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8篇
  免费   251篇
  国内免费   259篇
航空   1041篇
航天技术   181篇
综合类   133篇
航天   20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基于纯比例导引的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克波  廖选平  梁彦刚  李超勇  陈磊 《航空学报》2020,41(z2):724277-724277
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是当前导弹制导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首先基于理想比例导引(IPN)律拦截非机动目标的解析解,推导了纯比例导引律(PPN)拦截固定目标的解析解,得到了弹目相对距离、制导指令加速度和导弹前置角的显示表达式,并进一步得到了拦截碰撞角与弹目相对运动状态和比例导引系数之间的解析表达式。其次,基于该解析表达式,提出了基于PPN的拦截碰撞角约束制导策略(PPNIACG),并探讨了在铅垂面内进行落角约束打击和水平面内进行拦截碰撞角约束打击的2种实现方式。最后,以弹道成型制导律(TSG)和最优碰撞角约束制导律(OIACG)为参考,通过数值仿真算例,对PPNIAC的拦截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制导策略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2.
基于任意角度压缩感知(CS)方法分析了传感器安装角度偏差对风扇/压气机周向模态识别重构的影响,设计了一套自适应角度优化程序修正重构误差。利用数值试验探究了传感器角度偏差和数量对周向模态重构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当角度偏差等级为2.5%时,平均重构误差达到10%以上,若保证重构误差基本不变,将传感器数量从7个增加至25个,仅可以将角度偏差等级放宽至4%。而采用小生境微种群遗传算法进行自适应角度优化,在20 dB信噪比下,通过自适应角度优化可将角度偏差等级从2.5%放宽至10%,降低了传感器安装的精度要求。成功优化了一款冷却风扇在前三阶叶片通过频率下的主要周向声模态重构幅值。自适应角度优化算法有效提升了基于压缩感知的风扇/压气机周向模态重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
在飞机地面模拟试验环境下需要测试高升力系统襟翼扭力管旋转角度.由于扭力管属于系统试验件,在不改变试验环境构型的情况下不可截断或更换安装用于测试扭力管旋转角度的旋转编码器.本文利用同步轮法实现了在不破坏扭力管前提下安装旋转编码器测试扭力管旋转角度,方法简单、可靠,且容易实现,很好的满足了试验大纲要求.  相似文献   
34.
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一种利用尾舵偏转实现BWB飞机发动机喷气气流方向的改变,进而达到减速目的的方法。基于求解三维欧拉法方程,数值模拟了不同尾舵偏转角度下BWB飞机发动机喷口附近的流场分布特性和反推力大小,并评估了着陆场长收益。气动与性能计算结果表明,在计算滑跑速度范围内,发动机喷气气流会冲击到偏转的尾舵上,进而产生反向喷气气流,并产生较大的反推力,有效降低着陆场长,且随着尾舵偏转角度的增加,反推和减速效果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35.
周润  张征宇  杨振华  黄叙辉 《航空学报》2019,40(10):122800-122800
风洞试验中模型迎角的精准测量是降低阻力系数误差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提出了基于单应性矩阵的模型迎角单目视频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两个单应性矩阵,获取试验过程中相机实时位姿和标记点物方空间位置坐标,应用坐标旋转关系,完成试验模型的迎角测量。数值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迎角测量误差与待测标记点到风洞壁板间的距离偏差近似为线性关系,因此,当标记点不满足共面条件时,可根据该特点进行测量误差修正。静态标定和风洞迎角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修正系统误差后,迎角实测数据的测量准度在0.01°以内,精度不超过0.012°。本文方法易于实施,工程实用价值强。  相似文献   
36.
