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394篇 |
免费 | 196篇 |
国内免费 | 476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1188篇 |
航天技术 | 381篇 |
综合类 | 227篇 |
航天 | 2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77篇 |
2020年 | 71篇 |
2019年 | 72篇 |
2018年 | 73篇 |
2017年 | 105篇 |
2016年 | 87篇 |
2015年 | 83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93篇 |
2012年 | 91篇 |
2011年 | 119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108篇 |
2008年 | 97篇 |
2007年 | 75篇 |
2006年 | 66篇 |
2005年 | 69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9篇 |
2002年 | 39篇 |
2001年 | 42篇 |
2000年 | 51篇 |
1999年 | 27篇 |
1998年 | 39篇 |
1997年 | 37篇 |
1996年 | 26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22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13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改进型CLOR桨尖旋翼气动特性试验研究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风洞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具有改进型CLOR(CLOR-Ⅱ)桨尖的旋翼悬停和前飞状态气动特性开展研究。在CLOR桨尖旋翼试验及数值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旋翼非定常流场特点,兼顾旋翼悬停和前飞气动性能,对旋翼桨叶的气动外形进行了改进,主要包括采用多种翼型优化配置以综合改善旋翼前行侧压缩性及后行侧桨叶失速特性,并考虑旋翼前飞状态对其桨叶动力学特性的需求,重新设计了桨尖前后缘的外形。在风洞中分别对3种旋翼进行多种状态条件下的试验研究,为从流动细节上获得不同桨尖旋翼的气动特性差别,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试验状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对更高转速状态进行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两种旋翼,CLOR-Ⅱ桨尖旋翼在改善跨声速特性和提高失速迎角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且综合提高了旋翼悬停和前飞气动性能。 相似文献
422.
Roe格式中不同类型熵修正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Roe格式中较为流行的3类熵修正:Muller型、Harten-Yee型和Harten-Hyman型熵修正,从理论分析入手, 辅以Euler方程为控制方程的激波管问题,前台阶流动和运动激波的双马赫反射3个数值实验,对不同熵修正的性能做了深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Muller型和Harten-Yee型熵修正方法作用于激波和非物理的膨胀激波2种情况:激波情况下引入的数值耗散,能根本改善"Carbuncle"现象,膨胀激波时其数值粘性也足以使膨胀激波得以耗散;而类Harten-Hyman型熵修正只对膨胀过程起修正作用,对激波情况无效,不能改善"Carbuncle"现象,该类熵修正的数值粘性较小,不足以使膨胀过程正确求解;直接采用 δ 值代替特征值的特征值修正方法效果好于传统的特征值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423.
双臂机器人协调动力学及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引入“虚铰”概念,将双臂机器人协调动力学问题统一归结为约束多体系统的动力学问题。利用子系统牛顿-欧拉递推法获得的单臂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静力传递与速度传递间的对偶关系,很方便地导出了双臂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与回路约束方程,回路约束方程的建立无需增加额外的计算。此外,文中还对双臂机器人协调动力学的求解及其优化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以一搬运双臂机器人为例进行了动力学的计算机辅助优化,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文中所得结论对双臂机器人的设计与控制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4.
为探究径向槽对涡轮叶间补燃室的影响,设计了两种涡轮叶间补燃室模型.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方法对涡轮叶间补燃室内流动及燃烧进行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涡轮叶间补燃室性能稳定,燃烧效率在97.5%以上,绝对压力损失为5.7%.叶背径向槽会引起气流在叶背发生分离,流场遭严重破坏,叶盆径向槽会减弱分离现象,改善出口径向平均速度分布.叶盆径向槽可提高燃烧效率,降低叶片表面温度,使叶间、出口温度更均匀.叶盆径向槽较叶背径向槽能降低CO、未燃碳氢化合物的排放量,但会引起NO排放量增加. 相似文献
425.
多维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文章介绍了多维动力学环境模拟试验技术的发展背景,指出航天器多维振动环境模拟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文章主要介绍了分体式和整体式多维振动试验平台系统,并对多维正弦扫描振动试验、多维随机振动试验、多维瞬态振动试验的控制方法作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26.
427.
微型飞行器的仿生流体力学——昆虫前飞时的气动力和能耗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昆虫前飞时的气动力和需用功率。由N S方程的数值解提供速度场和压力场,从而得到涡量、气动力和力矩 (惯性力矩用解析方法计算 )。基于流场结构,解释了非定常气动力产生的原因;基于气动力和力矩,得到需用功率。悬停飞行中揭示出的 3个非定常高升力机制 (不失速机制,拍动初期的快速加速运动,拍动后期的快速上仰运动 )在前飞时仍然适用 (即使在快速前飞时,V∞ =2~ 2.5m/s,失速涡也不脱落 )。在低速飞行时 (V∞ ≈ 0.5m/s)平衡重量的升力既来自于翅膀的下拍运动也来自于上挥运动,并主要由翅膀的升力贡献;克服身体阻力的推力主要来自于翅膀的上挥运动,由翅膀的阻力贡献。在中等速度下 (V∞ ≈ 1.0m/s),升力主要来自于下拍运动,其中一半由翅膀升力贡献,一半由翅膀阻力贡献;推力主要来自上挥运动,也是一半由翅膀升力贡献,一半由翅膀阻力贡献。在快速飞行时 (V∞ ≈ 2.0m/s),升力主要来自于下拍运动,主要由翅膀阻力贡献;推力来自上挥运动,主要由翅膀升力贡献。悬停时,下拍和上挥做功同样大;前飞时,下拍做功较上挥大得多 :V∞ =0.5,1.0和 2.0m/s时,下拍做的功分别是上挥的 1.6,2.6和 3.5倍。 相似文献
428.
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二阶动态特性的三维导引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三维(3D)空间坐标系下目标-导弹相对运动方程,考虑导弹自动驾驶仪的二阶动态特性,应用动态面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的三维空间导引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引入一阶低通滤波器,使得导引律的最终表达式中不含有视线角速率的高阶导数,更易于实际应用.该导引律有效地克服了导弹控制系统的动态延迟对制导精度的影响.将该导引律与未考虑导... 相似文献
429.
430.
针对如何获取运动平台的实时加速度和在精确跟踪加速度的同时限制位移,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以计算加速度,使用虚拟弹簧法限制位移。在Matlab环境下,搭建了整个伺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控制系统在保证平台位移不脱离限制区域的基础上,实现了加速度的精确跟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