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282篇
航天技术   39篇
综合类   32篇
航天   7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1.
由于连接技术是复合材料连接结构设计中的关键环节,所以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干涉配合对复合材料单钉双剪连接件挤压强度的影响作用,并建立了能预测复合材料连接件挤压强度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钉孔接触、渐进损伤以及大变形理论,并采用了Hashin失效判据以及Tan材料性能退化准则,研究了不同干涉量(0%,0.5%,3%)配合方式对连接强度和刚度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适量的干涉能提高连接挤压强度,而3%的过量干涉配合降低了连接挤压强度,却有较高的挤压弦向刚度,与试验结果相比,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42.
基于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方法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动损伤被称为“工业癌症”,为了更加准确预测微动疲劳寿命,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轴非线性连续介质损伤力学(NLCD)模型的微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在Chaboche NLCD模型基础上,引入临界等效塑性应变幅对其进行改进,得到了适用于微动疲劳的NLCD改进模型,对桥式光滑试件和燕尾榫结构模拟件分别进行了微动疲劳寿命预测,与文献试验结果误差分散带在2倍因子之内,且预测裂纹萌生位置与试验吻合良好,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3.
邹田春  李龙辉  刘志浩  符记  巨乐章 《航空学报》2021,42(6):224921-224921
首先,采用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与Al制备不同搭接长度双搭接胶接试验件,利用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试验,获得载荷-位移曲线和胶接接头失效形貌。然后,依据试验数据,基于连续损伤力学模型和3D Hashin失效判据模拟CFRP层合板损伤与演化,使用内聚力模型模拟胶层和基体损伤,获得CFRP层间应力分布与截面应力分布曲线。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搭接长度下双搭接接头载荷-位移曲线与接头破坏模式,研究CFRP内部铺层应力分布对失效形貌影响,探究不同搭接长度下双搭接接头破坏机制。结果表明:搭接长度由20 mm增加至40 mm时,胶接接头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搭接长度大于40 mm后,搭接长度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逐渐减弱。拉伸载荷导致90°纤维附近基体的1和2方向应力较大,产生应力集中,接头发生剪切与剥离破坏。双搭接接头失效过程为一侧发生剪切与剥离破坏,接头转变为单搭接结构,之后瞬间发生失稳,较大的剥离力使接头另一侧发生破坏。  相似文献   
244.
复合材料结构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为了研究复合材料在不同湿热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分别对低温干态(CTD)、室温干态(RTD)和高温湿态(ETW)三种环境下的某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层压板进行拉脱试验,并对RTD 试验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试验获得两类典型铺层的拉脱强度与破坏模式,并利用有限元仿真预测失效载荷。结果表明:某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CTD 环境下复合材料的拉脱强度较RTD 环境下的拉脱强度提升8.1%~9.0%,ETW 环境下某型聚酰亚胺复合材料的拉脱强度与RTD 环境下的拉脱强度相当;(30/60/10)铺层的拉脱强度略高于(50/40/10)铺层。  相似文献   
245.
干涉量对复合材料层合板疲劳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干涉配合连接和间隙配合连接的复合材料板疲劳寿命的差异.验证了采用干涉配合连接的复合材料板的疲劳寿命远高于采用间隙配合连接的复合材料板的疲劳寿命,得出了不同的干涉量对复合材料板疲劳寿命的影响等,并得出其最佳干涉量为0.82%~0.98%.  相似文献   
246.
为获取元器件焊点的热疲劳状态信息,采用了焊点剪切力测试方法和非线性最小二乘数据拟合法。以1210片式电阻器件无铅焊点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剪切力-热疲劳状态试验研究工作。依据0、300、600、900、1200、1 500个周期温度冲击下的焊点剪切力试验数据,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的Gauss-Newton法,并利用Matlab编程的手段获取了剪切力数据的拟合曲线。以"剪切力值下降30%"的失效标准划定失效界线,利用拟合曲线推算出焊点失效时的循环周期数为1 439.04。试验证明焊点剪切力能够反映出焊点的热疲劳状态,该方法可用于焊点的疲劳状态监测、估计,满足对于焊点疲劳状态的监测需要,同样适用于其他类型焊点的疲劳状态估计。  相似文献   
247.
复合材料承力接头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应用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复合材料承力接头设计的相关理论及应用状况,包括设计基础、结构形式、强度分析、相关试验等。并针对翼面结构复合材料主承力接头存在的问题和研制方向表明了看法。  相似文献   
248.
简要介绍异面构型太阳能电池阵的构型及其展开过程.由于动力学耦合作用的存在,异面构型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运动会对飞行器的姿态产生影响,根据对系统角动量守恒方程的分析,采用余弦函数参数化关节角的运动轨迹,以太阳能电池阵运动前后航天器的姿态变化量为优化目标,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参数的寻优,最终得到一条对航天器姿态影响相对较小的太阳能电池阵的展开运动轨迹.给出一种异面构型太阳能电池阵机构,通过对其展开过程进行仿真分析,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49.
《中国航空学报》2021,34(2):154-164
Adhesive Single Lap Joints have been subjected to tensile and bending investigations by many researchers. However, the joint is also likely to experience buckling loading in some aerospace applications.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joint behaviour under quasi-static buckling conditions. For this purpose, the joints with three different adherend thicknesses and 25 mm overlap length were tested using two different types of adherends and an adhesive film. They were modelled using a non-linear Finite Element Method via the ABAQUS Explicit package programme. Load to failur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s in the joints were predic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hich were found in a good agreement. The adhesive layer in the joint was assumed to experience shear stresses under the buckling mode, similar to that in tensile loading, yet, the stress concentrations at the ends of the overlap, the main cause of the failure, resulted in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joint performance; for the buckling mode the critical stresses were in compression but for the tensile case in peeling. Unlike the latter, the former was found to prevent failure of the layer depending on the adherend thickness, causing different failure mechanisms. There were two different failure modes of the joints; a complete failure in the adhesive layer and large plastic deformation of adherends which could be a good source for crashworthiness situations.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adherends were found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on the joint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250.
对不同温度下单搭接接头进行拉伸试验,对比不同温度对接头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越
高,接头强度越低,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胶层的破坏模式也发生变化。通过有限元数值仿真,模拟不同温度
下胶层表面上等效应力的分布情况,得出温度越高,胶层热应力越大,接头强度越低等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