于飞机地面环控系统的设计方案。并给出了系统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926.
基于双循环的涡轮叶冠多学科设计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经典的多学科设计可行方法(MDF)的低效率问题,开展了利用可变复杂度建模方法改进MDF策略的研究.以涡轮叶冠为对象,综合考虑优化精度和优化效率,利用响应面方法近似高精度分析,简化计算难度,提高优化效率;合理引入可变复杂度建模方法,通过双循环结构优化策略周期性地调用高精度分析更新响应面方程来保证优化精度.基于双循环的涡轮叶冠多学科优化设计(MDO)表明,优化设计目标降低了1.4%,明显好于经典MDF策略(0.97%),整个优化策略共耗时2h39min,仅是经典MDF的优化时间的1/3.  相似文献   
927.
针对燃气轮机气路性能的监测诊断需求,基于气路小偏差分析得到的影响系数矩阵,首先从测量参数选择的相关性要求出发,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得到了要求数目的目标聚类;进一步从参数选择的敏感性等要求出发,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从多元素聚类中筛选出了各自的代表测量参数,从而实现了燃气轮机气路测量参数的模糊智能选择.实例表明: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可直接实现测量参数的相关性选择,并可以方便可靠地根据目标要求选择合理的测量参数组合,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测量参数的敏感性选择更为有效可靠.  相似文献   
928.
针对两轮升压式涡轮冷却器的特点制订了涡轮和压气机的特性试验方案,分别按照折合参数整理了涡轮和压气机的特性试验数据,利用曲面拟合分别得到了涡轮和压气机的特性曲面方程。将10个校核点的试验数据与曲面方程得到的数据对比,误差在5%以内,证明试验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合理可行,对类似产品的特性试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29.
分析了主动间隙控制活门漏油、高压涡轮叶片榫头裂纹、高压涡轮叶片腐蚀和高压涡轮冷却部件堵塞等四个典型故障的解决方法,总结出高压涡轮主动间隙控制系统、高压涡轮叶片、高压涡轮导向器及高压涡轮罩环的设计改进措施,为我国设计出维修性好和性能高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高压涡轮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30.
为了尽可能减少燃油消耗,并进一步降低使用成本和环境影响,航空发动机需要保持较高的整机效率。由于涡轮间隙严重影响涡轮效率,为消除其不利影响,分析了叶尖间隙形成和变化的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重点综述了3种不同的主动间隙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及其技术特点,总结了主动间隙控制在提高整机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减少排放、降低维护费用等方面的巨大收益,并对主动间隙控制技术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认为国内需要认识到主动间隙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并大力开展其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