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169篇
航空   659篇
航天技术   201篇
综合类   190篇
航天   10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89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模糊逻辑控制在过失速机动飞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江辉  周娜  刘昶 《航空学报》2000,21(3):234-237
首先建立了进行过失速机动时飞机的动力学数学模型,并在分析了模糊数学和模糊逻辑控制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模糊逻辑控制器 ( FLC)应用于 2种典型的过失速机动 ( 70°迎角定常飞行和眼镜蛇机动 )的数字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模糊逻辑控制器,调整模糊控制器中有关参数或采用带修正因子的模糊控制器,能够使得飞机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过失速机动,同时改善了飞机的动态品质。  相似文献   
992.
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概念设计方案的评价方法是设计过程可接受性决策的重要依据.利用模糊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把各种模糊信息数值化以对概念产品方案进行定量评价,通过建立设计方案评价体系及不同评价指标隶属度、考虑不同指标权重的方法,给出了产品概念设计方案的综合模糊评价方法,从而为产品概念设计提供一种形式化的、科学化的推理决策依据,同时也为产品设计过程自动化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93.
空间机器人柔性关节轨迹控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晓东  贾庆轩  孙汉旭  褚明 《宇航学报》2008,29(6):1865-1870
针对由谐波减速器驱动的空间机器人柔性关节的精确轨迹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由自 适应模糊系统和逐步逆向设计相结合的递阶控制方法,不仅有效地消除了模型不确定性的 影 响,而且避免了复杂的求导运算和角加速度可测的要求;推导了自适应模糊系统模糊规则参 数调整的自适应律,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和跟踪误差的渐进收敛;在柔性关节测试平台 上进行了轨迹跟踪实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轨迹控制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994.
针对旅客机座舱综合环境质量评价问题,提出一种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其采用分层评价体系,将座舱热环境、座舱空气质量以及座舱声、视、安全环境作为评价模型的第一层,各环境要求的具体评价因素作为评价模型的第二层,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将两层因素结合在一起.在第二层次中,根据对座舱环境的影响,合理区分其重要程度,利用模糊运算得出初级评价结果,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第一层次三方面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出座舱综合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并通过求重心的方法解决了最大隶属度不适用的情况.还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应用,证实了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5.
由于电磁力与位移及励磁电流的强非线性,使电磁轴承AMB(Active Magnetic Bearing)系统精确建模比较困难,较高的偏置电流增加了系统的功耗,系统的高刚度与大范围稳定又是一对矛盾体.为此,在建模型时,以电磁力为控制量,将电磁力计算公式、电磁铁及功率放大器集成为电磁力构件,避开了电磁力非线性的影响;在基础电流为0.2 A时,采用电磁轴承单边的工作方式,实现了系统的高刚度;以模糊控制方法解决了系统高刚度与大范围稳定的矛盾.仿真与试验表明:以电磁力构件的方式构造电磁轴承模型有较好的精度,采用单边的工作方式降低了系统的功率损耗,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实现了系统大范围稳定小范围内高刚度.   相似文献   
996.
提出了一种采用滑动窗口机制的雷达辐射源信号在线分选算法,该算法基于网格密度聚类的思想,能在线地向用户提供分选结果,动态地检测雷达信号的分选情况。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在线分选的能力,且分选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97.
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磊  向晨阳  赵长啸  党香俊  史春蕾 《航空学报》2021,42(6):624053-624053
未来民机驾驶舱将广泛采用触控技术,但目前尚未形成针对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的人机工效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针对上述问题,首先梳理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相关的现行标准与规范,结合适航规章中人为因素考察项,提出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考虑到评价指标的模糊性与灰色性,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对传统模糊层次综合评价算法从数据集结处理和指标权重确定两个方向进行改进,通过构造专家信度系数修正秩次矩阵,实现专家认知特性的定量描述,建立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结合ACROSS项目下的民机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人机工效评价试验案例,分析驾驶舱显示触控系统配置策略对系统人机工效的影响,验证了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8.
针对飞行过程中高超声速飞机的纵向模型具有不稳定的动态特性,多变量之间的强耦合以及易变的模型参数,采用多级模糊逻辑控制为其纵向通道设计飞行控制系统。该系统由控制内环和控制外环组成,控制内环用于稳定纵向的飞行姿态,控制外环可以确保高超声速飞机对指令信号的准确响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设计的飞控系统具有高度非线性解耦控制能力。因其控制过程不依赖于高超声速飞机的精确模型,故保证了系统的强鲁棒性能。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系统可以维持高超声速飞机的纵向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999.
有人/无人机混合编队有限干预式协同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军  张新伟  徐嘉  高晓光 《航空学报》2015,36(11):3652-3665
针对Leader-Follower异构型有人/无人机混合编队协同决策系统具有递阶分布式决策结构、决策信息分散以及通信约束等特点,在智能体模糊认知图(ABFCM)和动态模糊认知图(DFCM)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有限干预式协同决策机制。通过构建层次化的Follower平台自主决策模型,实现了该平台与外部系统良好的交互能力,体现了自主决策的"动态性"。通过设计Leader平台的3种干预策略,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决策需求,体现了干预过程的"有限性"。仿真结果表明:有限干预协同决策模型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充分发挥Follower平台的自主决策能力;而不同层次的有限干预介入既减轻了Leader平台的控制负荷,又保证了决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可为解决其他同类复杂系统的协同决策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决实验模态分析中的模态参数验证问题,利用模糊聚类分析实现了模态参数的自动验证,降低了模态参数验证对使用者主观因素的依赖,并提高了实验模态分析工作中模态参数验证的效率.首先,将模态参数分为标量型和向量型;其次,采用传统的模糊聚类方法对标量型模态参数进行综合聚类分析;再次,为解决模糊聚类高维困难,提出了一个基于模态置信准则的距离函数,并以此完成模态振型的模糊聚类;然后,综合标量型和向量型模态参数模糊聚类的结果,实现模态参数的全因素自动验证;最后,通过实验结果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自动、准确、高效地完成结构模态参数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