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0篇
航空   183篇
航天技术   84篇
综合类   45篇
航天   3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61.
介绍了飞机机轮刹车能量确定方法,分析了不同规范估算公式的精度.结果表明,民用航空标准要求高于军用标准,按美国军用标准MIL-W-5013计算的刹车能量小约5%,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62.
某型飞机起落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飞机起落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的构成、体系结构以及功能,引入了正向推理、不精确推理两种推理机制,研究了基于数据库技术的知识库构建方法,并用此构建方法完成了软件测试.仿真试验表明,应用此系统可以提高起落架故障智能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3.
近年来,地方协调时UTC(BIRM)守时能力稳步提升,截至目前,UTC(BIRM)与UTC的相对频率偏差优于3E-14,时间偏差优于20ns。本文概括介绍了守时系统的组成,本地频率驾驭与主备同步技术,以及TA(BIRM)算法研究等。  相似文献   
64.
为解决无人机维修保障力量薄弱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军网技术的远程维修保障和模拟训练智能专家系统。首先对专家系统的结构模型和功能模型进行了设计,其次阐述了用户管理模块、远程故障诊断模块、可视化模块、数据库维护模块、模拟训练模块等5个专家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介绍了专家系统的安全防护措施。分析表明,该专家系统可以提高无人机维修保障效率,提升维修保障人员故障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65.
AHP中判断矩阵元素最优估计值的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AHP模型中,请一组专家对某一属性进行评价,通过适当的数学处理方法,可得判断矩阵元素的最优估计值,并根据残差来确定所求估计值是否达到精度要求,若不符合精度要求则需返还给专家进行重新评估。这是AHP中构造判断矩阵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66.
将模糊评判理论应用于航空反潜作战效果评估,通过给定的反潜作战剖面以及军事分析目标树,建立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分析目标树各层因素之间的权重关系,运用模型进行计算,最终得到评估结果,为作战效果量化分析作一些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6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毛泽东、邓小平两代领导人在外交上如何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都做过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国际形势不同.他们的外交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认识两者的联系和区别为我们应付复杂的国际形势.维护世界和平.推动现代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飞行员导航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一个飞行员导航专家系统方案。此系统包括二次通道:飞行员助理(PA)通道和飞行员助理学习(PAL)通道。PA通道完成导航计算、形势判断和决策,通道还将显示出当前形势及给飞行员提出的建议。PAL通道完成知识库(KB)的更新,包括:对飞行员完成的操作作出评价、综合归纳知识和规则以及知识库的修正更新。对系统所涉及的一些原则方法和算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9.
基于时空和时相关系的时频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导航定位、空间技术、计量、精密时频测控包括各种量子频标的发展,对特高分辨力的时间测量和处理以及高频率的点频信号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方面的问题可以采用以信号稳定传输现象为基础以及相位变化规律存在于任意频率信号之间等特性达到高精度测量的目的。基于信号传播的稳定性,根据时间和空间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针对性的传输通道把被测量的时间间隔与相应的路径上的延迟时间拟合进行测量。能够把被测量的时间间隔,尤其是短时间间隔量在空间的方向上展开通过对相应长度量的测量和处理算出被测量。作为对短时间间隔的测量结果,它可以成为传统多种技术的替代品,并且成为大量频率、周期和时间间隔测量技术与仪器精度进一步提高的关键手段。这项工作与传统的时—空关系的认识及利用结合更有利于对于时间、传输、空间的联系、单位的相关性等的理解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在频率信号之间基于最小公倍数周期会周期性地出现信号间相位重合的情况。这样在时间轴上,可以按照时间的延伸周期性地出现代表随着时间而进行的最小公倍数周期间隔的重合标志。在此基础上调整来自同一参考源的两个频率信号的频率关系,就能够调整时间轴上的时间标记。因此,基于上述频率信号特征的时间传输和处理技术可以实现建立在频率信号特性基础上的时间信号的形成、传递和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0.
郝博  蔡青  高光焘  杨彭基 《航空学报》1992,13(6):279-285
针对工程设计的复杂性、规模,提出了一种通用的设计型专家系统模型,讨论了该模型的特点;并结合飞机结构中压延零件成型方案的确定及其模具设计,论述了该模型专家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