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67篇
航空   391篇
航天技术   50篇
综合类   43篇
航天   3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61.
主要介绍了准同步窗方法及其在失真度测量中的应用情况。该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基于DFT失真度测量方法中非整周期采样引起的频谱泄漏对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失真度测量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62.
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是现代航空发动机稳定性评定试验中的一项关键设备。本文概括介绍了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的设计与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设计是成功的,研制出的可移动插板式压力畸变发生器能够满足发动机稳定性试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463.
一种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地面流态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基于 MUSCL插值的 Roe格式三维 N-S方程数值求解程序对地面状态下双斜切双压缩面进气道内外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得到了其流动图谱,分析了其流场特征。计算中考虑了机身和边条翼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 :1在进气道进口段外壁和下壁内交角处出现了较大的贴角分离包,分离导致了进气道出口较大总压畸变的产生。 2进气道横截面二次流动在进口段表现为一反向旋转的对涡,对涡中顺时针的旋涡较强,控制了进气道的外上角,逆时针的较弱,控制了进气道的内下角;在出口截面表现为较强的顺时针旋向的整体旋流。 3由于顺时针旋流的影响,进气道横截面上的总压高压区位置由进口段的内上角顺时针旋转到了出口截面的外上部,而由分离引起的总压低压区则由进口段的外下角顺时针旋转到了出口的内下部。将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所采用的数值模拟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64.
畸变对航空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地总结和对比了畸变对航空发动机稳定性影响的研究方法。以某型涡扇发动机稳定性数值计算为例,具体分析了进口动态压力畸变对发动机稳定性的影响,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和理论分析基本一致。论证了数值计算作为一种指导和验证手段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65.
高位垂直进气径向出流旋转盘腔换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实验的方法对高位垂直进气转静系旋转盘附近冷气换热特性的基础数据进行补充和拓展研究,建立了高速旋转换热实验台,并运用遥测技术采集温度信号,得到了转盘表面温度、局部努赛尔特数的分布及平均努赛尔特数,主要结论为:(1)转盘表面温度呈外高内低分布.(2)转盘表面的局部努赛尔特数在r<0.4b的区域基本不变,r>0.4b的区域里,局部努赛尔特数随半径的增加而迅速增大.(3)其它条件不变时,随流量系数的提高,平均努赛尔特数大幅度上升.  相似文献   
466.
某型发动机进气总压畸变试验稳态流场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气总压畸变是影响发动机稳定性的上,对获得的大量流场数据进行了处理与分析,得出了畸变指数、总压周向不均匀度分量指数、低压区角度等多项技术参数,并且绘制出了周向压力分布图和流场畸变图谱.将这些技术参数和图谱与模拟板的目标图谱数据、风洞吹风试验数据及高空台试验推算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对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发动机进口的流场品质.  相似文献   
467.
连续旋转爆轰燃烧室的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二维可压缩欧拉方程数值研究了当量氢气/空气在连续旋转爆轰燃烧室(CRDC)中的流场情况,主要考查了不同CRDC周向尺寸下燃料入流总压对增压比、燃烧效率、容积热负荷及其NOx排放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RDC周向尺寸为150mm时,随着燃料入流总压的提高,增压比基本保持不变,燃烧效率和容积热负荷均呈线性增长;当CRDC周向尺寸为250mm时,随燃料入流总压的提高,爆轰波头数加倍,容积热负荷仍呈线性增长,但是增压比及燃烧效率均出现转折性下降.与传统的等压燃烧室相比,CRDC具有更高的性能.当计算域为250mm×40mm时,增压比高达2.706,大大提高了燃气的做功能力;容积热负荷达到2.18×1010W/m3;而NOx排放质量浓度为0.692mg/m3,保证了低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468.
大量附面层吸入S弯进气道内吹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雷  陈浮  宋彦萍  陈焕龙 《航空动力学报》2015,30(10):2498-2507
为了提高某大量附面层吸入的半埋入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吹气控制研究并详细分析了吹气控制机理及吹气位置、吹气量、吹气角度变化对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吹气位置变化显著影响控制效果,最佳吹气位置位于气流分离点稍前的第1弯附近,该位置吹气比为1.75%、吹气角度为20°吹气时总压恢复系数相对原型提高约0.56%,出口周向总压畸变系数和旋流畸变系数分别下降约43.14%和83.60%;吹气角度并非越大越好,吹气时需尽量满足吹气角度较小,保证吹出的气流始终位于附面层内,避免与主流掺混而造成损失;总压恢复、出口周向总压畸变以及旋流畸变三者随吹气量变化的趋势不同,吹气量越大进气道总压恢复及总压畸变改善越明显,而旋流畸变随吹气量的增加先快速下降,随后变缓,最终甚至出现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69.
针对单层弹性薄板、层合板、涂层板及夹层板等常用板类结构的动力学相似试验模型设计,在归纳总结其基本假设及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方程分析法,结合结构敏感性分析建立了4种结构悬臂板的畸变动力学相似关系,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1种畸变模型的区间确定方法,基于模型与原型在第1阶固有相似(即固有频率成比例映射关系、且振型保持一致)时畸变模型的尺寸适用区间的确定方法,利用多项式拟合方法,得到单层弹性薄板模型和原型在不同阶次下的相似畸变模型几何结构适用区间的边界值方程。为薄板类结构试验模型的动力学相似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0.
进口流场畸变对回流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研究回流燃烧室进口气流流场畸变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根据压气机出口速度分布对径向和周向畸变速度分布模拟器分别进行了设计,利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了速度分布畸变符合设计要求,并且在三头部矩形回流模型燃烧室上进行出口温度分布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进口气流径向畸变和周向畸变都会使出口温度分布不均匀,出口温度分布系数(OTDF)显著提高,且周向畸变时的影响更明显.从温度分布云图及平均径向温度分布系数(RTDF)曲线图可以看出,径向畸变和周向畸变均会使燃烧室出口截面上部产生锯齿状的温度波动并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趋势,更加不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