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篇
  免费   358篇
  国内免费   282篇
航空   1625篇
航天技术   247篇
综合类   307篇
航天   2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77篇
  2020年   100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32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34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1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2 毫秒
561.
In the restricted three-body problem, the traditional Lagrange points L1 and L2 are the only equilibrium points near the asteroid 243 Ida. The thrust generated by a solar sail over a spacecraft enables the existence of new artificial equilibrium points, which depend on the position of the spacecraft with respect to the asteroid and the attitude of the solar sail. Such equilibrium points generate new spots to observe the body from above or below the plane of motion. Such points are very good observational locations due to their stationary condition. This work provid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to observe Ida through the use of artificial equilibrium points as spots combined with transfer maneuvers between them. Such combination can be used to observe the asteroid from more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in comparison to fixed ones. The analyses are made for a spacecraft equipped with a solar sail and capable of performing bi-impulsive maneuvers. The solar radiation pressure is used both to maintain the equilibrium condition and to reduce the costs of the transfers and/or to create transfers with longer duration. This is a new aspect of the present research, because it combines the continuous thrust with initial and final small impulses, which are feasible for most of the spacecraft, because the magnitudes of the impulses are very low. These combined maneuvers may reduce the transfer times of the maneuvers in most of the cases, compared with the maneuvers based only on continuous thrust. Several options involved in these transfers are shown, like to minimize the fuel spent (Δv) as a function of the transfer time or to extend the duration of the travel between the points. Extended transfer times can be useful when observations are required during the transfers.  相似文献   
562.
张华  邓学蓥 《航空学报》1995,16(3):89-92
建立了激波/边界层干扰脉动压力测试系统。对一组后掠压缩角产生的激波/边界层干扰脉动压力流场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脉动压力时均值及其分布与静态测量得到的结果一致。测量还发现在实验的锥形干扰范围内,未出现类似于二维干扰中由非定常低频振荡激波引起的间歇现象。  相似文献   
563.
人-椅系统的动压计算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大量的分析、计算,提出了作用在人-椅系统上的动压修正系数F的半经验公式。给出选取修正因子ε、f(ε)的方法,仅需4个不同马赫数的阻力系数实验值。原则上,若实验结果精度较高,对阻力系数实验值的选取并无限制。但实验数据精度不高,则上述计算的阻力系数的均方根误差就会大些。此方法不仅适用于计算像人-椅系统这样的大钝体,而且也适用于计算其它大钝体在任意马赫数范围的阻力系数,其均方根误差小于01 05。  相似文献   
564.
方贤德 《航空动力学报》1995,10(3):299-300,316
提出了方便实用的饱和水蒸气压方程, 与空调系统计算中原来使用的方程相比, 新方程在计算工作量相当的情况下, 显着提高了计算准确度, 能在飞机空调系统可能的饱和温度范围内, 获得满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65.
伞形膜结构组合屋盖风荷载特性的风洞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井冈山机场航站楼的风洞试验,分析了伞形膜结构组合屋盖平均风压与脉动风压的分布特性,并从平均风压与脉动风压相关性的分析中讨论了准定常理论的适用性,同时探讨了脉动风压的概率分布,并对峰值因子的取值提出了建议,论文提出对不同紊流区应分别对待的观点,获得了可用于指导一般伞形组合屋盖结构抗风整体设计和局部设计的规律.  相似文献   
566.
李鹏飞  雷凡培  周立新  王凯 《宇航学报》2018,39(10):1157-1166
分别基于RK、SRK和PR等不同真实流体状态方程(EoS)建立了包含亚临界和超临界两种不同机制的瞬态液滴高压蒸发模型。针对我国新一代高压补燃液氧/煤油发动机,对煤油液滴在高压N 2 环境下的蒸发过程进行数值研究,重点分析了不同状态方程对N 2 -C 12 H 26 二元系统高压气液相平衡,及进一步对煤油液滴高压蒸发计算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液滴蒸发速率影响最大的参数是液滴表面蒸气质量分数,而对该参数影响最大的则是所选取的状态方程。基于SRK和PR EoSs的高压气液相平衡及液滴高压蒸发计算结果均与试验数据符合较好,可正确描述液滴高压蒸发特性;而基于RK EoS的相平衡计算结果显著高估液滴表面蒸气质量分数和环境气体溶解度,并低估临界混合温度和偏摩尔相变热,进而在亚临界蒸发状态下高估蒸发速率,在超临界蒸发状态下低估蒸发速率。另外,基于RK EoS的计算中液滴发生跨临界转变所需的环境温度显著低于基于SRK和PR EoSs的。  相似文献   
567.
文章探讨了可用于载人航天器的常压热试验环境模拟技术,包括空间站的在轨漏热分析、多层常压隔热性能试验以及大型常压热试验验证系统试验能力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空间站某密封舱段的大型常压热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进行漏热对比分析,验证所用常压热试验环境模拟技术的效果能达到预期。  相似文献   
568.
石小潘  赵瑞  荣吉利  袁武  李齐 《宇航学报》2019,40(2):148-155
为研究超声速阶段进入器作强迫震荡运动对壁面脉动压力环境的影响规律,本文耦合进入器刚体运动方程与流体力学方程,采用动网格技术,对火星进入器模型开展非定常数值模拟,获取壁面不同位置处的脉动压力信息。研究表明:在超声速阶段,进入器作强迫震荡运动诱导的脉动压力远大于进入器保持相对静止时仅由非定常流动诱导的脉动压力。来流马赫数为1.2时,进入器作强迫震荡运动对脱体激波影响较小,脱体激波强度较弱且形态变化较小,攻角的震荡导致同一测点距离脱体激波的位置发生周期性改变,舱体迎风面及配平翼迎风面的脉动压力环境主要受攻角变化的影响;来流马赫数为3时,进入器作强迫震荡运动对脱体激波的影响较大,脱体激波震荡剧烈,诱导舱体迎风面及配平翼迎风面产生极其恶劣的脉动压力环境,功率谱分析表明激波震荡诱导的脉动压力能量主要集中在30 Hz左右。  相似文献   
569.
朱呈祥  郑浩铭  尤延铖 《航空学报》2019,40(6):122783-122783
高压环境下的撞击射流是液体火箭推进系统中广泛采用的一种燃料雾化方法,其雾化效果将直接决定最终燃烧效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工具,对10 MPa高压环境下剪切稀化非牛顿直角撞击射流的三维非定常雾化特征、机理及非牛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压环境下该撞击射流的雾化流场呈圆形辐射状分布并形成Mushroom头部和Ω状的局部凸起,气体中的涡量分布表现为有序贴附区和无序爆炸区两类,液膜向液丝的破碎主要受平均气体力和平均黏性力作用影响,而液丝向液滴的破碎则主要受局部流场参数影响,撞击雾化过程中液体无量纲表面积不断增长并可分为5个阶段。此外,撞击射流头部在局部强剪切力作用下其无量纲黏性系数最低降至仅0.7。  相似文献   
570.
利用仿真方法对侧滑条件下设计马赫数为2的三维壁面鼓包诱导流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侧滑角的增大,迎风面的展向压力梯度增大,鼓包表面高压中心向迎风面偏移使得迎风面前缘旋涡强度增强,迎风侧出口总压恢复损失,最终导致鼓包下游流场畸变增加。同时鼓包表面流动拓扑结构表明,随着侧滑角的增加,迎风面分离区的准锥形相似特性增强,而背风面由准锥形相似逐渐发展为准柱形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