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2篇
  免费   225篇
  国内免费   345篇
航空   1072篇
航天技术   132篇
综合类   176篇
航天   23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41.
侧向喷流试验中干扰力和喷流力同时模拟的相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阐述了在侧向喷流的直接模拟和间接模拟中开喷流形状模拟的必要性,认为喷流形状的是正确模拟干扰力的保证,分析了在直接模拟中同时模拟喷流形状(也即干扰力)和喷流力的相容情况,并给出了相应的相容条件,只要满足相容条件,在侧向喷流的直接模拟中原则上可实现喷流形状和喷流力的同时模拟。  相似文献   
842.
为了研究总压探针测量方法在欠膨胀超声速射流中的可行性,论文采用非结构网格有限体积法对含探针和不含探针的射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对两个计算结果的比较,给出这种测量方法的参考性评价。为了证明数值方法及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给出了口径6mm的喷嘴、粗1.3mm总压探针在压比4的流动条件下纹影流场显示和总压探针测量等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43.
应用PIV技术对气固两相流粒子浓度场的瞬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固两相射流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如何测量瞬态的粒子浓度和粒子速度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笔者采用PIV技术,能瞬时测量气固两相射流轴对称平面上粒子浓度分布、粒子运动速度。  相似文献   
844.
在长时间飞行的航天器的设计中,必须考虑其表面和暴露的子系统被陨石雨和沿轨道运动碎片的高速撞击。闪光 X 射线技术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基本工具之一。在美国销售的闪光 X 射线设备中有近30%是用于空间科学的研究。文章介绍了闪光 X 射线系统的性能及其在空间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45.
周边式对接机构的航天器首次接触撞击点的确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周边式对接机构的航天器进行了研究,在对接捕获过程中首次接触撞击点的确定问题,文中建立了三类可能接触区域的空间解析描述关系式,根据空间“点”投影的不变性原理,给出了确定可能接触点的数学方程,使原问题由三维空间问题化为二维平面问题,其难度和复杂性都大大简化。最后,文中还给出了多组算例。  相似文献   
846.
针对先进航天器高温热密封设计领域缺乏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性能评价准则的现状,基于飞行器热密封设计基本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及设计流程优化,设计并开展了高温热失重试验、高温压缩/回弹试验、高温摩擦/磨损试验、冲击和反复加载试验以及高温缝隙泄漏试验,获得了典型密封结构与密封材料的基本性能参数,并提出系统的高温热密封性能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电弧射流平台,对典型连接位置以及某折叠翼热密封设计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与性能评价,相关成果可为航天器高温热密封设计及性能评价提供理论基础与试验数据 支撑 。  相似文献   
847.
“嫦娥三号”着陆缓冲机构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嫦娥三号”着陆器于2013年12月14日通过着陆缓冲机构在月面稳定着陆,表明中国已经突破并掌握了地外天体表面着陆缓冲技术,包括适合地外星体表面环境的缓冲方法、着陆缓冲机构设计方法和地面试验验证方法等。文章介绍了着陆缓冲方法的基本要求,对铝蜂窝缓冲特点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着陆缓冲机构关键几何参数确定及缓冲能力设计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着陆缓冲机构地面试验的主要验证项目和验证方案。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可以应用到未来火星等目标星体的着陆缓冲,而且在民用技术如桥梁的撞击防护、电梯抗坠毁及爆炸防护等领域中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了解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后续深空软着陆探测及相关民用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48.
新型同心筒自力发射热环境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新型路基同心筒自力发射热环境评估与优化设计问题,依托弹性变形和域动分层结合的动网格技术,求解了二维轴对称N-S方程,分析了"中段导流"同心筒动态热环境特性,确定了热环境评价指标;通过建立以优化拉丁超立方实验设计和四阶响应面为理论基础的近似数学模型,解决了CFD自动建模困难、直接寻优计算量大的难点;利用多岛遗传和梯度优化算法搭建组合优化策略平台,克服了流场在不同热结构条件下的强非线性问题,并构建了支持近似数学模型的热环境优化构架。对比数值结果表明,倒吸进入内筒的低温气体有力改善了同心筒热环境;建立的近似数学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工程需求;优化后,热环境特性发生良性变化,导弹总体热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849.
CAST激光驱动微小飞片及其超高速撞击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激光驱动飞片技术(LDFT)在模拟微米级空间碎片对航天器的超高速撞击效应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全面介绍了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在激光驱动飞片技术与微米级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效应地面模拟研究中取得的若干进展,包括激光驱动飞片的理论计算、超高速飞片的稳定发射技术、超高速飞片速度瞬态测量技术、航天器外露表面的超高速撞击特性、超高速撞击累积损伤评价方法,以及微米级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防护技术探索等研究。同时,展望了激光驱动飞片技术以及微米级空间碎片累积撞击实验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50.
环氧树脂/氰酸酯共混树脂已用作液氧贮箱复合材料的基体树脂。本文选用低吸水率的双酚A二炔丙基醚(DPEBA)与氰酸酯等摩尔共混,研究以不同催化剂对DPEBA与氰酸酯共混树脂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并考察了催化固化的共混树脂体系的热稳定性和冲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过渡金属的乙酰丙酮盐和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可降低双酚AF型氰酸酯(BAFDCy)的固化温度,质量分数为0.2%的乙酰丙酮铜可明显使BAFDCy的固化温度降至200℃以下。双酚A二炔丙基醚(DPEBA)预聚后与氰酸酯等摩尔共混,在0.3%的Cu(acac)_2催化下,可在200℃以下固化,与双酚E型氰酸酯、双酚A型氰酸酯和双酚AF型氰酸酯共混树脂的固化物在空气中600℃的残留率分别为38%、36%和0.7%,浇铸体的冲击强度分别为5、6和8 kJ·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