李乾  董超  齐中阳  王延奎 《航空学报》2019,40(4):122448-122448
针对尖侧缘机身布局在大迎角下存在的正俯仰力矩(抬头力矩)问题,通过风洞试验,首先研究了俯仰力矩的迎角分区特性及流动演化规律:线性增长区(迎角为0°~15°),俯仰力矩线性增加,全机从附着流到形成进气道前缘涡和机翼涡;非线性增长区(迎角为17.5°~32.5°),俯仰力矩非线性增加,机头涡出现,机头涡和进气道前缘涡逐渐增强,机翼涡增强后破裂;衰减区(迎角为35°~65°),俯仰力矩逐渐减小,机头涡增强后破裂,进气道前缘涡破裂发展,机翼涡完全破裂。其次,发现了机身前体是产生正俯仰力矩的主要来源,机头涡是导致大迎角下正俯仰力矩的主控流动。当迎角为40°时,前体各截面正俯仰力矩在进气道前缘处达到最大,主要是由于该处机头涡诱导产生了较强的法向力。最后,提出了大迎角机身扰流板控制技术,产生了较好的控制效果。当迎角为40°时,扰流板可使正俯仰力矩减少62%,其原因是扰流板降低了机头涡涡量及其诱导产生的法向力,减少了机身前体对正俯仰力矩的贡献。该控制技术的缺点是扰流板会带来一些升力损失和附加阻力。基于尖侧缘机身参考宽度的雷诺数为2.59×105。  相似文献   
37.
Responding to a need for experimental data on a standard wind tunnel model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in the supersonic speed range, and in the absence of suitable reference data, a series of tests of two HB-2 standard models of different sizes was performed in the T-38 trisonic wind tunnel of Vojnotehnickˇi Institut(VTI), in the Mach number range 1.5–4.0, at angles of attack up to+30°. Tests were performed at relatively high Reynolds numbers of 2.2 millions to 4.5 millions(based on model forebody diameter).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available low angle of attack data from other facilities, and, as a good agreement was found, it was assumed that, by implication, the obtained high angle of attack results were valid as well. Therefore,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database for the HB-2 model at high angles of attack in the supersonic speed range, which was not available befo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comparison with available reference data, but also contain data for some Mach numbers not given in other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38.
弹用S弯进气道气动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对一种弹用S弯进气道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①偏航角一定,攻角由负到正变化时,总压恢复系数先上升后变化不大,|DC60|则先下降后小幅升高;②攻角一定,总压恢复系数和|DC60|随偏航角的增加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③大的攻角和偏航角组合状态下,总压恢复系数较低,|DC60|偏大,但随偏航角进一步增大,进气道性能有所改善;④进/发匹配点处,进气道出口压力功率频谱较平坦且对姿态角和来流马赫数的变化均不敏感;⑤发动机小流量状态时,进气道模型发生了喘振,频率约为150 Hz.   相似文献   
39.
肖志鹏  万志强  杨超 《航空学报》2009,30(2):276-282
对三翼面飞机两种典型机动状态下的飞行载荷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合三翼面飞机机动载荷优化配置的方法。讨论平尾升降舵与前翼操纵面之间的协调偏转率变化以及飞行动压变化,对配平参数、铰链力矩和载荷分布的影响。指出协调偏转率变化会引起平尾升降舵和前翼操纵面的配平角度、铰链力矩以及平尾和前翼载荷分布的显著改变,在设计时应该对协调偏转率加以选择,从而对平尾和前翼的载荷进行综合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40.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平均悬浮力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因此其控制策略的研究非常重要。高速时由于反电势的增加,使悬浮绕组开通时刻电流难以跟踪,导致瞬时悬浮力难以控制,因此有必要研究基于平均悬浮力和平均转矩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控制策略。根据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悬浮原理和数学模型,设计平均悬浮力和平均转矩的控制策略。主绕组电流和悬浮绕组电流均采用方波控制。推导了平均悬浮力与绕组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主绕组电流和悬浮绕组电流的计算公式。给出了超前角和绕组电流的计算流程。针对12/8结构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设计了以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C2812为核心的控制系统。通过实验给出了绕组电流波形和转子位移波形。实验结果显示了电机的稳定悬浮,验证了此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