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88篇
航天技术   4篇
综合类   13篇
航天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基于有限元法的风洞结构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4m风洞第一扩散段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裂纹现象,应用振动测试技术和有限元分析方法,进行了不同工况条件下振动测量和脉动压力测量,获得了结构在气流脉动压力作用下的主要振动频率范围。通过与有限元分析结果验证对比,诊断出了第一扩散段产生裂纹的原因在于内壳体裂纹板与气流长期耦合振动,结构疲劳从而导致出现裂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整改方案,对结构进行了动力学修改。结果表明:结合振动测试,基于有限元法对风洞结构进行故障诊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2.
方良伟  陈晓 《航空学报》1991,12(10):470-475
 本文对涡流发生器在二元亚音扩压器分离流控制中的应用作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通过精心地选择涡流发生器的结构参数,排列型式和安装位置、有效地控制了处于大瞬变失速流动状态的二元亚音扩压器内的流动分离,从而大大改善了扩压器的稳、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73.
刘小民  席光  王尚锦 《航空动力学报》1999,14(2):131-134,216
本文采用加罚有限元方法对离心压缩机叶片扩压器内流场进行了数值分析。在数值求解过程中,为了避免流动对流占优所引起的压力场波动,控制方程离散时借鉴有限差分法的技巧,进行权函数修正,通过迎风参数来控制沿流动方向上所施加的流线迎风量,保证数值求解的稳定性。叶片扩压器内紊流流动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其他项的假扩散被降至最小时,压力项的震荡亦被消弱。紊流场的计算采用k-ε紊流模型。同时本文对叶片扩压器内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通过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值的比较分析,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最后就提高叶片扩压器的静压效率和压缩机整机性能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74.
The stability of the flow in the vaneless diffuser of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s studied with the linear theor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rect and adjoint perturbation modes are investigated, and the receptivity of the instability mode to momentum forcing or mass injection is identified based on the adjoint modes.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perturbation with the largest amplitude is located at the outlet of the vaneless diffuser, while the highest-receptivity region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vaneless diffuser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larg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rect and adjoint modes indicates that the instability mechanism cannot be identified from a study of either eigenmode separately. Therefore, the structural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adopted to study the feedback of the instability mode. The structural sensitivity of the eigenvalue which is proportional to the perturbation pressure and velocity is used to explain the mechanism of flow control for the vaneless diffuser.  相似文献   
75.
高负荷离心压气机扩压器叶片前缘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拓宽离心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以某高负荷离心压气机为研究对象,对径向扩压器叶片前缘进行盘侧开槽处理,借助数值模拟手段,探讨了开槽处理对离心压气机性能和稳定工作范围的影响,并对开槽结构进行了参数化研究,确定了主要开槽参数对离心压气机的影响.数值计算表明,径向扩压器前缘盘侧开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离心压气机的稳定工作裕度,但同时伴随着压气机性能的降低.详细对比分析了开槽结构引人前后离心压气机内部流场结构,揭示了径向扩压器叶片前缘开槽提高离心压气机稳定工作裕度机理.  相似文献   
76.
高空模拟试车台超声速引射器数值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火箭发动机自身的超声速喷流作为引射气流的超声速引射器系统,在上面级火箭发动机高空试车台的研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文中采用数值方法模拟求解了火箭发动机超声速引射器流场。比较了直管超声速引射器和有第二喉道的超声速引射器的性能、探讨了超声速引射器设计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这表明该数值方法是研究超声速引射器的一种重要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77.
相对突扩间隙δ是影响短突扩扩压器与火焰筒相互匹配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前置扩压器流场,燃烧室三股流的流量分配等。通过对相对突扩间隙影响压力损失的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总压损失系数相对突扩间隙的变化规律:随相对突扩间隙(δ=1.2-3.0)由小到大的变化,总压损失系数先变小,后增加,即存在最佳的相对突扩间隙,使得压力损失有最小值。  相似文献   
78.
波瓣喷管双层壁扩压器流场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贴体曲线坐标网格,波瓣边界网格加密且正交,在整个计算区域进行全场计算。文中采用了Chen-Kim修正的k-ε湍流模型及同位网格SIMPLC计算方法,对带有双层壁扩压器的波瓣喷管流动进行了冷热态数值计算和分析。对波瓣及双层壁,采用大粘性的方法解决流固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在双层壁间有外界冷气流被引射进入,形成了壁面的冷却气流,相对单层壁扩压器,双层壁扩压器的壁面温度明显降低;自波瓣出口截面沿流向产生的环流速度场,强化了主次流的掺混,速度分布渐趋均匀。通过试验测试,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良好,二者在离开波瓣420mm的混合管内相对主流速度的最大误差为15.35%。  相似文献   
79.
离心式压气机模型级内非定常流动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同位网格下的压力校正算法和滑移网格技术 ,在贴体曲线坐标系下 ,对离心式压气机模型级内部由于叶轮与叶片扩压器相互作用引起的三维非定常湍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在设计工况下 ,由于叶轮与叶片扩压器的相互作用引起的非定常干涉流动 ,对整级内部流动有非定常影响。速度场的非定常特性主要表现在叶轮与叶片扩压器间的径向间隙范围内和扩压器的入口处 ,在叶轮和扩压器叶道内部衰减很快。而压力脉动同时向流道的上下游传播 ,在叶轮和扩压器内部流动仍具有显著的压力非定常脉动。计算结果还模拟了扩压器入口处运动涡系与扩压器叶片的相互作用及其周期性衍灭过程  相似文献   
80.
为研究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高空舱后舱压力控制的影响,采用ANSYS191对排气扩压器进行数学建模和流场数值模拟分析,揭示其内部实际流动的物理过程;在次流质量流量为20 kg/s时,数值模拟不同排气扩压器背压和主流流量时后舱压力的变化规律,并通过样条插值得到排气扩压器背压、主流流量和后舱压力三者关系模型;建立高空舱后舱压力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分析在不同调节模式和不同控制方法下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压力调节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动机喷嘴出口处速度最大,混合后速度迅速下降,下降了约88%,而压力沿着排气扩压器轴向逐渐增大,最后趋于边界值。在发动机过渡态试验中,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后舱压力控制系统扰动很大,线性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难以保证后舱压力高精度、强抗扰的调节品质要求,而非线性PID控制不仅能减小排气扩压器流动特性对压力调节的影响,抑制发动机流量扰动,而且能保证瞬态响应快,超调量小,调节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