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7篇
航空   234篇
航天技术   37篇
综合类   42篇
航天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71.
《中国航空学报》2023,36(2):111-126
Magnetorheological (MR) dampers show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reducing rotor vibration, but their high nonlinearity will cause nonsynchronous response, resulting in fatigue and instability of rotors. Herein, we are devoted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nonlinear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mper mounted on a flexible rotor. First, Reynolds equations with bilinear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MR fluid are employed to derive nonlinear oil film forces. Then, the Finite Element (FE) model of rotor system is developed, where the local nonlinear support forces produced by MR damper and its coupling effects with the rotor are considered. A hybrid numerical method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nonlinear FE motion equations of the MR damper-rotor system. To validate the proposed model, a rotor test bench with two dual-coil MR dampers is constructed, upon which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MR damper-rotor system are carried out.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ystem parameters, including rotational speed, excitation current and amount of unbalance, on nonlinear dynamic behaviors of MR damper-rotor system are evalu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may appear chaos, jumping, and other complex nonlinear phenomena, and the level of the nonlinearity can be effectively alleviated by applying suitable excitation current and oil supply pressure.  相似文献   
272.
高性能叶轮机全3维叶片技术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性能叶轮机是驱动先进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气轮机发展的核心技术,为明晰叶轮机技术发展问题与趋势,在相关文献调研基础上,从基元叶栅、展向积叠、端区处理、精细化设计以及全局观念等方面出发,概要分析阐述了中国叶轮机全3维叶片技术继续发展的要点与突破口,指出全面综合最大折转亚声速叶栅、允许分离超声速叶栅、弱化激波叶栅、掠弯参数化积叠、叶身/端壁融合等基础研究成果并结合伴随方法进行精细化设计的负荷最大化技术,再辅以3维空间、非定常流动、细节关联等全局观念下派生的技术是全3维叶片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未来全3维叶片将注重全3维空间流线曲率的良好控制.  相似文献   
273.
系统非线性对主字母安控性能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型的主字母安控体制特点,为了分析非线性对主字母安控体制的影响,对主字母安控体制工作原理和非线性产生原理进行了理论推导.通过对“11选3”主字母安控体制的实例分析、解调性能计算与性能仿真,验证了系统非线性对解调性能与安控可靠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调制指数的大小直接影响解调性能,调制指数太小会使主字母信号能量变低,调制指数太大则会导致非线性,所以需要选择合理的调制指数应用在体制设计中;信道非线性在放大器饱和放大时出现,会导致字母能量分散、信噪比恶化.  相似文献   
274.
一种基于FPGA的航空发动机独立超转保护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航空发动机超转故障,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的独立超转保护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超转判断方法及故障诊断方式.该系统采用双双余度结构,通过线性分类器和时间窗内加权表决判断方法,提高超转保护功能可靠性.通过3层级机内自测试(BIT)监视静默失效,满足适航要求.硬件在回路仿真平台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超转判断准确可靠,并能在连续判断超转后进入锁定保护状态,有效避免超转事故的发生.目前,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某型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FADEC)系统中.   相似文献   
275.
吴晓 《强度与环境》2010,37(4):7-12
由于玻璃面板是典型的双模量材料板,所以应该采用双模量弹性理论研究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大位移问题。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发生变形时,会形成各向同性的拉伸区和压缩区。因此,可把玻璃面板看成两种各向同性材料组成的层合板,采用双模量弹性理论建立了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的静力平衡方程,利用静力平衡方程确定了玻璃面板的中性面位置。在此基础上,采用能量法研究了玻璃面板在侧向力作用下大位移问题,把能量法的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能量法的计算结果是可靠的。算例分析表明,玻璃面板拉压弹性模量相差较大,其挠度计算不宜采用相同弹性模量经典弹性理论,而应该采用双模量弹性理论。  相似文献   
276.
张庆兵  俞守勤 《航空学报》1991,12(3):193-197
1.引言 全速位Galerkin有限元法是跨音速有限元法中重要方法之一。处理超临界流时,为了自动捕捉到激波,通常采用上风技术,但因此导致了质量守恒条件得不到完全满足。文献[1]从Bateman变分原理出发,应用加罚函数方法,找出了强制满足质量守恒条件在Galerkin有限元方程中所应加入的附加项。本文将文献[1]的方法应用到超临界跨音速绕机翼流动,克服了一般Galerkin有限元法中由于采用上风技术而出现的激波不够陡和位  相似文献   
277.
介绍了全光纤化光纤功率计非线性的宽动态范围测量系统,利用该系统可以测量光纤功率计相邻量程的不连续性.文中给出了具体测量数据,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278.
提出一种新颖的零电流零电压开关PWM Boost全桥变换器。超前管串联电感,并利用输出滤波电容的能量,可以在很宽的负载范围内实现ZCS。滞后管利用其寄生电容和与变压器原边并联的辅助电感,可以在任何负载下实现ZVS。与ZCS PWM Boost全桥变换器相比,所提出的变换器没有电流占空比丢失的问题。本文详细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参数设计原则。通过一个480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79.
飞行控制系统中的非线性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飞机设计》2007,27(5):35-39
非线性环节在飞机的飞行控制系统(FCS)中是普遍存在的,本文着重描述非线性系统的各种典型变异行为、有人驾驶飞机及其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的非线性特征、寻找"良好"非线性的研究活动、非线性机理分析中遇到的困难,最后给出由上述各种研究活动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280.
邵荣士 《飞机设计》2007,27(3):33-41
研究了纵向电传系统前向指令回路非线性校正、过载指令的设计和综合、C*反馈回路的设计、调参规律的选取、校正网络特征、闭环系统稳定性、闭环系统相位补偿以及放宽静安定度补偿方法等,并对伺服弹性回路和人-机耦合回路的综合设计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