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20篇
综合类   28篇
航天   16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流型是气水两相流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气水两相流的流动影响很大。基于电容耦合电阻层析成像(CCERT)系统,以水平管道气水两相流流型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提取不同流型下采集到的电导率信息的主成分,消除不同电极对之间信号的冗余,进而结合K-均值聚类算法实现流型辨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准确度,对于水平管道泡状流、层状流和环状流3种典型的气水两相流流型的静态辨识准确率可以分别达到97%、96%和99%,动态辨识准确率可以分别达到92%、90%和87%。  相似文献   
212.
本文将要讨论的两种雷诺应力湍流模式为:(1)雷诺应力代数模式;(2)雷诺应力输运模式。这两种模式分别应用于弱强涡射流的计算中,其结果表明,代数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近似输运模式,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流场区域,如对称轴附近,前者给出非真实的物理结果。本文将探讨代数模式的这一缺陷,同时提出一新的输运模式。  相似文献   
213.
高速滚动轴承喷油润滑油液穿透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基于空气动力学研究高速滚动轴承环间气流特性,通过建立气相流数学模型和气液两相流数学模型研究润滑油在轴承环间的穿透过程,探究高DN值时润滑油的穿透机理.利用流体体积(VOF)模型对此状态下的空气和润滑油界面进行动态捕捉,以研究润滑油的运动过程、分布特点以及不同参数对环间油液体积分数的影响,得到了高速滚动轴承环间气相流的特性;润滑油在不同转速下进入轴承环间的运动过程;轴承环间气液两相流场的压力、速度特性;轴承环间初始气流场对润滑油进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轴承小端面靠近内圈附近喷油可以避免湍流对润滑油的影响和干扰,有利于润滑油进入环间;轴承环间存在有利于润滑油贴滚道运动的气流径向作用力,随着转速的增加,该力呈近似线性增加;气流的初始状态影响着轴承环间润滑油的运动状态,润滑油对气流的运动影响较小;较低转速时,轴承环间周向压力变化很小可忽略,较高转速时,其呈现周期性波动,对润滑油进入的影响不可忽视;在较低转速时通过提高喷油体积流量可以有效提高轴承环间油液体积分数,但是高转速时,通过提高喷油体积流量来提高轴承环间的油液体积分数的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14.
基于建立的三维多相流模型及间接耦合多物理模型(热电耦合和热流耦合),以螺旋孔电解加工为研究对象,对电解加工间隙中的电场、流场、温度场进行分析,掌握间隙参数变化规律,包括间隙电解液的流速与温度、间隙氢气气泡率分布、材料表面电流密度分布等。进而对影响材料去除的主要因素——电导率进行研究,确定了电导率在整个加工间隙内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材料去除的影响,并提出了增加电解液出口背压以改善工件材料去除的一致性。最后,在搭建的实验平台上进行螺旋孔电解加工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15.

亚极光区极化流是地球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中最重要的现象之一,对电离层具有重要的调制作用。多数情况下,亚极光区极化流发生时会伴随局地离子上行流动,目前已对其有充分的研究,但对离子下行的研究却甚少。本文分析了DMSP卫星在2001 - 2015年间16个地磁暴中的观测数据,在483个亚极光区极化流事件中找到102个离子下行事件,并对其开展统计研究,分析离子下行在亚极光区极化流事件中的发生率,在南北半球的分布以及有助于离子下行形成的条件。结果表明:离子下行在亚极光区极化流事件中发生概率较小,离子下行事件的发生与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南北半球差异,并且亚极光区极化流的速度与离子下行速度具有高度相关性,表现为线性关系;而离子下行极有可能是因为双极扩散与地球重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并且离子的热运动强弱对离子下行的速度大小也具有重要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亚极光区极化流对地球电离层动力学的调制作用。

  相似文献   
216.
液氢空化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液氢空化流动的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数值计算了大范围温度变化下液氢空化流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采用的数值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随着温度变化,液氢空化流动存在两种空化行为。当温度低于转捩温度时,空化行为的变化受液/汽密度比控制,空穴面积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温度高于转捩温度时,空化行为的变化热力学效应控制,空穴面积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空化数和来流速度越大,转捩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217.
This study deals with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Maxus sounding rocket experiment on oscillatory Marangoni convection in liquid bridges. The problem is investigated through direct numerical solution of the non-linear, time-dependent, three-dimensional Navier-Stokes equations. In particular, a liquid bridge of silicon oil 2[cs] with a length L = 20 [mm] and a diameter D = 20 (mm) is considered. A temperature difference ΔT = 30 [K] is impose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disks, by heating the top disk and cooling the bottom one with different rates of ramp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scillatory flow starts as an ‘axially running wave’, but after a transient time the instability is described by the dynamic model of a ‘standing wave’, with an azimuthal spatial distribution corresponding to m = 1 (where m is the critical wave number). After the transition, the disturbances become larger and the azimuthal velocity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and the oscillatory field is characterized by a travelling wave. The characteristic times for the onset of the different flow regimes are computed for different rates of ram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