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2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52篇
航空   229篇
航天技术   62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9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王时野  姚丽  张均东 《推进技术》2020,41(11):2558-2565
通过向生物柴油替代燃料癸酸甲酯(MD)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正丁醇(NBA),达到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的目的。针对二冲程低速船用柴油机,建立了癸酸甲酯和正丁醇的混合燃料燃烧反应机理,并将Zeldovich氮氧化物反应机理作为子机理添加到燃烧反应机理中。构建出一个包含癸酸甲酯,正丁醇和详细的氮氧化物反应的完整燃烧反应机理。在燃料总摩尔分数一定的条件下,固定发动机转速与空气过量系数,将癸酸甲酯与正丁醇按不同比例进行混合,研究癸酸甲酯与正丁醇混合燃料在二冲程低速船用柴油机充量均质压燃(HCCI)模式下的燃烧与氮氧化物排放特性。结果显示,癸酸甲酯与正丁醇混合燃料HCCI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随正丁醇掺混比例的增加而减少。研究表明,在燃料总摩尔分数保持不变时,随着正丁醇混合比例的增加,燃料总热值减少,排气温度和缸内最高燃烧温度降低,对氮氧化物的生成有抑制作用,氮氧化物反应速率降低,排放量下降。同时,由于正丁醇掺混比例的增加导致混合燃料的C/H比下降,可以有效地降低燃烧过程中CO2的排放。在保证发动机燃烧效率的条件下,癸酸甲酯和正丁醇的混合比例为1:1时,混合燃料在二冲程低速船用柴油机中HCCI燃烧的NO与NO2排放量最低。  相似文献   
212.
聂宏  乔新 《航空学报》1992,13(8):423-426
从理论上探讨缓冲器压缩比的选择范围。提出当缓冲器压缩比(静态对全伸展之比q_(so)、全压缩对静态之比q_(ms))的取值范围为2.5~4.5时,既可以较大限度地减少缓冲器体积,又可以把起落架的动载荷限制在较低的范围内,并为以往经验地选取压缩比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13.
拉压不同模量有限元法的收敛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力学研究中的不同模量有限元法的收敛性问题,从理论上论述了不同模量问题的剪切弹性模量对数值计算收敛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不仅同主应力符号而且同主应力大小有关的剪切弹性模量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速收敛因子η,运用η参与运算,使各种不同模量问题有限元计算的收敛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214.
摘要:利用配备自动组装系统和高温加热系统的φ5mm直径的Hopkinson压杆,对温度在20℃~400℃、应变率在5×103s-1~1.4×104s-1范围内LY12铝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采用波形整形技术,有效地消除了入射波的高频振荡,提高了测试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当实验温度低于200℃时,温度的影响较小,而高于200℃时,材料的温度软化效应将十分明显,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流动应力逐步降低;LY12铝的性质接近于线性硬化材料,随温度的升高,其硬化模量逐步降低;在5×103 s-1~1.4×104 s-1应变率范围内,LY12铝的动态压缩性能的应变率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15.
攻角动态变化的侧压式进气道风洞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郭斌  张堃元 《航空动力学报》2009,24(7):1601-1605
在Ma=3.85的风洞中,对一个设计Ma=6起动Ma=2.5的侧压式进气道完成了攻角从0°→8°→0°的连续吹风实验.实验结果表明:0°攻角时进气道顺利起动,当攻角增大到5.7°时,进气道出现不起动;之后在8°到0°的变化过程中,在5.4°时又恢复了起动.另外,随着攻角的增加,流量系数在起动状态下缓慢减小,在不起动状态下急剧减小.实验中还进行了攻角0°→4°→0°的动态连续吹风实验,进气道全程都处于起动状态.   相似文献   
216.
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压缩通道/隔离段曲面构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内压缩通道及隔离段设计,提出了进气道下壁弧形曲面构型方案。在一系列不同收缩比、不同波系配置的平面构型进气道基础上,通过基于N-S方程的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半径的弧形过渡曲面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发现采用弧形曲面过渡可以削弱平面构型方案对气流不必要的膨胀,减小隔离段进口处上侧壁面高压,改善隔离段进口气流均匀性。新构型有助于降低起动马赫数,且弧形过渡半径越大,收缩比越大,降低的程度越明显;还可以大大提高进气道的总压恢复,无须最后一道内压激波打在下壁面肩点上即可获得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217.
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压缩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保真高速数据压缩算法的卫星应用,采用客观参数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卫星遥感图像数据压缩质量评价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通过四次试验实践表明,主观评价具有相当的客观性,是目前遥感图像数据压缩质量评价中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科学合理地设计主观评价至关重要;客观参数评价是有益的参考方法,在改善某一压缩方法时,峰值信噪比(PSNR)是个较好的衡量标准;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有较好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PSNR、相似度(XSD)和全图局域最大误差(LME)等客观评价参数上。  相似文献   
218.
高光谱图像压缩感知投影与复合正则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燕  贾应彪  曹宇明  袁晓玲 《航空学报》2012,33(8):1466-1473
压缩感知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数据获取和压缩思路,能有效地把计算负担从编码端转移到解码端。高光谱数据具备数据稀疏性、空间相关性和谱间相关性,结合这3类先验知识,提出了一种基于复合正则化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感知投影与重构方法。该方法的编码端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投影操作;在重构算法实现中,基于变量分裂的思想,把具备多个正则项的优化问题转化成多个简单的优化问题,并用迭代方式求解。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高光谱图像重构上能获得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更好的重构效果。该方法具备极低的编码复杂度,适用于资源受限的机载和星载高光谱成像平台。  相似文献   
219.
提出了适用于高超声速风洞开展压敏漆(PSP)试验研究的关键技术及解决办法。采用自主设计的PSP校准系统及测试系统,考核了代号为EC-PSP的压力敏感涂料在高超声速条件下的适用性、图像处理软件功能以及高温条件影响下数据处理方法的可行性。以压缩拐角模型为例开展了马赫数为5的高超声速PSP技术验证性风洞试验研究,辅以红外测温方法获得模型表面连续温度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高超声速风洞开展的PSP试验技术研究清晰地捕获了基于压力变化的压缩拐角模型表面流动特征,实现了连续压力分布的测量。  相似文献   
220.
复合材料加筋壁板结构件VARI液体成型工艺计算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注模模拟软件PAM-RTM可以预测复合材料液体成型工艺中树脂的流动时间和模拟树脂的流动形式.渗透率是成型工艺模拟中重要的参数,面内和面外渗透率通常采用复杂且昂贵的封闭模具来测试,本工作自建了一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模具,使用真空辅助树脂灌注(VARI)工艺可获得准确的面内和面外渗透率参数.采用一种简单的等效建模方法,通过分层建模方法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将渗透率参数输入模拟注模软件PAM-RTM中,将使用等效建模方法所得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液体成型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模拟树脂充模时间为254 s,比实验工艺树脂充模时间(301 s)短.在使用等效建模方法的流道布局基础上,制备了加筋壁板结构件,对所选方案进行了工艺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