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7篇 |
免费 | 214篇 |
国内免费 | 289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960篇 |
航天技术 | 219篇 |
综合类 | 195篇 |
航天 | 20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5篇 |
2022年 | 50篇 |
2021年 | 54篇 |
2020年 | 58篇 |
2019年 | 79篇 |
2018年 | 77篇 |
2017年 | 83篇 |
2016年 | 85篇 |
2015年 | 67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56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91篇 |
2010年 | 79篇 |
2009年 | 79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62篇 |
2006年 | 61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48篇 |
2003年 | 36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15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17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0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41.
842.
给出了同平面HEO-LEO实现空间交会的必要条件;研究了基于气动辅助轨道转移技术实现同平面HEO-LEO的空间交会方案,通过设计一条标准的同平面HEO-LEO气动辅助轨道转移的最优轨迹,得到了轨道转移飞行器(OTV)与目标实现交会必须满足的标准相角;最后对大气飞行段设计了非线性最优闭环导引律,通过引入Lyapunov最陡下降函数,对函数中相应参数进行适当调整,使应用闭环导引律得到的大气内飞行轨迹与最优轨迹充分接近,仿真结果表明该气动辅助空间交会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843.
844.
845.
FL-23风洞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试验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飞行器研制不断高速化发展,一些型号要求在超声速条件下实现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试验。为了实现超声速飞行器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风洞试验,利用FL-23跨超声速风洞独有的投放机构,通过对上、下支撑及其控制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实现了X、Y两个方向的复合运动,建立了马赫数0.3~4.0的级间分离系统。经过多期型号试验验证,该系统对模型定位控制精度达到要求,满足飞行器高马赫数下开展级间分离与网格测力风洞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846.
从诱导气流速度和体积力两个方面开展了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动量特性研究,对不同激励参数下的诱导气流速度进行了测量与结果分析;通过对体积力的实验测量与理论计算,对比研究了体积力的变化规律与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可以增大气流速度,但随着气流速度的增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的加速效果减弱;激励电压或激励频率增大,体积力均表现为线性增加,但激励电压增大时可以更好的增大体积力;与增大电极内间距相比,增大下层电极宽度可以产生更大的体积力. 相似文献
847.
侧向随动力作用下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动力能够诱发弹性结构发生颤振失稳。以侧向随动力和集中质量分别模拟发动机推力和外挂质量,考虑机翼垂直弯曲-扭转刚度比、集中质量大小、侧向随动力和集中质量的位置以及机翼后掠角和上反角的影响,研究了受侧向随动力作用的大展弦比柔性机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数值模拟所采用的大展弦比柔性机翼非线性气动弹性模型耦合了几何精确完全本征运动梁模型和ONERA动失速非定常气动力模型,该模型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动失速和材料各向异性。模拟结果表明,侧向随动力对机翼颤振可以具有稳定作用,其具体表现依赖于若干变参数的影响,如:减小机翼垂直弯曲-扭转刚度比;发动机吊舱靠近翼根布置;使发动机推力作用点在法向上与机翼弹性轴靠近;单纯的集中质量避免布置在柔性机翼中部,且布置在机翼弹性轴之前或下方,这些设计或布置均有利于提高带发动机吊舱/有效载荷外挂的柔性机翼的气动弹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848.
针对在电火花加工放电位置检测仪中传感器系统设计方面存在霍尔传感器输出的原始信号幅值微弱的问题,采用将霍尔传感器嵌入在长方体铁氧体材料中组成传感器系统的方法,使原始微弱信号幅值增大了1000倍。 相似文献
849.
蜂蝇快速起飞过程的实验观测及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观测蜂蝇的快速起飞过程,并计算分析其中的力学过程。利用三维高速图像测量技术观测了整个过程中身体及翅膀的运动学参数,并且扫描记录了昆虫的形态学数据。采用所测得数据处理得到起飞过程中的惯性力和力矩,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计算翅膀拍动产生的气动力,由力学平衡得到腿部作用力。在快速起飞时经过2次完整拍动其拍动幅角增大到最大值,经过4次完整拍动之后拍动频率变为恒定,并且昆虫完全升入空中。离地之前主要由腿部作用力支撑体重及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同时在水平和俯仰转动方向消除气动力产生的不利影响,直到离地时腿部作用力变为零。表明蜂蝇具备通过增加腿部用力来达到快速起飞从而躲避天敌的能力,相比自主起飞缩短了起飞时间,也为人造微小型飞行器(MAV)的不同起飞模式的设计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50.
随着飞行器控制技术的发展,直接力、推力矢量等控制执行技术在飞行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直接力与推力矢量都具有对飞行器姿态控制效率高,精度好等优良特点。直接力在调姿过程中,系统动态过程平稳,但对于大姿态偏差情况下,直接控制的系统调整时间较长;推力矢量控制在面对大姿态偏差情况下,系统调整时间较短,但系统动态过程平稳性较差。本文结合直接力与推力矢量控制特点,设计了直接力与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策略。以某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飞行器的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以及直接力与推力矢量模型,提出了直接力/矢量推力复合控制技术的分配策略。经仿真验证表明,复合控制方法及控制分配策略使控制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