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80篇 |
免费 | 113篇 |
国内免费 | 13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08篇 |
航天技术 | 331篇 |
综合类 | 68篇 |
航天 | 12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23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62篇 |
2017年 | 46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39篇 |
2013年 | 35篇 |
2012年 | 44篇 |
2011年 | 44篇 |
2010年 | 38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5篇 |
2007年 | 41篇 |
2006年 | 53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16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6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891.
三维变轨制导律的设计是超音速反舰导弹提高突防能力的有效方法。为了深入研究超音速反舰导弹变轨突防的三维制导规律,针对反舰导弹、拦截弹和目标舰艇之间相对运动的特点,分别建立了三维空间中反舰导弹与拦截弹和反舰导弹与目标舰艇的相对运动矢量方程及其视线速率方程,为超音速反舰导弹变轨突防的三维制导规律研究与仿真提供了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892.
893.
894.
895.
以放电室阳极振荡电压和放电损耗的最小化为目标,结合正交试验方法,获得了性能提升后可实现长期稳定工作的LIPS-200离子推力器最佳磁路结构与磁场构型。基于此,运用等效磁路方法,采用有限元离散形式,建立了LIPS-200离子推力器放电室磁场模型,研究了特定空间排布下电磁体的永磁体替代方案。利用放电室磁感应强度测试和整机工作性能对比验证了永磁体替代方案的等效性及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结果表明:两种磁场状态下的推力器放电室特征位置磁感应强度相对误差低于5%,且推力器工作敏感参数变化情况符合预期,满足磁路等效目标,达到磁路结构再优化,工作性能再提升的整体目标。 相似文献
896.
微米铁粉填充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压阻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磁场辅助硫化工艺,制备了含有排列的微米铁粉的硅橡胶复合材料,测量了体系的压阻特性.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显示丰富的压阻特性,初始电阻大于1010Ω的体系显示负压阻特性,而小于1010Ω的体系显示正压阻特性;填充了10%,20%,50%(质量分数)铁粉的硅橡胶在加载压力0.2MPa前后出现正压阻渗流转变,电阻变化达10... 相似文献
897.
898.
针对燃油喷嘴大修再制造中积碳难去除的问题。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喷嘴表面积碳的微观形貌和成分组成,为磁力研磨技术去除积碳方法的确定和工艺研究奠定基础。从旋转磁场的产生原理、磁针在磁场中受力和磁针在磁场中运动三方面综合分析了磁力研磨法的材料去除机理。采用电磁研磨装置对喷嘴进行积碳去除试验,运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旋转磁场转速、磁针的型号尺寸和研磨时间的交互作用对材料去除量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确定试验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优的工艺参数为:磁针型号尺寸Ø0.8 mm×5 mm,旋转磁场转速1 000 r/min,研磨时间40 min。通过微观形貌的观测以及表面应力检测分析,综合评价研磨后的喷嘴表面质量。结果表明,研磨后的喷嘴表面积碳基本去除,表面光滑,残余应力明显下降,金相组织完好。经过专业测试,研磨后的残余积碳小于技术要求规定值。采用磁力研磨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燃油喷嘴表面积碳,去除效率高,技术环保,满足绿色再制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899.
为了改善磁悬浮反作用飞轮制动过程的动态性能和转速过零特性,提高飞轮的输出力矩精度,提出一种磁悬浮反作用飞轮速率模式非线性协同控制方法。首先建立包含电机和功率变换器的飞轮系统状态空间平均模型,然后基于飞轮系统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设计了加速和制动运行的协同控制律,并对控制律中的不确定扰动力矩项进行符号化处理,以提高控制系统抑制力矩扰动的动态响应速度。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改善了转速过零特性,增强了飞轮对随机力矩扰动的鲁棒性,提高了制动控制的准确性,飞轮输出力矩精度达到6.2×10-4N·m。 相似文献
900.
Preliminary Study on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Induced by Plasma During Hypervelocity Impac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experimental system has been built to produce and measure the magnetic field in the backward ejected matter during hypervelocity impact. The designs of measurement system and coil, the choice of associated equipment, and the system calibration are also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measurement of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for different given coil positions and azimuth angles are performed with two-stage light-gas gun. On condition that impact velocities are approximately equal and incidence angles are 45°, 60° and 90° respectiv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verag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and impact angle at different time spans is obtain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magnetic induction intensity with incidence angle of 90° is larger than those with incidence angles of 45°and 60°.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