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6篇
航空   90篇
航天技术   22篇
综合类   5篇
航天   2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介绍了半实物仿真原理和技术,将实物控制器引入闭环系统,并结合某反舰导弹控制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平台的设计并给出实现方法,得出半实物仿真的结果。  相似文献   
82.
讨论了实现软件化雷达发射系统的一种方法;给出了软件化雷达发射系统的数学模型;给出了产生基带波形的几种设计方案以及几种雷达信号调制算法及软件实现设计图。  相似文献   
83.
基于改进的速度同步控制的电液负载模拟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成文  焦宗夏  罗才瑾 《航空学报》2012,33(9):1717-1725
对地面半实物加载仿真实验中存在的"多余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建立了电液加载系统的数学模型,提出"多余力干扰系数"的概念,并给出定义方法。利用多余力干扰系数对多余力"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理论分析传统"速度同步控制"抑制多余力的机理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在传统"速度同步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利用舵机和加载系统的速度差对"多余力"进行二次抑制。实验结果验证了改进方案的有效性。基于改进方法,电液负载模拟器取得了理想的动态加载效果,"多余力"抑制能力较传统的"速度同步控制"方法提高了25%以上。  相似文献   
84.
钱斌 《航空计算技术》2014,(3):118-120,124
X型飞参记录系统主要由采集器、记录器、数字信号转换器、飞行参数记录器、检查卸载盒和辅助信息装置等组成。依据X型飞参系统的组成及特征,提出了地面测试要求,根据需求,X型飞参系统地面测试设备硬件主要由测试设备接口适配器、测试激励和被测对象信息采集部件、运算控制部件和显示器组成。实现了系统级、组件级和部件级测试,测试功能主要包括:消耗功率检查、并行数据转换测试、记录器记录及卸载功能测试、校时及设置等功能检测。  相似文献   
85.
以飞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为依据设计飞控襟翼硬件仿真系统,该系统是参照真实飞控襟翼系统的功能和接口要求,采用基于数字仿真扩展模拟电路接口的硬件仿真系统。其与真实襟翼具有相似功能、相同接口、完全可以替代真实襟翼完成相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为飞控襟翼试验的圆满完成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86.
利用HPC系统强大的运算能力和高速数据传输带宽,通过网络互连所构成的网络拓扑结构,再结合基于具有可靠的工作性能和较低的成本,并且具有标准化、同类器件可替换的COTS技术的产品作为计算节点,构建了一种标准化、模块化的软件雷达硬件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87.
以1553B通信数据总线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式控制器(DCU)平台,对一种机载配电系统1553B通信数据总线进行了设计研究。在具体硬件、软件的设计过程中,结合现代数字式控制器DCU的平台,以DSP的F240为核心,以DDC公司的BU-61580协议芯片为基础,实现了机载配电系统1553B的机上通信要求,并通过地面电网联试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航空武器悬挂模拟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给出了较为详细的硬件组成及软件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89.
针对网络化电子侦察中数据多径传输的同步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分布式光传输技术方案。构造了Unique ID数据包作为传输单元,用于平衡不同信道的延时差异。在保证数据高速实时传输的前提下,能够较好地实现多源、多节点复杂网络中数据的同步传输。  相似文献   
90.
针对测控设备国产化建设需求,全面阐释自主可控的概念,系统分析国家层面的自主可控基础软硬件产品发展现状,以及测控设备目前软硬件应用现状。分别针对国产和外购2款核心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元器件,进行性能比对和应用分析,说明目前测控设备应用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隐患,提出宏观层面的自主可控产业链发展建议,探讨测控设备自主可控建设发展思路。简单综述目前自主可控建设发展的几个成功案例。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测控设备自主可控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软硬件国产化发展基础,其国产化建设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